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方法刍议

时间:2022-09-07 07:55:38

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方法刍议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培养和传授学生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中生学习知识内容,运用解题技巧,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独立自主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石”。新实施的初中数学改革纲要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要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树立能力培养的目标理念”。因此,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义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已成为新课改下初中生所必备的三大能力。

一、搭建互助合作良好情境,提升初中生合作学习情感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过程。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既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又需要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构件”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养成,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促进集体主义精神的树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利用数学教材的情感因素,设置具有能动特性的学习氛围,引导初中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让初中生在积极情感下,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利用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激发“因子”,设置了“万花筒”这一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合作学习情感在生活性教学情境中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进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探究活动。

二、重视探析活动过程指导,培养初中生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逐步锻炼、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就、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重视探究情境的有效设置。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难点以及关键内容,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为初中生提供探究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对初中生探析过程的有效指导,在关键处或“疑惑处”进行“画龙点睛”地点拨,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的解题的策略和方法,实现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如图1,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为多少度?

上述问题是“全等三角形”方面的问题案例。在解答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学生在探究问题案例的过程中,找寻解题策略的方法时出现了“卡壳”,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案例的条件,找寻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解答该问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图形翻折变化的性质得出ADE≌A'DE,∠AED=∠A'ED,∠ADE=∠A'DE,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ADE及∠A'ED+∠A'DE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得出如下解题过程:

解:A'DE是ABC经翻折变换而成,

∠AED=∠A'ED,∠ADE=∠A'DE,∠A=∠A'=75°,

∠AED+∠ADE=∠A'ED+∠A'DE=180°-75°=105°,

∠1+∠2=360°-2×105°=150°.

三、注重问题案例训练,提高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案例是数学学科章节体系及其知识点内容的有效概括和外在展示。数学是一门思维的艺术,可以通过问题案例进行有效地呈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利用数学问题案例的发散性特征,设置形式多样、解题灵活的问题,让学生在感知、分析、解答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思维活动更加灵活,更加全面、更加严密。如在“二次函数”问题课教学中,由于二次函数章节是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了“如图2,半径为6.5的O'经过原点O,并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线段OA、OB(OA>OB)的长分别是方程x2+kx+60=0的两根。1.求A、B两点的距离;2.求点A和点B的坐标;3.已知点C在劣弧OA上,连接BC交OA于D,当OC2=CD・BC时,求点C的坐标;4.在以点C为顶点,且过点B的抛物线上和在O'上是否分别存在点P,使ABD的面积等于POD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的一题多问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分析二次函数问题。

总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和要求之一。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主体特性的有效激发,强化学习过程指导,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上一篇:利用多种资源,上好英语听力课 下一篇:对“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