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情感倾诉栏目解析

时间:2022-09-06 03:48:03

都市报情感倾诉栏目解析

伴随着一批作家以“口述实录”的形式进行写作,尤其是自1997年5月底《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 10版“人在旅途”开办“口述实录”栏目以来,诸如此类“私密独白”形式的私人话语在都市化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的晚间节目中蔚为大观。最为繁盛的当数报纸。诸如“隐私倾诉”、“私密话题”、“私密独白”、“隐私倾诉”、“口述实录”等栏目和专版纷纷亮相。生活在不同阶层的读者,向素昧平生的记者、编辑倾诉个人的烦恼、困惑等内心隐私,记者编辑将这些倾诉整理成文字,再讲给读者听。

这类栏目何以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以下笔者就以《东方今报》的“男左女右”栏目为范例,分析一下情感倾诉栏目形成,繁盛的原因及其走向。

根据对2004年9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的《东方今报》“男左女右”栏目的倾诉者的数据整理,结果显示:女性倾诉者的数量大大多于男性,可见女性更容易向人倾诉;年龄的跨度很大,从19岁到50岁不等,感情问题在每个年龄段都有涉及;学历越高,职业层次越高的人越容易倾诉。

情感倾诉类栏目的心理学解读

感情倾诉的出现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对外开放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没有看到的新事物,中国人看世界的眼光变了,观念变了,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我,对爱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有关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曾经被人们当作个人隐私深埋于心间的个人情感问题,不再是小小的个人隐私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的心灵郁结和症结。这种情感郁结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倾泻出口。但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的同时却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人与人的交流少了。人们被局囿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狭小的空间里,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分担喜怒哀乐,尤其是中国人爱面子,与西方相比显得过于内敛,于是一种契合中国文化的匿名讲述,匿名倾诉的新闻样式就应运而生了。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的倾诉率远远高于男性。中国女性社会地位提高,自我意识增强,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和经济转型期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女人与西方女人相比,在婚姻生活方面仍然存在比较薄弱的心理特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男人和女人在行为上的差别越来越小,旧有的依附关系已经解体,“主内”、“主外” 的分工也不再需要,女人走出了家庭,获得了以经济为基础的方方面面的完全的独立。这时女性对安全的需求,实际已不完全依靠男人,但她们的心理安全尤其是情感安全仍需要得到保障。然而现实生活中女性寻找安全感的旅程是那样的艰难,不是因为找不到安全,而是因为,找到的安全总是难以持久,瞬息万变。据调查,在每100名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中,最少有64名女性患者。这与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她们与男性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经济上缺乏独立和情感上依赖性较强且心理脆弱者,再加上女性情感细腻的特点,造成她们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陷入困境,不能解脱。因此,她们急切需要得到心灵上的抚慰。

另外的一个显著现象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占据了倾诉者的大部分。有调查显示,这些人不仅在情感问题上尤为突出,在其他的心理问题上也是急需救助的“重头兵”。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文化的侵袭相互冲击,使得文化程度高的人视野宽阔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欲望与现实发生冲突,从而导致心理的失衡。

情感倾诉类栏目的传播学解读

媒体和倾诉者的这种关系恰好印证了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情感倾诉这类私密话题的大众传播,是媒介平民视角与受众自我社会指认需要的契合,是媒介发展的历史进步。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普通民众成为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甚至媒体的话语权也部分让渡给了受众。受众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而媒体逐渐演变为受众的服务机构。 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心灵需要释放的人出于私人保密的考虑选择了向媒体倾诉,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哪种类型的媒体,选择哪家媒体,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倾诉,都由倾诉者作出选择,而媒体和记者则退居到“幕后”, 扮演起倾听者的角色。

情感倾诉类栏目现存的问题及出路

随着这股风潮的繁盛,越来越多的报纸开设了情感类倾诉栏目,但是成功的范例还是少数,大有盲目追随的倾向。这样下去,栏目必然会走向死亡。那么这些不成功的栏目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其出路又在哪里呢?

1、真实性让人置疑

有些媒体为了提高发行量,刻意在求新,求奇上做文章,甚至发出的稿子并不是真实的采访,而是记者和编辑们闭门造车编出来的,这些编出来的文章大都离奇,曲折,把主人公写的经历复杂,恨不得把所有的遭遇全都加在他们的身上。这类稿件虽然让读者读后会产生瞬间的感动,喟叹甚至同情,但是稍微聪明一点的读者稍加推敲便能看出是杜撰的。倾诉类栏目的生命就在于它的“原生态”和真实性,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这类栏目就和文学作品没什么区别,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2、文学倾向过浓

口述者的故事绝大多数是不幸的,也正是不幸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因此,从事“口述实录”报道的编辑或记者,应该是理性又具关怀精神的媒介从业者。面对着口述者的痛苦经历,他们需要保持冷静,同时又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关怀。由此推理,最佳的表现形式就是忠实记录,原汁原味地讲述故事本身。然而,大多数的记者写出的稿子都更像是小说,文学化的色彩过浓,失去了新闻本身的特质。原原本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以生活中的语言来记录倾诉者的故事才最能打动广大受众,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记录才更能体现其真实性,才更能令受众信服。

3、引导作用弱化

倾诉者反映的话题大都是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虽然不应该从整体上去遏制隐私的倾诉,但应该从结构上去补正――调整传播节奏,减轻甚至于消解隐私倾诉的负面影响。媒介不应造成“强刺激的虚拟现实”――让人认为“”、“三角恋”等是一种时尚的范式,让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的好男人都消失了、好女人都失踪了,给人以“媒介在鼓噪”的错觉。一些成功的栏目都会在文后发表评论,但这些评论并不是记者个人的观点,而是专家的点评,更有权威性,不仅给他们解开了心理上的抑郁,更在行动上给他们以理论指导,这样才能标本兼治,使那些需要心理倾诉的受众真正达到他们的目的,这样才算是成功的倾诉,这样的栏目才能算是成功的栏目。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试谈编辑的创造性 下一篇:差异化中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