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时间:2022-10-07 02:19:49

云南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摘要:主导产业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和源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云南省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从产业关联度和综合发展能力评估42个产业部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为云南省主导产业规划提供参考;并深入分析云南省的各个重点产业的优势、劣势,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主导产业;投入产出表;产业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2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69-04

在中国,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兴起于“九五”时期。中央为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出“九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振兴机电、石化、汽车以及建筑四大主导产业,此后各省(市)在制定“九五”规划过程中,纷纷提出选择各自的主导产业,导致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的繁荣。从此,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一、理论综述

关于主导产业的定义,最早由罗斯托(1960)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提出:主导产业是指能够通过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罗斯托认为国家经济发展来源于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含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他对主导产业及其关联效应的肯定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选择基准体系:(1)“产业关联度基准”。赫希曼(1958)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会产生较高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效应。该基准要求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以促进整体产业的发展。(2)“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筱原三代平(20世纪50年代)提出两个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此后,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1971)在上述基准上又增加了“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充分考虑了环境和就业问题。(3)“比较优势基准”。李嘉图、赤克歇尔及俄林提出了“比较优势基准”。该基准要求重点发展那些可以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以此为中心按照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联系,逐步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这一基准强调立足于区域实际,发挥区域的优势,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云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分析

主导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形成合理、有效产业结构的契机,产业结构必须以它为核心才能快速向高级化推进。因此,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提升的前提和基础。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1.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与地区自身约束条件相结合。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通常是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来确定的。一般来说,主导产业都具有迅速吸收创新成果、有高增长率、高贡献率、高关联度等特征。规划主导产业在考虑这些硬项要求时,还应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诸如供给约束、需求约束、就业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等各种限制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主导产业部门,避免盲目选择,好高骛远。

2.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相结合。该原则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既要考虑本国的资源禀赋又要考虑科技进步、产业演进方向和市场需求趋势。以动态发展的角度制定产业政策,选择主导产业。

(二)主导产业的规划基准选择

目前,国内外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很多,都拿来作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很难实现,也不切合实际。因此不能赋予主导产业太多功能。按照主导产业的特征及云南省的资源禀赋等客观条件,本文确定了五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要求选择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为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基准”,要求选择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基准”,要求选择能吸收更多劳动力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基准”,突出“绿色产业”地位,选择环境友好型产业;“产业扩张性基准”,要求选择增长力强劲的产业。

(三)建立基准指标体系

选择主导产业,仅有一般性的选择基准还不够,还应该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反映基准的内涵。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选取了以下指标系数:

1.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rj=(j=1,2,…,n)

――为列昂惕夫逆矩阵行列i行j列某一元素。

2.感应度系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si=(j=1,2,…,n)

――为列昂惕夫逆矩阵行列i行j列某一元素。

3.技术系数:反映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表明每单位总投入能够得到多少新创造的价值。其中,新创造的价值为最初投入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技术系数=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总投入

4.经济效益系数: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用物耗净产值率来表示,某产业部门的净产值(增加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与该产业中间投入的比值,即单位投入净产出。

物耗净产值率=(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中间投入值

5.劳动投入结构系数:反映了产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用该部门劳动投入在其总产品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来描述劳动力结构。

劳动投入结构系数=劳动投入/总产品投入

6.产业扩张系数:反映产业扩展能力的指标,用产业增加值在全部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来表示。

产业扩张系数=产业增加值/总产业增加值

三、云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应用产业关联度筛选云南省主导产业

通过对云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各产业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得到产业综合关联度系数排在前十五位的产业。这15个部门基本属于传统产业,可见传统产业仍是云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这里的关联度系数只是选择主导产业群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因此,该15个部门作为从42个产业中筛选出的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群的备选集。

(二)部门关联交叉分析

根据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各部门进行分类,以社会平均值(1,1)为界,将云南省关联度前十五位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别标示在四个象限中,形成了前十五位产业部门的产业关联情况图,分布情况(如下页图1所示):

