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索

时间:2022-09-06 06:43:01

科学课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索

摘 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老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它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在一定的环境中独立地、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意识;习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55-02

一般包括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思维、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等要素,作者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索,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激情引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就营造激情的氛围,构建引趣的平台,就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探求知识成为“心理需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达到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之目的。

1.从“激情”入手,营造“引趣”态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萌发创新欲望。因此,科学课堂的教学应是形式多变,调节更新。如故事引课、课件演示、直入问题等不同形式的导入、实验设计的展示、实验成功的评价和课外探究活动的实践等,都要为学生展示个性、发挥才能提供充分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课处处拥有展示自我的活动舞台。

2.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课堂上,除了以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基础外,还要以灵活多变,富有情趣的教学手段、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创设问题、操作、竞赛、游戏等情境,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在呈现学习任务时,教师提供具体的结构材料,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活动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二、指导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弱,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就得从兴趣入手,指导学习方法起步,达到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我想学”之目的。

1.培养预习习惯,感知文本要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和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科学化。科学文本表述简洁、科学、富有启发性和导向性,没有足够时间的阅读和理解是较难获得教材的真正知识的。单元概述预习,使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每篇教材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预习会引起学生对单元内容中的一、二个问题引起兴趣或探究;课前预习是重点,要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下一个学习任务是什么,学习什么内容,准备哪些实验材料,使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为学习教材内容作好铺垫。

2.摘录要点,指导勤作笔记。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记笔记是一种实践,是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寻找解题方法以及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笔记这一劳动成果将长期保存,并对后面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学生会倍加珍惜、认真整理,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发展个性品质。一本好的笔记,既是知识的集成,又是一本美丽的画册,字体工整、图文并茂,培养了学生审美观和鉴赏的能力。

3.学会收集、筛选材料,培养组织、使用各种信息的技能。“课标”指出“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月球的相关资料,在课上让学生交流讨论,极大地丰富了“月球卡片”的知识和内容,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籍、观看媒体日报、访谈、实验研究等方法,哪怕只是一个知识点,也是学生通过实践所得,持之以恒,效果就在其中。

三、关注过程,增加自主学习经历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科学概念的抽象、概括、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是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反复活动后形成思维结构,才真正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重难点之一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建立起“振动”概念。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皮筋、钢尺、小鼓、锣等学生熟悉的器材,学生以4人小组开展合作探究、交流,发现这些物体的发声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组内探讨的基础上,再组织小组上台交流、展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让学生在交流中将思维逐渐向“振动“这个概念靠拢,初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科学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引起对事物的初步认识,通过自我展示,将内在的认识化为语言表达,并将经历外化。

科学课是一门研究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如果只用平常的眼睛,很难揭示事物的“谜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和独特的技巧去观察事物。在学习过程中,如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并养成留心现象、定期观察、长期观察习惯,还要注重仔细记录,及时进行总结整理。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仔细记录得到的素(下转第58页)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下一篇:学科建设如何支持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