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英语专业课程改革

时间:2022-09-06 06:22:48

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英语专业课程改革

[摘 要]创新是贯穿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一条主线,英语专业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广大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与之相关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问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双向型人才;英语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67 ― 02

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史。这期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总体而言,传统的英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1998)中指出,我国外语专业教学自身存在五方面问题,即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教学管理的不适应。因此,21世纪的外语教育要顺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就要摒弃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探索和革新。我校英语系在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下,立足地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以2010级师范英语英才班为重点研究对象,着力培养教学研究型和应用职业型双向发展的新时代英语人才,这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广大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与之相关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问题。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创新能力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或文化艺术领域,以及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产物的能力。“人的创新能力是由知识、智能和人格个性所组成的三维复合体”(唐燕玲,2008)。“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下面几个因素:1)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2)敏锐的思维能力;3)全面的智力发展;4)良好的人格品质;5)强烈的研究动机。”(同上)

创新能力是时代进步的灵魂。当今世界的竞争,与其说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决定着民族兴衰。21世纪是快速发展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对外语学科发展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外语教育专家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外语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当前的外语教育忽视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提出见解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对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因思维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差、综合素质缺乏导致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完成工作。教育的最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因此,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都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重语言技能轻综合素质

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过分注重基础语言技能训练,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和协调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质量出现滑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就业困难。近年来有关调查也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评价普遍不高。

2. 重课内学习轻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是对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课外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课外学习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缺乏引导和规划,学生也缺乏自主性,懒散、荒废时间的现象比比皆是。

3. 重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

实践教学在当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小的比例,加之社会实践活动不足,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缺乏行业竞争力。

因此,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为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研究型和应用职业型并重的双向型英语人才。

三、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我校英语专业实行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语言技能为基础,着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

21世纪的高校英语教育正处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教育要与市场经济接轨,英语专业人才要能够适应并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协调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英语人才。

2. 课程设置模块化

在课程设置上围绕三大模块展开,即语言技能模块、教学科研模块、应用技能模块。

(1)语言技能模块。语言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作为专业人才的立足之本,离开扎实的语言基础而追求创新素质和研究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该模块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部分,主要开设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2)教学科研模块。主要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学习策略、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英语语言学、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等;此外,该模块中还开设文化与跨文化类课程,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报刊选读、英语国家概况、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陶冶文化修养、拓宽视野,开发创新潜质、培养研究能力。

(3)应用技能模块。主要开设笔译、口译、英语演讲、旅游英语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复合型素质,使他们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行业竞争能力。

3.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的需要。英语教学中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和模仿是必要的,但要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体验式的授课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还应有效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充分利用音像、影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搭建平台。教学改革以来,我们加大学生课外学习的比例,精心设计课外学习方案,布置课外阅读书目和课题研究式作业;同时,教师与学生建立网络联系,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交流等方式指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等。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都获得了一定提高,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4.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在理论教学之余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首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认真开展实习工作。师范类专业是英语系的品牌专业,有着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系里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对学生进行教师素质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发现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讨论、参加教改课题研究等,通过这些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角、英语风采大赛、以及国内举办的各种英语赛事,如FLTRP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高师技能大赛、口译比赛等,鼓励学生考取计划外职业证书,如口笔译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导游证、海关报关员证等,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建立本科生全方位教学督导模式

2010级师范英语英才班是我校仅有的四个本科人才重点培养对象之一,为确保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完成,学院在本科阶段就为每位学生配备了督导师。督导师负责监管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与学生见面给以指导,并利用在线交流和电子邮件等手段与学生保持联系,督导师还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学生就业和后续发展确定方向。此外,督导师还肩负着引导学生从事科研的任务。由于本科生缺乏科研基础,督导师会先为学生指定毕业论文研究课题,引导学生逐步开展研究,督导师自己有科研课题也可让学生参与研究,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实现从学习到科研、从自学到治学的飞跃。

6.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的落实最终要靠教师。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学业指导方面,还在于激发学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大胆创新的品质,传授学生治学和研究的方法。因此,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每年选派教师去国内外高校进修,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危机意识、前瞻意识、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同时,实行严明的奖惩制度,鼓励和鞭策教师从事科研,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这支教师队伍为开发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出了贡献,也为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结束语

创新是贯穿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一条主线,英语专业双向型人才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潜质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齐齐哈尔大学英语系经过两年的课程改革实践,通过对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督导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的革新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外语界同仁共同努力,为高校外语教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 考 文 献〕

〔1〕 戴炜栋,张雪梅. 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 外语界,2007,(04):2-11.

〔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唐燕玲. 论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改革〔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08):30-33.

〔4〕 郑玉琪.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8):33-36.

上一篇:课堂上兴趣教学探讨 下一篇:永不停息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