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体的非典型教法

时间:2022-09-06 05:09:11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1-0051-02

依“体”而教,是小说、散文、说理文、说明文等典型文体的教学共识,这是无可非议的。笔者通过《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既尊重典型“文体”,又以非典型的教学方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更高品质与品位。

一、分析:已知、未知和可知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收入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专题“精神支点”。在教学本课时,笔者首先做了一个学情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已知”情况。设计的问题是:(1)你第一次阅读或接触这篇小说是在什么时候?(2)你最初的阅读感受或情感体验是什么?(3)你再次阅读时最深刻的理解或领悟是什么?请在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方面,选择一个方面说说。(4)哪些作品你阅读过两次以上?请举例并简要阐述每次阅读的不同感受。

通过上述问题的问卷统计,清楚地了解学生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情况。

第一,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在小学或初中时都已经接触了这篇小说,即对小说的情节已经比较熟悉。第二,学生在阅读这篇小说的最初,都是一种情感的体验。用到了“感动”、“震撼”、“震惊”、“打动”、“惊讶”等词语,其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感动”。他们感动于贝尔曼用生命画出了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感动于琼珊看到顽强的藤叶重拾生命的希望和信心;感动于苏艾对琼珊的深厚的友情和悉心关爱;感动于永不凋谢的常春藤叶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感动于生命是脆弱的,但只要意志坚定,没有什么可以能够阻挡人们走下去。可见,学生对小说的情感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第三,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再次精细阅读小说,在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方面都有较为正确的理解和领悟。其中,谈小说情节的人数最多。而对“其他”,几无学生谈及。

笔者发现,如果课堂教学仍以小说的三要素及相关的内容为主,几近重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经验。但同时,笔者也发现,学生对三要素及相关内容其实并未真正全部理解,或者说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许多未知,例如,学生都发现了小说结尾的出人意料,震撼人心,却未必能道出其妙在何处。

由此可知:学生在阅读时除了关注小说的三要素相关的内容之外,为什么没有任何其他的阅读发现?在教学中,课堂还能给予他们哪些新发现?

二、实践:提升阅读期待

所谓典型教法,是指依照典型文体的特征的几个方面依次平面展开进行的教学。例如,如果是典型的小说文本的话,就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几个方面逐项渐次展开教学。所谓非典型教学,是指不从文体典型特征的几个方面展开教学,而从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或文本的其他方面入手,深入开展教学。

(一)非典型之一:朗读中品味

《最后的常春藤叶》,首先吸引人、感动人的是小说叙说的一个在寒冷环境中的温暖故事,作者的叙述语言清澈、明净,透着对生活、生命的热情和热爱,而且,许多语言具有画面感,能引发读者美好的联想和想像,这是小说阅读者初次接触时感动不已的原因之一。因此,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的独特韵味,尤其是当琼珊看到最后一片藤叶还在时内心燃起新生的希望时和苏艾的那些对话描写。

(二)非典型之二:研究式鉴赏

学生目光最聚焦的地方是小说情节设计安排的匠心,但绝大多数学生只注意到了故事结局的出人意料。教学中,我以此作为文本鉴赏的焦点问题,并化解为两个问题展开。

1.赏析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这是对学生看似已知其实未知的地方进行引导,将已知引向未知的深处,成就新的已知。课堂上师生通过研究探讨,以揭示其妙处。妙在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力量;也妙在使主人公贝尔曼这一人物形象突然出现了逆转,由先前的外表丑陋、境况窘迫、举止粗鲁、事业无成的凡人一跃而成为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英雄,是一片藤叶使贝尔曼完成了生命价值的飞跃;也妙在制造了新的悬念,给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

2.赏析情节的匠心

笔者在教学时,以细节描写的匠心为例进行鉴赏引导,让学生注意将文本读深、读细、读透,读出文本的精妙来。这样的匠心之处,学生一般是不容易发现的,因此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就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较深的启迪性。

(三)非典型之三:探索性发现

于漪老师在《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解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最后一片藤叶是贝尔曼画的,为什么不是苏艾,苏艾有完成这一片藤叶的可能吗?这是一个极具思辨色彩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借助这一问题让学生深入文本的深处,沿着贝尔曼和苏艾对琼珊的“爱”的路径,发现他们“爱”的相同与相异。通过对两人“爱”的不同的探索解读,使学生明白,具有爱的情感很可贵,但具有爱的智慧更令人肃然起敬,这是爱的更高境界。这一问题的探索研究,跨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爱”与“美好人性”的赞语,给学生增添了理性思辨的活动空间。

笔者还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琼珊真的是因为那一片藤叶而重新获得了生活的信念吗?学生对这一来自文本的人生问题的探索是极其感兴趣的。

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在生活中、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境况,找到通往救赎的天堂之路的只有自己,并且,要深信,自己一定能够救赎自己。通过这类阅读探索,一部经典文本就实现了滋养人生命的价值,《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成为了永远的常春藤叶。

三、思考:典型中孕育非典型

通过《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非典型”教法是在对典型文体的分析、学生的理解程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典型中孕育的非典型,是对“典型”文体的深透把握,是对依“体”而教的遵循和超越。

笔者以为,采用典型教法还是非典型教法,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方法的设计是以文本为依托的,尤其是人文探究主题更应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基础上,而不是为人文而人文。苏艾和贝尔曼谁能完成最后的藤叶,探索的依托是文本中两人对琼珊的“爱”的表现的叙写。拯救琼珊真的就是那一片藤叶的探索发现,是源于文本中琼珊和苏艾的对话描写中透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离开了文本的人文探究,必将是苍白空洞的说教,是脱离了语文河流的干涸的河床。

笔者还认识到,非典型教法的运用,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量,一个教师对文本应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和思考,对自己的学生的语文涵养也应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教学中抛开人云亦云的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不断更新自我,像于漪、陈钟梁、余映潮等前辈名师那样,做一个语文教学的思想者,对文本有所发现,有所思考,以自己的思考和思想影响引领年轻学生的思考和思想,以“非典型”的教法开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典型文体的非典型教法,关乎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思想、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关乎学生生命成长的质量。

(作者单位:常熟市中学,江苏,苏州 215500)

上一篇:责任在于心 下一篇:生命拔节的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