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07 12:19:43

浅谈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向来是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考察的难题,只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才能更加体现事业单位对待工作人员的公平态度,充分调动起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为单位带来更多的效益和活力。针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对策

1事业单位考核当中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问题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领导阶层管理观念落后,没有认识到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的积极作用,只一味地要求员工提升业务,这样不但很难达到本身的要求,还会起到反面作用增加员工的抱怨情绪。即使偶尔进行考核也是走走过场,流于表面,草草了事根本起不到考核作用,员工对待此类考核也就是,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另一方面,员工总是抱着考核就是写一写年终总结,评一评优秀员工而已,很多人都把精力放到拍领导马屁,搞人际关系上面,认为这才是评优评干的正确方法,领导面前夸夸其谈,同事面前推脱工作耍滑头。这类风气是一定不能助长的,如果单位偷奸耍滑之风盛行,那么其工作效益一定会世风日下。所以一定要让事业单位从管理阶层到职工对绩效考核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全考核制度,提高考核制度的严肃性、真实性以及公平性。

1.2考核制度本身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年度考核由个人写出工作总结,然后就是进行民主投票,真正能把实际工作情况全面参与考核的寥寥无几,与真正的考核相差很多。

(2)考核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在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中,考核内容基本上由“德、能、勤、绩”涵盖,过于简单。许多部门倾向于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指标考核工作人员,且没有对具体的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或仅仅作了抽象的说明。使得考核者很难客观、准确地把握标准,无法保证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3)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考核指标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现在考核指标的设计多局限于“小事”。很多事业单位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工作人员,采用相同的考核指标,且每项指标的权重也相同,不能体现不同岗位间的岗位职责及对任职者的素质、能力的要求,导致职工无法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局面。

(4)考核等级不明确。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员绩效考核等级一般分为3 个等次,即“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只有很小一部人人能被评为“优秀”,大部分都集中在“合格”档次,基本没有人“不合格”。这种大而化之的考核等级形式似乎减少了矛盾冲突,但是难以体现员工的劳动贡献,考核很难客观、准确地把握标准,容易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5)考核周期不科学。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员绩效考核一般采取的是年度考核。实行年度考核的最大弊端就是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考核者容易以被考者最近几周或几个月的表现作为对其年度考核的尺度,而忽视其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的表现。平时不考核、不建档,使年终考核与平时工作脱钩,无据可查。

(6)考核结果处理不适当。许多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结束之后,将考核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后就被束之高阁,并不重视考核结果的传递和分析,被考核者并不能够及时获得反馈,不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及时地改正或者从上级那里获得帮助,失去了绩效考核的作用。

2解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的有效对策

2.1对绩效考核建立正确的认识

上面我们说到许多单位不论是领导阶层还是职工阶层对绩效考核的认识还不够准确,还停留在形式主义的层面上。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端正单位各个阶层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事单位人员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对单位的作用。旧观念的转变不能急于一时,要慢慢渗透,杀鸡儆猴,以儆效尤,这样人们就会意识到绩效考核不再流于形式,是真正的对自己能力以及业绩的考察,便会慢慢重视起来,同时开始提高自己的业绩能力,这样便达到了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

2.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考核的重点是过程,而不在结果,其实业绩考核主要是对职工业务能力的考核,并不是看谁最会夸大业绩,溜须拍马。所以必须要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才能够转变单位人员的思想态度。首先,作为单位员工不能只把心思放到领导交代的任务上面,要学会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思想作风以及职业道德等能容加到业绩考核当中。要想健全考核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考核指标,进行科学考评明确好每个人的工作内容确定好岗位目标,以便建立好问责制度和奖励制度;(2)衔接好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事业单位内部的活力,并促进职工之间的竞争力。所以我们要将 对员工的奖励与惩处与绩效考核的结果联系到一起,但是不能片面视之,结果固然重要但结果也很重要;(3)建立好反馈机制,考核结束以后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要求每个员工及时发现并纠正过自己的错误,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反馈沟通,发现考核当中的误差和偏颇,及时进行改正,并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4)选择合适的考核周期,很多单位的考核一般定在年终,但是考核不能仅仅依据年终职工上交的年终总结报告,也要在平时进行定期的考核,并且把平时的工作记录、工作评价、工作对比及时做好总结。将各种方式结合好,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考核机制。

3结束语

考核制度必须要具有多面性,不能太过单一,如果只注重一方面的考核不但会失去考核的公平性,还会使工作人员失去工作重心,从而得不偿失。有很多单位的绩效考核并没有其实际意义,只是按规定搞形式主义,所以就失去了考核本身的作用,这样极容易养成员工懒惰懈怠,做事拖拉的工作态度,使得单位工作效益越来越低下,工作人员工作更加缺乏工作积极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公平合理的考核是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庞爱思.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浅析[J].财经问题研究.

[2]王慧,孙莹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科学,2012(28):14-15.

[3]李凌波.加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236-237.

上一篇:论新感性与人性的教育 下一篇: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