1.处于第一象限的部门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的部门。这些部门具有强辐射和强制约的双重性质,这类产业既对经济有较强的拉动力,同时自身也易被经济发展所拉动,同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度比较大,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处于该象限的产业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12个产业。这些产业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带有重工业色彩,就其高贡献率、高关联度特性来看,它们已经成为支柱产业,是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政府应对这些关键性产业应给予重点支持。

2.处于第二象限的部门为影响力系数大于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1的部门,属于强辐射力弱制约力部门。这类产业对经济拉动力强,但自身不易被经济拉动。处于该象限的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影响力系数达1.29,对其他产业的诱发作用较大,影响和拉动能力较强,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促进这类产业发展,有力于拉动整个经济发展。另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较小,受社会需求压力较弱,是已经发展成熟的产业,未来潜力不大,但因为该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应当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

3.处于第三象限的部门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的部门。这类产业既没有较强的经济拉动力,同时自身也不易被整个经济所拉动。云南省产业关联度前十五位的部门都没有落在该象限。

4.处于第四象限的部门为影响力系数小于1而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部门,属于弱辐射力强制约性的部门。这类产业对经济拉动力较小,但是自身却易被经济拉动。处在该象限的有: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分属于第三和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辐射作用不强,但对经济健康运行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一旦上游产业供给困难,将制约整个经济的运行。

综上所述,云南省国民经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较高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政府应组织加快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在改造现有传统产业的同时,应积极扶持与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相关的集约型、高科技产业,大力扶持文化旅游业等利润空间较大的产业部门,逐步降低重工业的比例,实现全省产业结构“高度化、软化”,这样有利于保护云南特殊的自然环境,也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科学合理,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三)建立指标体系,综合测度产业发展能力

前文已经确定了选择地区主导产业的指标,表2就是云南省产业关联度排名前十五位产业部门的各项指标。

由于各指标对主导产业的作用大小不同,所以,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政策偏好以及定性分析,给出各个指标相应的权数,计算得出产业发展能力综合指数。选取前八位的产业部门如下:

四、对策分析

1.批发和零售业: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位居首位,各项指标都较好。近五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贸易流通规模迅速扩大,业态创新进展迅猛,商业经济的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呈现繁荣活跃的发展态势,可大力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2.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属于“瓶颈产业”,对经济制约作用较大。当经济高速发展时,社会对该产业需求就会急速增加,如果供不应求,就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时,供给水平较高,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针以对农林牧渔业,应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有重点的扶持有需求压力的农业产品。

3.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该产业有强辐射性和强制约性,有利于拉动和支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对道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业发展前景看好,有很大成长空间。云南作为西南边陲地区重要省份,北接中国内陆,南邻东南亚、南亚,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及货物集散地,再加上“桥头堡”战略实施,为云南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应把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作为重点扶植产业,进一步提升其主导产业的地位。

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炼焦业:虽然煤炭开采业和炼焦业的各项系数表现很好,但从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来看,违背可持续发展基准,不利于地区的长期协调发展。而且云南省不是煤炭大省,故不建议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发展为云南省的主导产业。

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和石油加工业:这三项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和发展力,对经济的拉动支撑作用较大,并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吸纳劳动力水平、产业扩张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同时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等较好的资源禀赋,有利于优先发展上述产业。政府应加大扶植力度,加快形成电力、热力、化工、金属冶炼等产业的集群化,实现规模化发展。

当前,云南省主导产业多集中在第一、二产业,出现第三产业缺失现象,严重制约三次产业联动效应的发挥,政府应组织加快主导产业链条的延长建设,结合云南省特色及资源禀赋培植第三产业类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第一、二、三产业间的联动效应,在三次产业间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点的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刘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主导产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2-145.

[2]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12-130.

[3]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01-122.

[4]陈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J].理论探索,2004,(2).

[5]王莉.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之探讨[J].煤炭技术,2004,(8).

[6]朱要武,朱玉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J].上海综合经济,2003,(11).[责任编辑 吴迪]

上一篇:基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ECFA 下一篇:基于SSM河南建筑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