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品混凝土管理

时间:2022-09-06 05:05:59

浅谈商品混凝土管理

摘 要:本文作者从技术、生产、现场三个管理方面,分析了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商品混凝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各类大型工程。商品混凝土施工的优势:灵活高效、一次浇筑量大、施工进度快、质量稳定及可连续作业,在高层建筑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这种优势是无法替代的。

1 技术管理

1.1 原材料质量控制。

1.1.1 水泥。依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等规范进行检验,水泥应选用国家或者行业管理严格、质量稳定的生产商,新进厂的水泥不能立即使用,选用时尽量避免使用强度等级过高、太细的水泥,进厂应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对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等重要指标进行复检。对于不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的产品严禁使用,视为废品,但是对于强度低于标准规格的不合格水泥,可以经检验后按检验结果降级使用。水泥应按照品种、标号泵送入指定水泥仓,不得混仓,水泥仓应有明显标志,注明水泥品种和标号,对于水泥出厂三个月后(快硬水泥一个月) ,需重新复检,并按照复检结果确定能否使用。

1.1.2 掺合料(粉煤灰) ,掺合料必须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1990)、《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等规范进行检验,粉煤灰进厂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包括厂名、批次、合格证标号、日期、等级、数量和质量检验结果。

1.1.3 粗骨料。混凝土级配中所用粗骨料为卵石和碎石,卵石和碎石的粒径应根据工程结构部位、图纸设计要求选用,颗粒级配范围、针片状含量及有害物质含量均要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商品混凝土针片状含量应小于等于10%,对于有抗冻、抗渗或者其他要求的混凝土,其含泥量不应大于 1.0%,当怀疑碎石或卵石中因含有无定形二氧化硅而可能引起碱骨料反应时,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条件,进行专门试验,以确定是否可用。

1.1.4 细骨料。砂宜选用细度模数为 2.5~3.0 的中粗砂,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及有害物质含量均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对进厂的砂应做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密度等试验,对于重要工程部位,采用化学法进行碱性检验。

1.1.5 外加剂。当今全国各家混凝土企业比较多使用的外加剂是减水剂,目的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水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是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的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而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必须要在外加剂使用之前依据《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等规范要求,对与水泥适应性做严格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掺量才能更好提高混凝土性能。就现阶段而言应优先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

1.1.6 水。混凝土拌合用水一般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主要要求水中不能含有影响水泥正常硬化的有害杂质。如污水、工业废水及PH 值小于 4 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 1% 的水不得用于混凝土中。海水中含有氯盐,对钢筋有腐蚀作用,不得用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

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按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过试验室试配调整,然后设计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且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实质上就是确定四种基本材料用量的三个比例关系,这三个比例关系可以用三个参数来表示。即: 水与水泥的关系,用水灰比表示; 砂与石子的关系,用砂率来表示; 水泥浆与骨料的关系,用单位用水量来表示。

2 生产管理

2.1 称重计量。

2.1.1 在生产期间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称重计量规定,即水泥和掺合料的允许偏差±1%,骨料的允许偏差±2%,水和外加剂的允许偏差±1%。

2.1.2 搅拌机操作工在每天正式工作前,对搅拌机进行校验。

2.1.3 生产过程中测定骨料的含水率,每天应不少于 2 次,当含水率有明显波动时,必须增加测定次数,并依据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保证混凝土质量。

2.1.4 对于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对生产有影响的隐患。

2.2 搅拌。

2.2.1 混凝土生产预拌之前,应再次核对是否与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致,材料质量是否能满足要求。搅拌过程中,要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依据搅拌机类型、容量、混凝土坍落度选择最适合的搅拌时间,而对于添加外加剂的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保证外加剂与水泥等充分反应。

2.2.2 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必须要检查出厂坍落度,观察拌合物的和易性,考虑预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坍落度损失值,运至现场每车次再次检查坍落度,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2.3 运输浇筑。

2.3.1 运输混凝土全部必须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分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够保证施工所需必要的稠度。

2.3.2 搅拌运输车在冬季和夏季要有必要的保温和散热措施。

上一篇:浅谈高校建设工程工期控制 下一篇:校舍抗震加固工程项目的特点与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