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探索

时间:2022-09-07 01:03:06

初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探索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等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各行各业。为促进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发展,新课标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学要发展必须进行实事求是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边远落后地区实际情况,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佳选择,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整体合作学习意识,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能力培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时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而且紧紧和着时展的节拍。信息技术课程辅助教育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并且在各大中小学得到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活动,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在电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教学中按照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校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的先进性,教学上的实用性,结构上的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保证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设施,需配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并安装有网络教室控制设备。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实施科学而有效的辅助教学活动,是当前每一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一种高尚社会责任的调整。教师面对这样看似不经意间就可轻易过关、敷衍过去的工作,应该以良心和自觉为底线,切莫耽误培养下一代。信息技术之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教师要重视这样的机会,通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享受快乐学习、适宜趣味化学习的优美环境。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存在一些不足,需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因地制宜地适时改进。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中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需要而引发的,而计算机的有效运用正好能使这些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通过计算机的实践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文化情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新型环境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在优势。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利用计算机为同学们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有利于增强识记能力,正因为有了正确的依据、原则的指导,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动态的形象、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婉转的歌唱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等内容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其融合了浓浓的情谊,美好的向往,更是情谊、趣味、知识相融合相统一的完美结合体,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出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情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各种兴趣,这样会取得很好效果,而且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识记。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些重点和难点往往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记忆,应用计算机教学形象生动的演示,比较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三、激发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知识的兴趣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探索创新意识是一项集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连续性和艰巨性于一体的教育任务,对中学生来说,如何有效激发学习、运用计算机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鼓励合作学习,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视听感觉、多彩的画面进一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安排的一切关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往往是他们乐于学习的主要动因。创新意识存在本末、轻重、缓急之分,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总结与反思当做培养创新意识的出发点,也是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深刻分析当前教育的综合因素,有的放矢地做好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的工作,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根本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真正确保未来参与实践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本质需求,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确定每一次具体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且一定要利用计算机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文化情境。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收集、优质课件设计,对本次教学活动所需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力求计算机信息资源在本活动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应该明确并且想办法突破重点和难点,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兴趣,使他们的知识积累趋向趣味化。教师可结合生活实践设计一些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境、动画和不同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核心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提的问题精巧而不多,学生互相讨论较多,老师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动向,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所有新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对学生的热情予以鼓励和表扬。

四、结语

有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现代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优势,需要根据理论的指导原则将课件定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以启发学生快乐生活、高效学习为中心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上一篇:八段锦对中医药院校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分组互动型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