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片修补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37例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11 04:46:22

补片修补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37例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补片修补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3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采取补片修补术治疗,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3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均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为(12.6±1.6)d, 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以及补片排异反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 无复发病例。结论 采用补片修补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 临床疗效好, 患者术后恢复快,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 巨大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临床效果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成熟和人工合成生物材料的广泛应用, 对切口疝的修补及腹壁重建已不存在太多困难, 但对于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仍较棘手[1], 同时因其复发率高, 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深圳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近年来共收治3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 所有患者均给予补片修补术治疗, 效果较为满意, 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3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17例, 年龄32~81岁, 平均年龄(49.9±1.6)岁。疝环最大距离l0~19cm,平均(13.8±0.4)cm, 初发切口疝 31例, 复发切口疝6例, 中线切口疝11例, 侧腹壁切口疝26例, 发病时间在术后1~10个月, 平均(4.2±0.5)个月。合并疾病:高血压26例, 糖尿病21例, 冠心病17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3例, 慢性支气管炎8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5例。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 使腹壁肌肉充分松弛, 沿原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切除原切口瘢痕组织及多余的皮肤。显露腹直肌前鞘, 充分游离皮下组织, 找到疝囊及疝环部, 游离疝囊颈部, 松解疝囊周边粘连, 向疝环周边游离腹横筋膜与腹直肌后鞘间的间隙。游离完毕后回纳疝囊入腹腔, 根据腹膜的缺损情况, 选择大小合适的聚丙烯网片, 术中如腹膜完整或疝囊壁能充当部分腹膜顺利关腹, 则可选用价廉的聚丙烯网修补, 如腹膜缺损大, 无法关闭, 则可用大网膜充当丙烯网片与腹腔脏器间的隔离物, 如腹膜缺损大、大网膜不能利用, 腹腔无法顺利关闭, 则选用防粘连的双面复合补片。将补片置于腹膜前、腹壁肌后, 超过疝环边缘3 cm处, 用7号丝线行补片-疝环边缘组织“U”形褥式间断缝合。为保持补片平整, 固定时可将腹直肌前、后鞘向内侧适当牵拉。彻底止血后, 于补片外侧面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尿比重等指标来评估循环负荷状况, 调节控制补液的速度, 必要时给予使用少量利尿剂。术后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以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理想范围, 同时术后常规给予使用抗生素, 以预防感染。术后患者若出现皮下积液、血肿应采取穿刺引流、加压包扎。

2 结果

本组3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均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为(12.6±1.6)d, 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以及补片排异反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 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巨大切口疝是腹内脏器经手术切口所致缺损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疝环最大径超过10 cm的疝。巨大切口疝一旦发生, 不但不能自愈, 而且会不断扩大并造成心肺功能紊乱,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生理性腹腔, 从而恢复腹壁的呼吸运动功能和维持腹壁外形的完整[2]。人工合成生物补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对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和降低复发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 并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自体组织移植补片, 在临床治疗巨大切口疝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补片加强薄的腱鞘或腱膜进行无张力或减低张力性修补, 能够避免张力缝合割裂组织, 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 可早期下床活动。同时, 补片为一种聚丙烯材料, 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及组织相容性, 张力强度大, 可进行任意裁剪, 排异反应小[4], 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小。本研究采用补片修补术治疗3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手术成功率高, 患者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 这与文献报道一致[5]。补片修补方法主要有腹腔内补片置入术、肌前补片置人术和肌后筋膜补片置人术3种, 其中肌后筋膜补片置入术为目前最常用的修补方法, 此法由于补片不与腹腔内脏器直接接触, 故可使肠粘连、肠梗阻、肠瘘、感染等并发症减少, 且基本不会发生排异反应。同时此法不需要术中对疝囊进行游离、切除及解剖腹壁各层组织, 直接切开疝囊, 分离粘连, 置入补片缝合即可, 操作相对简便。

为进一步保证手术的成功,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笔者认为行巨大切口疝补片修补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切口无感染史者宜在切口愈合后3~6个月行修补手术, 切口有感染史者宜在感染控制和切口愈合1年后行修补手术, 以免发生感染, 导致切口疝复发。(2)手术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尽量用电凝止血, 减少线头等异物, 防止术后感染。(3)手术时应切除疝表面原切口瘢痕组织, 显露疝环, 沿其边缘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 松解疝囊下的粘连, 尽量保护疝环边缘组织[6]。(4) 手术时应尽量切除疝表面原切口瘢痕组织及皮肤, 以较好的显露疝环, 沿其边缘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 小心仔细的松解疝囊下粘连, 尽量保护疝环边缘组织, 待整个疝环显露后, 再根据需要进行适当修整, 以求疝环边缘组织与补片缝合确实、有效[7]。(5)使用补片时应对补片大小进行裁剪, 避免补片发生卷曲, 补片应长于疝环边缘3cm, 且要保持一定紧张度, 不宜过于松弛。同时补片应牢同地缝合在疝环周围浅筋膜下方, 补片应牢固与腹膜紧贴, 不留间隙。(6) 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可能使用大张修补材料, 渗出较多, 因此术后多留置引流管, 因此要保证引流的通畅,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手术创面大、引流量多时, 应适当延长拔管时间, 过早拔管可发生积液而诱发感染, 拔管后仍要注意局部有无积液和积血, 一旦发现要尽早抽吸并加压包扎。(7)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查找切口疝的发生原因,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尤其是老年患者多合并各种基础性疾病, 因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改善全身状况, 保证手术的安全。

综上所述, 采用补片修补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 临床疗效好, 患者术后恢复快,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姚宁, 方旭东, 姜朝晖, 等.应用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23例报告.腹部外科, 2011,24(2):107-108.

[2] 陈基奇, 庞传涛.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24例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12(2):246-247.

[3] 鲁葆春, 任培土, 阮新贤.复合补片在巨大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浙江创伤外科, 2010,15(4):475-476.

[4] 王晓东.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16例报告.中华全科医学, 2009,7(5):462-463.

[5] 邵锦全, 章雄, 汤泽强.巨大腹壁切口疝应用补片修补30例体会.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31(2):211.

[6] 朱晓强, 龚鼎铨.应用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26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26(6):446-447.

[7] 李焱.应用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 中外医学研究, 2009, 7(11):50.

上一篇: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下一篇:济南市区老年冠心病肥胖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