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型产业模式探析

时间:2022-09-07 09:07:53

云南省新型产业模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国家产业政策的分析,结合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探寻一种适合云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桥头堡、产城一体、示范平台

Abstract:By analys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and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we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which suits Yunnan’s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policies of China’s emerging industries.

Key words: bridgehead; compound body of industry and city; demonstration platform

20

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应重点培育和发展七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随着全球对产业低碳化的日益重视,中国过去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再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有限的资源也不能支撑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需求。另外,在过去10年期内,中国主要支撑的房地产产业也面临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以及房地产产业由粗放的土地出让模式向土地经营模式转变。因此,探索一种新型产业化道路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云南省产业发展

1.优越的国际区位条件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陆上枢纽,孟加拉湾与北部湾之间的主要陆路通道节点,具有“贯穿两湾两洋”的区位优势。同时,云南不仅是中国、东盟、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也是泛珠三角区域、大湄公河次区域、南亚经济合作次区域三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核心区域,具有“连接三大区域、三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对促进我国东西互动、海陆并进的完整开放格局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门户和枢纽省份,云南具有“五大优势”:地理条件最佳;面向的市场最为广阔;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最强;与东南亚国家交往历史最久;对外通道最便捷。目前,云南拥有20个国家一、二类口岸向东盟10国开放,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航空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同时,云南建立了与东盟国家的多层次对话合作机制。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桥梁和枢纽的战略地位正进一步凸显。

2.面向东盟发展的桥头堡战略

2.1中国与东盟国际经济前沿阵地

云南省与东盟中的越南、缅甸、老挝三国接壤。云南省与接壤的三个东盟国家之间有一、二类口岸25个,其中国家一类口岸17个,因而,云南省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交往的前沿阵地。在全球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时代背景下,云南省肩负着中国面向东盟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历史使命。

2.2国际经济联系纽带

目前,云南省正致力于构建 “9+2”泛珠三角经济区与东盟“10+1”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云南省人民政府2008年重点督查的《云南省铁路公路交通走廊及跨境区域规划》中,确定了以昆明为核心的省域综合交通走廊体系,确定了昆缅(泛亚西线)交通走廊、澜沧江-湄公河(泛亚中线)交通走廊、昆桂交通走廊、昆河(泛亚东线)交通走廊、昆贵交通走廊、昆(楚)川(渝)交通走廊、昆藏交通走廊七条交通走廊。这为昆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公路、铁路、水运网络,以及以昆明国际机场为中心的空中交通运输网络。对内形成与国内中部与东部地区联系的国内通道,对外,形成中国与东盟的国际经济联系纽带。

2.3生产、服务基地

依托云南省25个国家一、二类口岸,围绕云南省国际经济联系纽带,在云南省及周边省份形成生产、服务基地。在国家口岸周边区域围绕口岸国际贸易功能形成沿边前沿生产、服务基地;结合云南省国际经济联系纽带,云南省省域腹地成为口岸国际贸易生产、加工基地。

3.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对未来西部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战略重点: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对西部地区开发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扶持。截至2010年初,在农业、能源、资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态环境、健康与安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科技部在西部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项目,累计安排经费114.8亿元。

以此同时,伴随着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东部富余的资金和产业大量向西部转移,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产业资源。东部转移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业。

二、东部沿海发展借鉴

案例: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园

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园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1.产城一体建设模式

园区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将园区生产、生活功能进行有机组织。生产功能作为园区基本功能,吸引企业进入园区;居住功能则为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留住进入园区的人气;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生活功能为园区注入更多的活力,吸引园区之外的人气进入园区。通过园区内生活功能的强化,聚集人气,构建活力园区。同时通过创意办公、企业总部、研发机构、示范平台等将产业园区内的生产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合作,提高企业间聚合度。

2.构建产业孵化器

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园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引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八所国内知名高校的分校区进入园区,通过高校科技研发力量构建园区产业孵化器。同时,在园区内建设产业博览园,搭建园区对外与外来企业和政府的沟通平台。政府和外来企业通过产业博览园了解园区产业政策、园区建设进程、产业配套等,为园区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搭建交流平台。

