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透视和剖析

时间:2022-09-06 03:48:50

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透视和剖析

最近“伪娘”越来越多地曝光于大众媒体中,对于“伪娘”这个词的由来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太深的了解。这个词用最浅显的理解就是“假的女子”,的确,在网络图片中有时那些看似漂亮的女生其实生理特征是一个真正的男性。在心理学上可以称之为“异装癖”。曾经,“异装癖”作为一种性心理障碍不被众人所接受,但是现在的媒体却在大范围地宣传这种文化,会对年轻一代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是理解“异装癖”的,作为一个正常的男子,由于其遗传或者环境的影响,他不能够在男性的形象中得到认同,对女性形象的迫切渴望,折磨着其身心。但是将这种个体的身心障碍扩大转变成社会的传播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些掺杂着“负”性的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可想而知,单单是正常的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曾经的“杨丽娟事件”似乎还在眼前晃动,再比如电影“古惑仔”“成就”了多少街头混混,还有当年的“F4”增加了多少的校园暴力事件……

最近,学校心理咨询室就来了这样一个学生,她只是说了“韩庚不帅”,就引来了一位同班同学的谩骂。高中生之间谈影视明星是正常的事情,几乎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偶像存在,这个偶像可能是政治家,可能是历史学家,可能是个学者,也可能是一个影视明星或者体育明星。青少年崇拜偶像是一种自然的普遍的现象,因为这与人类童年的图腾和神灵崇拜是相似的,但是对于偶像的狂热崇拜就必须引起人们的深思。在“杨丽娟事件”出现之时,许多专家、学者对于青少年“追星”现象有过深刻的阐述,在这里,我仅就青少年“追星”谈谈初步思考。

对于青少年的“追星”现象,已经有很多人从慕拜心理,从众心理,以及青少年的心理成熟度等方面作过详细的探讨,在这里就不多作赘述。

1.青少年“追星”是学校生活的一种心理调节

上文已经说过,我认为青少年崇拜偶像是一件自然的普遍的现象,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另外,青少年为心中偶像而做的迷狂举止,可看作是他们对自己学校生活的一种心理调节。弗洛伊德将其人格理论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遵循着快乐的原则,而自我则受到了其思想及现实的制约,超我就到达了道德的层面。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在漫长的必要的学习时间里,被现实原则严密封锁。于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高度压缩、聚集的孩童本性就不顾一切地寻隙而出,冲向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的快乐原则。他们的自由时间之所以差不多投向“明星”、“网络”、“音乐”,投向大众媒体制造的娱乐世界,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失衡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释放,只有在意象世界的造梦机制、理想图解和安慰语气中得到虚假的安慰。

2.青少年“追星”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外在表现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自我受到本我、超我及外部世界的胁迫,如果无法忍受其压力,就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既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还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生存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青少年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有一位学者将青少年的发展历程用“过山车”来比喻,这个形容恰当地表现了青少年时期身体及心理的动荡及飞速的发展。这种发展的结果就是使得青少年会产生比成年人或儿童更多的焦虑反应,自身解决焦虑反应就需要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现在,青少年谈恋爱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及地域位置的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将两性的吸引看作是邪恶之念,堕落之心。然而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使得他(她)对异性有着好奇,对恋爱有着期待。这两种想法的冲突,有一部分学生就选择了压抑其对异性及恋爱的想法。就是将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明星的出现使得这种压抑的想法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如果某一个明星或者公众人物的形象符合其内心对异性的定位,那么就会将对异性的情感转移到这位明星或公众人物身上,将对明星的情感替代了对异性的情感,使得自己的异性好奇找到了合理的解决办法,缓解了异性幻想带来的焦虑。所以说很多人崇拜的明星都是异性,异性的明星满足了其对恋爱需要的一种满足。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人满足了胜利和安全的需要,自然就会有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

适当地追求偶像的确可以缓解学生在恋爱心理上的焦虑,但是将偶像的形象无限地放大,放大到没有任何的瑕疵,就将利变成了弊。

3.青少年“追星”是受晕轮效应的影响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被媒体包装成一个完美的形象,几乎每一位明星都是可标榜的时尚人士。青少年将这种偶像的气质想象得完美无暇,将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了高度的认同、崇尚并伴有依恋的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与偶像明星的人际交往关系处于一个“公众距离”(人际距离处于7.5米以上,类似于一种演讲的距离)。在人际交往中会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在青少年与明星的人际交往中,因为明星的良好形象使得青少年对其第一印象良好,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就非常难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有所差距;又因两者处于公众的距离,没有过多的接触,那么“晕轮效应”就会放大,使得青少年将偶像明星身上的闪光点无限地放大,最终抹杀缺点,使其变成一个完美的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追求明星的无理性和盲目性的一面。

以上我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为基本框架阐述了对青少年“追星”的看法。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有其特殊的原因,在理解其产生的缘由之后,才能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校的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那么缓解学生的盲目“追星”心理也不能单单依靠心理健康教师的调节,要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必须认识到青少年追求偶像的现状,并了解其成因及有利点,在情感上理解青少年“追星”的行为。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偶像明星也是存在缺点的,正确认识崇拜偶像的多面性,使学生走出情绪化、极端化、全盘性的迷雾。最后是指导的全面性,往往我们只是注意到了崇拜偶像的极端分子,却忽略了这个极端分子对于周围人的伤害。就如同在上面所述的本校心理咨询室的一个来访对象面临的问题:只是因为说了韩庚不帅,就遭到了同班同学的谩骂。为叙述方便,暂且称来访者为A,骂人者为B。可以肯定的是B是一个极度崇拜韩庚的学生,在他认为韩庚所有的一切都是优点,所以在听见同学说了“韩庚不帅”之后就有了过激行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将B作为主要的辅导对象,的确如此,B的行为是最需要辅导的,但是A也必须进行辅导,如果没有及时地缓解其内心的委屈,就可能会使两个学生的矛盾变成两个团体的矛盾。所以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我先安抚了A的情绪,并指导其理解B的行为,将B的极度崇拜心理向A讲解清楚;另外,联系其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与其共同商议举行一次“我崇拜,我理性”为主题的班会。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找B谈话,因为B还处于自己的思维误区,直接的探讨会使他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所以在与B的沟通中先是班主任的谈话铺垫,最后由心理健康教师来进行安慰性的指导,才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在青少年“追星”的问题上要重视,但不是强硬地打压,要在情感上理解,在认知上指导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其实学校心理咨询与教学工作一样要在情感和认知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只是这里情感的作用要比认知的作用大很多。

青少年时期处于一个半成人的状态,充满矛盾,急剧变化,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幼稚性并存、交替地出现。所以说在这个阶段出现极端的“追星”现象也是正常的,学校、家庭应共同努力使其平安度过动荡期。

上一篇:浅议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与匹配性 下一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