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电影:借鉴与创新

时间:2022-09-06 04:05:32

体育电影:借鉴与创新

2007年7月8日, 由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推选的“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开幕影片《隐形的翅膀》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影片特别引人关注,因为它不仅描写了一个失去双手的花季少女用双脚改写了人类的生存法则的感人故事,而且也有多名残奥会冠军参加演出。但是,影片之感人主要在于描写和叙事的对象本身,而不是影片本身的描写和叙事。换句话说,作为一部体育电影,《隐形的翅膀》所达到的专业水准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引发了关于中国体育电影创作的讨论和争论。所谓体育电影,就是反映体育运动以及反映体育工作者的生活为题材的影片。体育电影主要以体育活动、训练和比赛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并以精彩的体育表演作为影片特色。体育电影除故事片外,还包括体育纪录片和体育资料片。有人甚至断言,中国缺乏真正的体育电影。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一、历史回顾

2005年盛夏的一天,很多媒体报道了一则早期电影明星中的“体育皇后”黎莉莉故去的消息。黎莉莉早在默片时代就是大明星,而且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明星,她健康活泼的形象一扫当时中国银幕上太太小姐们的脂粉气以及中国女性柔弱的形象。导演的《体育皇后》是中国早期最著名的体育电影,而黎莉莉则是导演全力打造的“体育皇后”。甚至可以说是专门为黎莉莉度身定制的。事实上,生活中的黎莉莉是短跑冠军,赛场上身姿矫健动如脱兔。不仅如此,她还是运动全能的摩登女郎,游泳、篮球、网球,骑马,跳舞是样样精通。出于对体育的热爱,她甚至很想嫁给运动员。影片《体育皇后》描写出身豪门但在乡间长大的姑娘林璎,被接到城里后,进入女子体育学校。因短跑成绩优良,逐渐成了体育场上的名手。 在一次全国性比赛中,她连续创造50米、100米、200米的新纪录。于是报界的吹棒、名人的恭维纷至沓来。一位不怀好意的所谓“体育家”也对她大献殷勤,阿谀奉承,她渐渐自满,成绩逐渐退步。但在教练的帮助下,她又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次,她目睹一个为了争夺冠军不顾一切参加比赛的女运动员在比赛中猝然死去,幡然梅悟,毅然决定放弃“体育皇后”的宝座,去从事真正的体育运动。

1932年到1935年,的创作激情空前高涨,4年间一共拍摄了《野玫瑰》(1931)、《火山情血》(1932)、《天明》(1932)、《小玩意》、《体育皇后》、《大路》等6部影片。用自己的话说,这些影片都“孕育诞生于他思想和心灵的深处”,是他多年“幻思的儿女”。在“复兴国片”的旗帜下,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浪漫写实”的艺术风格和影像风格,在1930年代主流电影思潮中独树一帜,并赢得了“诗人的桂冠”。出于“诗人”浪漫的激情和乐观的心态,电影不乏独特的喜剧性情趣和大量的喜剧性段落。曾在自传中直言:“我企图在银幕上塑造一些勤劳智慧、善良纯洁、公而忘私、能在困难中勇敢挺立、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理想人物’,希望以劳动人民理想化的‘真、善、美’典型形象来感染广大观众。”[1]电影的银幕造型和影像风格也是如此。如《野玫瑰》讲述了一个富家公子(金焰饰)和下层社会的女子(王人美饰)相恋的故事,然而,这女子已不再是多愁善的感弱女子,而是一个朝气蓬勃、散发赤足的野姑娘。王人美的银幕造型对于当时充斥银幕的主流影像具有很强的个性,而正是通过这种个性化的银幕造型,提倡“青春的朝气、生命的活力、健全的身体、向上的精神”。[2]在看来,只要“我们都有了健全的身体,一定可以改变它。有了健全的身体,然后才有奋斗的精神,和向上的朝气”。[3]

《体育皇后》可以说集中体现了的个人理想和美学趣味。在片中寄予“体育救国”的理想,倡导不仅要启蒙心智,还要强健体魄,再次在银幕上塑造出了活力四射、健康向上的女性形象,改变了中国电影的美学风尚。一时间,健美女性成为了当时的新时尚。与当时大多数电影的“悲情”不同,影片《体育皇后》富有乐观的基调和喜剧味。自己说过:“我拍片子,一般都注意趣味性(即娱乐性)我认为每部片子都应有趣味性的地方,但这种趣味又不是不合理的噱头或低级趣味,而是从人物性格生发出来的喜剧性”。[4]《体育皇后》开头就是以出其不意的喜剧性表现――“爬烟囱”来揭示林璎大胆顽皮的性格:当父亲和亲友都忙乱着寻找突然失踪的小姐时,却是仆人怀中的小狗抬头凝神,发觉了高高在上的林璎。由小狗视线引出人物,这种匠心独运、妙趣横生的喜剧性细节给了影片轻松的基调。作为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体育皇后》奠定了中国体育电影健康、乐观的基调,而大量的喜剧性段落和情趣,则强化了体育电影的节奏感和观赏性。

