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浅析

时间:2022-09-06 08:41:26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浅析

摘要: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很大的改变,并对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我国企业新所得税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处理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优化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E23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得到很大发展,并按照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顺序进行发展和演变,对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统一,并对企业所得税进行计算、确认及披露,使得所得税会计处理进入了更高层次的水平,同时也表明我国对所得税会计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国企业新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处理进行深入研究。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例应用

某企业在2008年8月收购价值为6万元的生产线,预定使用期限为5年,没有任何残值。其主要通过直线法来进行折旧核算,而所得税法则允许通过双倍剩余金额递减的方式进行折旧核算。若该生产线在未折旧之前的总利润金额为10万元,那么其所得税税率则为1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其会计处理程序为:(1)对企业当期应该缴纳的所得税进行计算。(2)对其存在的暂时差异进行明确,即折旧计算。(3)对其暂时差异和纳税存在的影响额进行计算。(4)对其所得税金额进行明确,并对所得税递延费用进行计算。该企业会计处理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结果

表2企业递延所得税的负债分析

3.资产负债表债务会计处理存在问题

3.1容易受到会计政策影响

由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以资产或者负债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存在的差异为起点,并对所得税递延资产和负债进行有效的计算,但是折旧方式和减值方式会对资产或负债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存在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影响。两者存在差异容易受到会计政策的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正确反馈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失真[1]。

3.2会计处理不稳定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企业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其对所得税的递延资产和递延负债进行有效地确认,但是其递延资产的确认主要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判断,导致资产负债会计处理信息存在失真的风险,对企业资产负债确认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出现不稳定现象。

3.3新会计处理实施困难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虽然能够对企业所得税的资产及负债进行有效的确认,为企业会计处理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会计信息,但是其与传统处理方法存在很大差异,企业会计处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企业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完全取代了以往的会计处理法,对企业财务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原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法,即主要通过企业应缴纳所得税金额来确认企业所得税费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是对其暂时差异形成的所得税递延资产或者负债进行确认。若税率改变,就必须对所得税递延资产或者负债进行重新核算,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工作效率产生一定影响[2]。

3.4会计处理人员面临的挑战

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会计处理人员是所得税会计处理工作的执行者,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下,会计处理人员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即:其一,企业从原有的应付税款法转换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对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负债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及负债计税基础等存在的暂时差异形成的所得税进行确认和调整,对企业所得税收益存在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求会计处理人员要区分两种处理方法,并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进行确认[3]。其二,随着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制度的革新,将国内资产和外商资产所得税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国内外企业要使用统一的所得税税率,并严格遵循资产负债表债务所得税会计处理要求进行核算。当所得税的税率发生变化时,要对其所得税核算进行合理的调整,导致会计处理工作难度有所加大,处理成本有所提高。

4.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解决方法

4.1规范所得税会计处理程序

企业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企业每一笔资产和负债进行准确核算。由于有些企业资产过大,其资产或者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差异,核算任务量较大,且都由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核算,因此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核算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必须规范所得税会计处理程序,具体如下:(1)按照我国新准则要求,对企业资产账面价值、负债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负债计税基础进行有效的确认。(2)对企业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和企业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两者之间差异进行有效分析,对应税的暂时差异和可抵扣的暂时差异进行有效的区分,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和应税的暂时差异、可抵扣的暂时差异形成的所得税递延资产和负债金额进行确认或者转销,并在会计利润表中记录所得税递延费用。应税的暂时差异×所得税税率=递延性的所得税于负债期间末贷一方的余额;可抵扣的暂时差异×所得税税率=递延性的所得资产期间未借一方的余额。(3)对企业递延性的所得负债或者资产初期和期末的剩余金额,来核算出企业当期递延性的所得负债或者资产金额[4]。(4)按照企业应税的所得金额来核算企业当期应该缴纳的所得税及费用。

4.2提高会计人员处理能力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条件下,新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法,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大增加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难度,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要求也有所提高。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其所得税递延资产确认和年末所得税递延资产的减值等,都需要会计处理人员进行准确的判断,所以会计处理人员在所得税会计处理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会计准则提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对企业所得税的资产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披露和判断,对会计人员能力也提出很大的要求。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对新会计准则认识较浅,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很好的应用新会计处理法,将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造成很大的影响[5]。为了提高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质量,必须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考核,加深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处理法的认识,提高会计人员处理能力,保证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质量。

5.结语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也发生很大的改变,大大增加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计算难度,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成本也有所增加,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企业必须对新会计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法进行全面的了解,规范其会计处理程序,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提高会计处理准确性,保证所得税会计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兰江,武凤枝.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究[J].会计师,2011,7(07):89-90.

[2]张荣.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理论探究[J].科技信息,2009,23(29):87-88.

[3]蔡亮.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16):43-45.

[4]邓海燕. 新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05):89-90.

[5]劳逸.新旧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差异及其对企业会计处理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34(33):65-68.

上一篇:城市密集建筑群内地铁车站基坑控制爆破技术探... 下一篇:关于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