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园林工程计价》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07 06:18:25

基于工作过程的《园林工程计价》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工程计价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走出教室,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配合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教学、课后练习,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以适应造价领域发展和人才培养新形势的需求。

关键词:工作过程、园林计价、课程改革

中途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直接为生产、服务和技术和管理一线岗位工作的,具备综合技能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技能。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强调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增强人才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产业发展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园林工程计价》使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施工方向一门专业主干课。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技术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其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园林工程项目模拟招投标和计价,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熟悉不同计价方法条件下工程费用的构成、计算方法、步骤和过程,了解预算在工程建设和招投标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可根据市场和运用工程造价相关规定去分析和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和造价文件,以适应社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

一、园林工程计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园林工程计价》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课程讲授、学生课后复习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但几年本人教学过来,也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1.1、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意志不坚定

基于对就业形势的了解和对园林施工的兴趣,学生一开始对园林工程计价还给予了非常大的重视。随着集傲雪内容的逐步展开,难度也相继增加,相关理论概念和知识增多,许多学生出现意志不坚定,相关热情也逐渐淡化。

1.2、理论知识多、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园林工程计价包括了两部分内容工程招投标和概预算,理论知识点多、子项目多且抽象,尤其是招投标过程、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较难理解。

由于每部教材的编者不同,其编制的计价政策都是编者所在地的计价政策, 在其他地域无法使用。国家计价政策变化很快, 各地的计价政策随国家计价政策随时在调整, 使教材无法跟上这种较快的变化步伐。

1.3、考核形式单一

闭卷和开卷的书面考试仍然是目前最重要的考核形式,有时也是唯一的客观的考核办法。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突击、死记硬背来应付,造成考试时候全忘光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及完成园林工程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学生兴趣出发,来选取《园林工程计价》的教学内容。将教材理论与企业工程项目实例相结合,引入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和设计,因此,笔者将教学内容分为园林工程招投标、计价方法和规则、园林工程项目实例三大教学阶段;招投标文件编制、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实践四大学习领域组成。

本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其中理论教学体系基于园林工程工作过程,由园林工程招投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与步骤导入,首先学习预算定额计价,再进一步开展工程量清单计价。其组织形式是打乱原有书本目录的编排顺序,用子项目取代章、节、目的做法;实践教学体系由招投标实践、定额计价实践、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践3项专项实践和1项综合实践来构成,来加强教学环节的交融,实现“教、学、做”相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编制园林工程预算的技能。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内容来重新设定教学方法,构建“预习-提问-教学-复习”的循环教学模式(见图1),重点培养和要求学生结合招投标策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合理确定和控制预算的技能。

图1 园林工程计价教学模式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基于《园林工程计价》专业课的定位,通过就业形势和发展前途的展望,提高对课程的预期,强化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虽然在教学方面离不开职业化的教学方式,必须让学生要掌握园林工程预算的计价概念、程序和方法,但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和原理的介绍,应该基于工作过程,从简到难,从少到杂的方式逐步性开展教学活动。从工程项目开端-招投标开始,逐步从预算到结算、决算进行深入。提倡学生课前对于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提前预习,课堂上主要以解释理论,模拟项目计价为主,笔者通过多年对本课程教学所得的经验和体会,建议理论内容40%,实践内容60%。进而减轻课程理论教学的压力,进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2、优化课堂教学程序,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基于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和步骤,在教学手段上加强多媒体教学工具和校内实训基地的使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法,来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效果(见图2)。

① 课堂教学课前:

对于上周课后作业进行检查,分析作业错误当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再给予解答。

② 课堂教学前期:

对于上周课堂教学内容和本次将来进行教学内容预习情况进行不看书提问的检查和引导。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为下一阶段如何进行教学做一定铺垫。

③ 课堂教学中期

通过承上启下的方式,采用范例的方式,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④ 课堂教学后期

总结本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和作用。进一步布置下阶段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本次课程的课后作业。

⑤ 实践教学

走向园林工程实训基地,进入温室花房,引导学生开展工程量的测绘、统计实践工作,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图2 课程教学方法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

课程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确定合理计价的技能。课程考核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大部分。平时考核占40%,主要以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为主,期末考试占60%,主要是以工程实例计算开卷性考试。这样即可考察学生对园林工程计价基本理论的掌握,又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编制预算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园林工程建设的投资逐年加大,而园林工程造价是其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园林建设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在随着建设市场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不断改革发展,市场逐步走向了公平交易的形式,而竞争也就成为建设市场上形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形式,因此,拥有优秀的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的人才,直接影响这企业的生存,而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严谨的课程教学,以适应工程造价领域不断发展、变化形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金锦花,李继浩.浅析高职《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9, 109(09):6.

[2] 谭光营,张燕妮.《园林工程预决算》实验课改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1:6.

[3] 舒美英,张叶田,潘剑云.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职业化教学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9, (02):5-7

[4] 葛启举.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 (05):32-33.

[5] 黄明,高公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土木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改进[J].科技资讯. 2006 (29):21-22.

上一篇: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探讨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