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06 05:03:13

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探讨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发病特点、预后。对65例卒中后癫痫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其发病率、癫痫发作时间与患者脑卒中的类型和病灶范围的关系, 癫痫发作的预后。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的类型、病灶的范围有关, 迟发性癫痫预后较差, 需要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关键词】 卒中后癫痫;发生率;预后

脑卒中在我国属于高发疾病, 致残率高, 且脑卒中后常继发癫痫发作, 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及生活质量。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 PSE)是指卒中前无癫痫病史, 在卒中后发生的癫痫, 并排除脑部其他病变, 脑电图检查与病变部位具有一致性。现将65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2010年住院的明确诊断的脑卒中病例956例(男480例, 女476例), 并随访2年, 其中卒中后癫痫65例(男34例, 女31例)。脑卒中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制定的诊断标准, 卒中后癫痫诊断标准及分类根据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癫痫发作分类法[2]进行, 排除既往癫痫病史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癫痫。卒中后癫痫根据痫性发作与卒中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早发性癫痫(一般定义为卒中后2周内发作)和迟发性癫痫(卒中2周后发病)[3]。956例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为687、194、75例。其中卒中后癫痫患者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为34、22、9例。大面积脑梗死32例, 发生癫痫6例, 出血量大于40的脑出血21例, 发生癫痫5例。

1. 2 癫痫发生率 956例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为6.80%;男性发病率为7.08%, 女性发病率为6.51%;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分别为4.95%、11.34%、12%;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较高为18.75%, 出血量大于40的脑出血发生率为23.81%。

1. 3 痫性发作时间 早发性癫痫29例, 迟发性癫痫36例, 早发性癫痫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为8、14、7例, 迟发性癫痫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为26、8、2例。早发性癫痫占卒中后癫痫的44.62%, 缺血性脑卒中早发性癫痫占23.53%, 出血性脑卒中早发性癫痫占67.74%。

1. 4 发作类型 早发性癫痫29例:部分性发作25例, 全面性发作3例, 癫痫持续状态1例;迟发性癫痫36例:部分性发作13例, 全面性发作18例, 癫痫持续状态5例。

1. 5 治疗及预后 对于29例早发型痫性发作患者给予短期对症治疗控制发作, 26(89.66%)例未再次发作, 3例(10.34%)以后反复发作, 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迟发性癫痫患者较轻者首次发作对症治疗, 再次发作给予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严重发作首次即抗癫痫治疗。36例迟发性癫痫28例(77.78%)需要长期抗癫痫治疗, 4例抗癫痫治疗效果差, 仍反复复发。

2 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PSE)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的类型有关, 出血性脑卒中发生PSE的发生率较高11.52%, 缺血性脑卒中较低4.95%;同时与病灶的范围有关, 病灶较大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大面积脑梗死18.75%, 出血量大于40的脑出血23.81%;PSE发生率与性别关系不大。出血性脑卒中以早发性癫痫为主, 缺血性脑卒中多表现为迟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多在原发疾病改善后停止发作, 一般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迟发性癫痫大多数(77.78%)反复发作, 需要长期抗癫痫治疗。

3 讨论

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与病灶周围神经元变性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和去极化, 胶质细胞增生, 卒中后囊腔的机械牵拉刺激, 高血糖有关。早发性癫痫与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致细胞膜稳定性破坏, 过度去极化, 引起痫性放电, 癫痫发生。迟发性癫痫与卒中后囊腔的机械牵拉刺激, 胶质细胞增生, 胶质瘢痕形成癫痫灶有关[4]。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在国内外的报告存在差异, 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5]: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早期发生率为2%~33%, 晚期发生率为3%~67%。Hamer[6]研究认为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相关,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分别是3%、10%、9%。Berger[7]研究指出排除中风类型的影响, 病灶大者并发癫痫的比例明显高于病灶小者。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80%, 其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分别为4.95%、11.34%、12%。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18.75%, 40ml以上脑出血发生率23.81%。这与以上研究中出血性卒中PSE发生率高, 缺血性卒中PSE发生率低, 病灶范围大者发生率高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的治疗及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早发性癫痫29例, 占全部癫痫的44.62%。早发性癫痫患者29例, 89.66%经治疗以后未发作;迟发性癫痫36例, 77.78%反复发作, 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癫痫发作后加重了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延缓了疾病的康复。故对于卒中后癫痫我们应根据其卒中类型、病灶范围、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995).中华神经杂志, 1996, 29(6):379-381.

[2] 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 癫痫发作分类法. 中华神经精神杂志, 1986,19(1):256.

[3] Berges S, Moulin T, Berger E, et a1.Seizures and epilepsy following strokes:recurrence factors.Eur Neurol, 2005,43:3-8.

[4] 杨德功, 罗伟编译. 卒中与癫痫.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3,5(3):167.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43(2):146-153.

[6] Hamer HM. Seizures and epilepsies after stroke. Nervenarzt, 2009, 80(4):405-414.

[7] Berger AR, et al. Neurology, 1988, 38:1363.

上一篇:济南市区老年冠心病肥胖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 下一篇: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