影片《女篮五号》作为我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对于导演谢晋来说,因为是独立执导的第一个机会,他非常珍视和重视。在接受写作体育题材的电影剧本后,他就开始深入到运动员的队伍中去,跟他们生活在一起,跟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战术”,一起参加他们的比赛,并认识到了“运动本身有很多充满着戏剧冲突的题材”。很快,谢晋便确定了未来影片的主旨:“首先,搞体育的,在过去社会中是被歧视的,解放后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还不能说这种歧视体育工作的残余思想已经没有了……我企图通过一个女子篮球队的指导田振华一生的经历和他在爱情上悲欢离合的遭遇,反映出体育事业在新旧社会的对比和各种不同的和对体育事业的各种不同的看法。另外也通过田振华教育上海市代表队(主要是林小洁)的过程中,写出一些年轻的运动员的成长。”[5]

导演谢晋善于描写人物的命运,以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来抓住和吸引观众,牵动观众的心;同时又以年轻人的成长过程来体现作品的主旨,与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谢晋是处理感情的高手,经常调动环境作为抒情的手段,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渲染人物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影片对于解放前主人公纯洁爱情的渲染和解放后他们的爱情离而复合的处理,都独具匠心,显露出后来谢晋电影中一贯的“个人命运和大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特点。《女篮五号》是谢晋自编自导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故事片。《女篮五号》之所以能成为新中国电影的一部经典作品,在于影片不仅是中国谢晋式的“政治情节剧”最早的文本,而且也是新中国电影中难得的具有上海味的电影。

作为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故事片,《女篮五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于1957年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1960年又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在谈到《女篮五号》的创作体会时,谢晋这样说道:“我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再拍摄体育题材的影片。”[6]这个愿望直到多年后才得以实现。2001年,谢晋怀着满腔热情拍摄了《女足九号》,他多年没能拍成足球的遗憾得到了弥补,然而,时过境迁,《女足9号》没有获得谢晋所想要的效果。

影片《沙鸥》在新时期中国电影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发韧之作,是第四代导演书写在银幕上的宣言,也是新时期影响很大的一部体育电影。影片讲述的其实就是中国女排崛起的故事。女主人公沙鸥给中国人留下了一句名言:“人没有目标就无法生活下去!我要的是金牌,不是银牌。”她身上体现出的无疑是体育的拼搏精神,而且富有时代感。沙鸥将个人小我的理想与民族命运的大我理想相融合,将爱情和荣誉理解为“其意义在于追求的过程而非其最终结果”,是1980年代初最富有时代内涵的精神特质。刚刚从苦难中站起来的中华民族,需要有光明的前景来鼓舞人。《沙鸥》正是这样一部表现时代精神的影片,是一部“励志”影片;但是这种“励志”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回想80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体坛上的风采和辉煌,以及她们给走向富强的中国人民所带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我们今天都无比神往的。那是中华民族心灵史上的一座丰碑,女排是所有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楷模。而影片《沙鸥》恰好是这一几乎延续到今天的时代精神及其感染力的真实预言。

《沙鸥》导演张暖忻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是第四代导演从理论宣言到艺术实践的代表性人物。她的作品体现了第四代导演电影人的精神,也是第四代电影人的精神传记。《沙鸥》写的是一个女孩为了排球事业牺牲自己个人生活的故事,本身有强烈的戏剧性,但影片在沙鸥的情感处理方面完全不像当时的电影那样声嘶力竭地煽情,却产生了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影片片头片尾的长镜头,以及影片中“圆明园”的段落,都作为“经典”载入了中国电影史的史册。影片之所以有魅力和感动人,在于它对真实、细节以及个人风格的追求。编剧李陀在谈到影片《沙鸥》的创作时指出:“不按照传统的戏剧冲突律的模式去结构剧本,而追求一种像生活本身一样朴素无华的真实,这带来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容易平淡无味,缺少艺术魅力。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片为此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那就是重视细节在剧本结构中的作用,或者说对剧本中细节的作用给以重新的评价,从而把细节的重要性放在情节的重要性之上。”[7] 导演张暖忻在《我们怎样拍》中自述要“追求自然、质朴、真实”,希望影片表现的内容“都应该像生活本身一样以极为自然逼真的面貌出现”,“我们努力尝试用长镜头和移动摄影来处理每一场戏”。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影片“成为一种创作者个人气质的流露和感情的抒发。”[8]