3.启示

通过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园案例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启示:(1)引入产城一体建设模式,构建新时期产业园区用地模式;(2)构建园区产业孵化器,搭建园区对外交流平台。

三、曲靖新型产业示范园规划实践

1.曲靖――“入滇锁钥”区位优势

曲靖与即将建成的昆明国际机场距离仅90公里,具有“入滇锁钥”、“航空前沿基地”发展区位优势,是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和扩散枢纽。在拥有交通优势之外,曲靖还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未来将建成“三园七区”的工业格局。

曲靖新型产业示范园位于曲靖市西城区,园区拥有“一心、三山、四脉”的区位优势(紧邻西城区城市副中心;南、西、北三面背靠寥廓山、下西山、翠峰山;白石江、下坝河水脉;翠峰西路、三江大道交通脉)。

图3 曲靖新型产业示范园总平面

2.园区定位、目标

曲靖新型产业示范园功能定位为:绿色科技城、创智服务核、临水宜居地。在园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规划提出 “绿色科技、低碳生态”、“产城一体、山水入城”的规划理念。规划目标确定为“宜业、宜商、宜游、宜居”。

3.规划构思

本次规划提出“以业兴园、以轴造园、以绿润园”的规划思路。通过园区内新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及产业配套业态的研究彰显园区品质;通过“产业发展轴、生态景观轴”的打造,提升园区形象品质;通过建设白石江滨水主题公园、下坝河湿地公园的建设,提高园区生命力。

图4 曲靖新型产业示范园总平面

3.1园区功能构建

园区功能结构为:“一园、两轴、三区、四组团”。主要功能包括总部及创意产业功能、新型工业功能、现代服务业功能、居住及配套服务设施功能。

3.2三大平台构建

园区构建“新兴产业示范平台”、“低碳示范平台”、“产城一体示范平台”三大示范平台,提升园区品质。

3.3产业综合体建设

在园区内建设产业综合体(HOPSCI),融入示范、研发、创意、企业总部经济区和湿地公园功能。(见图5)

图5 产业综合体规划示意

四、云南省新型产业模式

1.传统产业功能模式

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主要以企业个体为主导,缺乏相应的产业链延伸产品;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横向联系,而且企业之间形成相互竞争。(见图6)

图6 传统产业发展功能模式

2.“产城一体”功能模式

通过对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园的功能分析,云南新型产业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产业功能,融入和产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生产研发、企业办公以及一定的居住,延伸产业链功能,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功能模式。同时,通过创意办公、企业总部、研发机构、示范平台等将产业园区内的生产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合作,提高企业间聚合度。另外,在园区内融入生产企业发展必须的企业发展功能,提高企业间横向聚合度。(见图7)

在生产用地内,充分利用产业用地内7%的配套用地,沿生活性主要道路进行集中布置,满足工作之余的生活需要。

图7 新型产业发展功能模式

3、示范平台

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特有的园区文化,在园区建设中需对园区特质文化进行提炼,形成产业、景观、交通等示范平台,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品牌。

五、结语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借力国家产业政策。未来云南省产业发展模式为:

1、依托现有传统产业基础,建立研发基地,改进现有产业生产流程,逐步由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变;

2、提高产业聚合发展能力,由单一企业生产模式向多元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变。

3、适应云南省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配套建设企业办公总部、研发、示范、居住等综合功能;

4、建立产业示范平台,为企业、政府了解园区提供平台,有效引入外来企业;

5、注重园区景观、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园区文化底蕴建设,提升产业园区品质。

参考文献:

1.罗静,任云,安然 《西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以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02)

2.党青,林先成,周介铭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四川省达州市经济开发区评价为例》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01)

3.《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产业结构调整――以江苏省为例》 资源科学,2009(04)

4.鲁春阳,杨庆媛,文枫,龙拥军 《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上一篇:浅析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房产测绘质量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