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时间:2022-09-06 03:33:45

电子课本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摘要]目前我国电子课本研发进展迅速,但电子课本研发过程中存在着内容选取不恰当、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化、界面设计不够友好等问题。研发目的不清、主次关系处理不当、实现方式不当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包括:组建双主体的研发团队、建立“试用—反馈—调整”的循环模式、建立各领域专家深度参与机制、尝试合作研发等。

[关键词]电子课本研发 问题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几年前,人们还在对电子书这种新兴事物持观望态度,如今,阅读电子书、电子杂志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欧美等国对电子课本的研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国部分学科的电子课本已经面世并投入使用。从长远来看,电子课本将会是数字时代课本介质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电子课本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课本有着传统纸质课本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研发过程中,人们力图充分发挥电子课本所特有的功能,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但我们依然要看到电子课本发展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 内容选取不恰当

电子课本的内容选取不恰当,是电子课本研发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电子课本选取的内容应与学科核心内容紧密相关,且与学生的学习进程[1]相符,通过一定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对学科核心内容的理解。但目前并非所有的电子课本的内容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例如,小学中低年级有关“固体的认识”这一部分,所指向的学科核心内容是物质的原子、分子理论,是学生学习进程中处于最初阶段要认识、理解的内容,即从宏观层面认识固体及其性质。电子课本中可选取这样的内容:让学生对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固体进行比较,如对大小基本一致的木勺、塑料勺、铁勺等,从轻重、色泽、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对固体性质的初步认识。但有的电子课本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固体,记忆这些固体的名字,这与学科核心内容关联不大,仅仅是事实性知识的堆积;且滞后于学习进程的需要,仅仅是要求学生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学生不能获得对固体的概念性理解。有的电子课本过早地引入公式,如密度公式ρ=m/V,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固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相应的密度,这种定量计算的方式,超前于学习进程的需要,学生无法与之前对固体的认识建立联系,因此,学生只能生硬地记忆公式,既不理解公式的含义,又不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无助于此阶段学生对固体应有的认识和理解。

2. 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化

形式过于花哨,是电子课本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鼠标点到这里,电子课本会发出声音;点到那里,会出现一些图片;再点到另一个按钮,又会出现一段动画……人们大多会认为电子课本本应如此,就是要形式多样,以区别于传统纸质课本。固然,与电子课本研发的最初阶段人们对电子课本的朴素认识——电子课本就是纸质课本的电子版相比,这种想法与做法显然是前进了一大步。但课本的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采用什么形式应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如果不顾内容需要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使学生的兴趣点发生偏离,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有些电子课本在学生通过阅读文字便很容易理解的内容或学生早已熟知的内容上花费过多精力,而对那些学生仅凭文字或简单的图画较难理解、需要下大力气表现的内容却一笔带过。还有一些电子课本忽略了对培养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的内容,这些本应重点反映的内容却没有进入研发者的视野而处于边角地位。这使得有些电子课本表面看来内容丰富,但实际上中看不中用,空有一副花架子。

3. 界面设计不够友好

界面不够友好,即易用性、可操作性、人机交互性不强,也是电子课本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有的电子课本中并没有预留出学生做笔记的空间,致使学生仍需将笔记写到本上。有的电子课本根据各课内容设置了相应的参考资料,穿插在各课之中,但单元主界面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按钮,而只是将按钮设置在各课中,这对于那些想搜寻某一参考资料却不知该资料具体在哪一课中的学生来说非常不方便,他只能一课一课挨着找,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有的电子课本在检测部分,尤其是主观题部分,学生作答后提供的反馈并不令人满意,不能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反馈。此外,大多数电子课本并没有设计“帮助”按钮,在电子课本的研发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如何帮助学生熟悉电子课本的使用,这对于那些不熟悉计算机或对课本内容、电子课本设计不了解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便的。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电子课本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逐步解决并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1. 研发目的不清

上述问题的出现,研发目的不清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些人并没有认识到电子课本对学生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坚持认为纸质课本仍是学生学习的必要载体,对于电子课本,认为可要可不要,只是“为了开发而开发”,为了顺应电子产品日益发展的形势,甚至将电子课本研发作为噱头,以赢得外界的眼球,借以提升自己在业界的影响力。从服务教学的最终目的来看,这些认识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我们必须对“为什么研发电子课本”这一问题有清醒的认识。研发电子课本,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1],电子课本将各种学习内容以适当的方式灵活表现,使学习内容的初始概念得到充分展现,这些概念被不断构建、逐步完善,学生在概念构建的过程中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各种情感。我们应认真分析前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树立正确的研发动机,从源头上把好电子课本质量关。

2. 主次关系处理不当

主次关系的处理,对于电子课本和纸质课本的研发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对那些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帮助的内容、对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内容以及为学生将来参与公共事务打基础的内容,我们都要将其放到主要的位置,花功夫重点表现。例如,科学课上,通过实践获取证据后如何组织和评价证据[2],是学生应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形成后将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成长十分有益。但有些研发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仅仅将功夫花在证据的获取上,但其实大多数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掌握如何获取证据,对获取到的证据如何组织和评价方面往往最需要指导。恰恰是这一点,电子课本没有突出表现。

上一篇:电视编辑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下一篇:蒙牛,换装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