高职院校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时间:2022-09-07 11:07:56

高职院校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摘 要: 本文作者经过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究,通过设问、论证、归纳、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索,将原本枯燥的高职院校语法教学活泼化,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法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语法教学 主动性 学习效率

英语语法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严密,理论性强。对于起点较低、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教师若是把握不了学生特点与教学规律,学生就会觉得语法非常枯燥无味,从而丧失自信,很有可能放弃学习,教学双方都备受打击。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学科特点,创造优势,搞好课堂教学呢?笔者长期担任高职院校的语法课教学,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大家来一同探讨。

1.设问法

法,代表规则。英语语法就是英语语言的规则。但遵守规则并不等于顺其自然,教师应该择机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在学习情态动词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can,may,could,might,ought to,must这几个词按某种顺序排列。乍一听,学生可能反应不过来,因为课本上只说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没有谈它们之间的联系。但仔细一想,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很快就会找到答案。因为它们有语气强弱的差别,即must>ought to>can>may>could>might。实际上,书上对每个词的用法都有详尽的解释,只是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么一问,零散的东西被穿成了珠子,既便于学生记忆,又把“死”东西学活了,一举两得。紧接着,教师还可以发问:might>could>may>can>ought to>must成立吗?学生马上又开始思考,他们会发现反过来这个不等式仍然成立。因为它们的委婉程度不同,语气越肯定的委婉性越弱,反之亦然。学生通过思索从多个方面用联系的方法掌握了情态动词,既简单又活跃了课堂。

设问法非常简单,只要教师会发问、问得巧妙,不仅能使课堂活跃起来,而且教学效果也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好得多。

2.论证法

论证法即是用数学当中证明的方法来阐释语法现象。这种方法直观明了,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我们知道英语有16种时态,那么是否这16种时态都有被动语态呢?这个问题一定会让学生深思良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用论证法来论证。被动语态的结构是be+p.p,凡是被动语态都必须满足这个结构。比如说,要知道现在进行时是否有被动语态,我们可以作如下证明:

被动语态的结构为:be+p.p

又现在进行时的结构为:am/is/are+doing

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为:am/is/are+being+p.p

这个结构在理论上是存在的,而且在实际上也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就证明了现在进行时有被动语态。那所有的时态都有吗?再来看一下过去将来时:

被动语态的结构为:be+p.p

又过去将来时的结构为:would+be+doing

过去将来时的被动语态为:no such structure

这个结构在理论上不能够成立,因为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不能同时出现。所以这就证明不是所有的时态都有被动语态。事实上,常用的且有意义的被动语态一般来说是八个,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写出这八个被动语态,学生一定会有兴趣的。

3.归纳法

所谓归纳法,即找出事物内在的规律并且把相同点或相似点总结出来。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往往能把复杂的事物条理化、明晰化,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英语语法当中它的适用范围是相当广的。比如说,英语的时态有16种之多,如何教学生记住这16种时态,在这里我们就可以采用归纳法。我们可以把时间和体分别作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划分出四大组。在时间坐标上依次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在体坐标上分别有一般式、进行体、完成体和完成进行体。这样,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相交,16种时态就可以轻松地记住了。

归纳法非常适合于语法教学,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师留心,就能发现很多的语法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4.讨论法

讨论法也是一种设问法,只不过采取的方式不一样。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找出答案,从而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的。

举个例子,动名词和现在分词同形,并且都可以作句子的表语和定语,那怎么区分呢?学生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如:

a.Her hobby is painting. b.The book was rather boring.

c.a sleeping pill d.a sleeping beauty

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作表语时,动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而现在分词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作定语时,动名词表示用途,而现在分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当然,教师可以给出更多的例子,这样便于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思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思路,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找寻语法内在规律,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实践,笔者觉得这一思路非常适合高职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这种思路的教学下明显提高。在这个思路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各位同仁来共同探究。

参考文献:

[1]George Yule.如何教授英语语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1.

[2]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

上一篇: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之辨析 下一篇: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