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相应对策

时间:2022-09-06 11:05:1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相应对策

【文章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加,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却是企业一直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本文以融资机构理论为主线,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为基础,从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内外部融资问题展开研究,希望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强化和发展,企业不仅是市场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市场的领导和良好市场环境的围护者。我国中小企业在解决我国居民就业、促进经济稳定以及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资金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迫在眉睫。

1 中小企业现状

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大约有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额的99.8%。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并且中小企业为我国城镇居民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我国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在经营决策上,更加灵活且能对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映;在产品特点上,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 “买方”市场;在地区分布上,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和发展十分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次之,西部最弱。

2 中小企业内部融资问题

内部融资指企业通过营业收入获取的内部积累进行融资。根据融资优序理论,融资顺序为:先内后外、先债后股。内部融资具有低成本、抗风险性及自主性强等优点,同时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融资却面临如下问题:

2.1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导致银行借贷风险高

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规模小,员工数量少,且固定资产数量、质量及规模较低,加大了银行的投资风险,增大了借贷比率。

2.2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导致企业寿命短

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2.5年,企业内部管理失控是导致企业寿命过短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理念和方法缺乏先进性且呈现趋同化,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制定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导致制度与企业脱轨的情况。

2.3中小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导致盈利水平低下

企业内部融资的主要来源为内部的留存收益,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大多是跟随和模仿,打的都是价格战,导致企业盈利水平较低,内部留存收益较少。且由于缺乏创新能力,产品数量单一,价格战的采用只会加大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2.4中小企业财务可信度低导致投资者丧失投资信心

中小企业往往管理规范性程度低下,会计信息不完整、会计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在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家族式中小企业,内部职员往往为自己亲属,这同时也为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提供了便利。

3 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问题

企业外部融资指企业吸收外部资金作为自有资金使用的过程。外部融资可以给企业带来大量的资金血液,同时债务筹资还可以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对企业而言,外部融资是一种最直接,最快速,效率高的融资选择,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却面临如下外部融资问题:

3.1商业银行提出的贷款要求不适合中小企业现状

商业银行往往会根据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来评价一个企业的信用水平,而往往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处于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且盈利能力相对较低,导致银行贷款门槛很高,审批程序复杂并且且贷款利率高于其他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

3.2国家相应的法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高

国家将大部分经费支出投资于国有企业,即便在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国家也愿意出大量资金来扶持国有企业。相比于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不仅税收上面的优惠少,在许多垄断行业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很小,导致其盈利能力较弱。

3.3民间融资缺乏相关的法律约束

民间融资可以减轻中小企业的信贷压力,但是民间融资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容易上当受骗,特别是在企业急需资金的情况下,高利息的风险导致更高的财务风险,破产清算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且筹资成本也随之增大。

3.4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要求较高

创业板市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创业板由于上市条件较低,上市公司业绩不稳,经营风险大的特点,导致风险监管的高标准,不少企业面临退市风险。

4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就改善中小企业内部融资环境而言,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信用的保证,如聘请专业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改变家族式经营的特点等。同时中小企业应当提高自身融资能力,实行多元化经营,改变传统行业限制的经营理念,增强产品的创新性,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例如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增强员工的创新理念和思维等。

就改善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而言,商业银行应当提供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的金融产品,如为中小企业建立专用的信用评级系统、完善抵押担保制度等。政府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进行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例如在中小企业成长初期,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金。同时,政府应当对中小企业进行合理规划,使其在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上均匀合理,改善产业单一,分布集中的现状。

5 结束语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依靠其自身的不断优化改革和政府、金融机构等部门对其的重视,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多元化、宽松的融资环境,力求为我国竞争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曙光,刘坚,刘家军.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对策[J].经济与金融,2007(7):35-37.

[2]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张卫国,冉晖,张琳.团体贷款: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新方式[J].经济导刊,2007(12):74-75.

[4]宋小萍.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评论推荐[J].财会研究,2010(3):61-62.

[5]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69-82.

【作者简介】

杨舒雅(1993—),女,四川仁寿人,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上一篇:我国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下一篇:浅谈高速铁路双线空心桥墩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