就体育题材电影来说,描写残疾人或残奥会的影片也是不可或缺的。1996年,著名导演陈国星拍摄了描写残疾人参加残奥会的影片《黑眼睛》。与一般描写残疾人或残奥会的影片不一样,《黑眼睛》并没有完全聚焦于女主人公为体育而献身而拼搏。导演更想表达的是一个失明少女为自尊而奋斗。它为自己选定的宣传词是:要战胜黑暗,必先战胜自己。一个失明少女为自尊奋斗的成长故事。特邀历届国际伤残人运动会上为中国夺得金牌的残疾运动员参加演出。扮演力华的演员陶虹原来是一位花样运动员,曾经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有过精彩的演出。陶虹为演好盲人运动员丁力华,曾专门去盲校体验生活;并且借助于在北京花样游泳队当了十年运动员的专业背景,使得她成功地塑造了力华的形象。《黑眼睛》先后为陶虹赢得1997年中国电影政府“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第十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和1998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在谈到当初拍摄《黑眼睛》这部影片最深的感触时,陶虹说通过拍这部片子让自己体验到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方式。能拍好这部片子也得益于之前的十年体育生涯,这十年的体育生涯给自己带来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在之后的演艺道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让自己收获颇多。陶虹甚至非常渴望再接拍类似这样的体育题材电影。

上述事实说明,中国并不缺少体育电影。而且,在不同时期,优秀的体育电影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和人文内涵,深受中国电影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香港“体育电影”

有评论家指出,香港极少有比较纯粹意义的体育电影,所谓体育电影都只是略带比赛性质而已。毕竟,香港电影是娱乐至上,票房至上。当年,新艺城在气势如虹的日子,邀郑文雅主演《飞跃羚羊》,以田径好手纪政的生活为题材,导演相当收敛地交代体育,没有激情与特技,结果票房只收400多万港元,是当年新艺城票房最差的一部。嘉禾也曾经拍摄过一部以足球为题材的电影《波牛》,不过分地将足球绝技化,结果票房是320多万港元,是嘉禾同年出品的最低票房的电影。因此,以香港电影的市场和环境,编导在体育题材电影的创作中一般都会掺杂许多其它元素来求得高票房。因此,期望香港出现一部纯粹意义的体育电影基本上是一种奢望。不过,涉足体育题材电影的导演徐克、杜琪峰,演员周星驰、刘德华,都是香港影坛呼风唤雨的人物。如刘德华拍摄过一部以拳击及其擂台赛为题材的电影《阿虎》,而且还把《阿虎》选为自己的第100部电影。

由香港喜剧天王周星驰导演并领衔主演,集合了赵薇、吴孟达、莫文蔚、张柏芝等众多名演员的《少林足球》是一部虽有体育背景,但却基本上是娱乐搞笑的电影。影片结合少林武功的威震天下和大家对足球的狂热,打破了香港体育电影不卖座的宿命,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不仅影片的主要人物及其故事情节完全是异想天开、天马行空,而且影片所表现的足球场景完全变成了一种“特异功能”。香港著名影评人石琪著文这样评述道:《少林足球》进一步把足球武侠化,实际上不是踢球,甚至不是打少林功夫,而是表演神奇的特异功能,正如周星驰11年前在《赌圣》中用异能来赌博,但这次活用电脑特技,确实拍出了超现实的动感,漫画化动作设计出色,加上先涛数码特技,确实把“中国功夫”搞出别开生面的变化,滑稽又威猛,构成可观的魔术效果。

可以说,“无厘头”精神在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中发挥到了极致。诙谐逗趣的剧情,演员无所不用其极的古怪搞笑是影片最大卖点。另外,电脑特技也增加了影片的“看点”。《少林足球》中有500多个特技镜头,影片投资中有三分之一用于特技制作,后期仅用于制作电脑特技画面就耗时数月。影片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特技镜头就是一个足球被踢出,便变成一团火,再变成一只老虎。《少林足球》完全将“足球”神化,但观众明知是假,还是照样看得眉飞色舞,乐在其中。《少林足球》一经推出,票房便告全线飘红,在香港票房破亿,轻易打破了港片的历史票房纪录,再度确立周星驰喜剧天王地位。 不仅如此,《少林足球》在全亚洲热卖,打破了多项纪录,在欧洲的公映也是叫好声一片,同时也敲开了美国的大门,实现了周星驰多年的夙愿。《少林足球》这部电影不论是对香港电影还是对周星驰本人而言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周星驰是上个世纪90年代香港本土电影票房的最大赢家,据统计,他的电影在90年代香港本土票房占总票房的15%,远远多过成龙与周润发的总和。他也是亚洲仅次于成龙的票房大户,是香港商业片的一面旗帜。但很奇怪的是,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直都没有对他垂青,直到《少林足球》才第一次将最佳男主角颁给他,影片还荣获了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总之。周星驰的“功夫喜剧”模式随着《少林足球》诞生并成功,让周星驰又开创了一条新路,开辟了另一种喜剧的方向。

如前所述,在香港所谓体育电影都只是略带比赛性质而已,编导一般都会掺杂许多别的类型电影的元素进电影。事实上,一部纯粹意义的体育电影能在香港出现基本是奢望。对于一心一意提倡体育运动的人来说,可能会说《少林足球》根本算不上是什么体育电影。但是,《少林足球》对体育题材电影创作,未必没有一点启示意义。至少,体育题材电影也是可以卖座的。

三、他山之石

在美国好莱坞,体育电影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既有《扬基的骄傲》《洛奇》和《愤怒的公牛》这类令人难忘的经典影片,又有《奔腾年代》《奇迹》、《疯狂躲避球》《胜利之光》和《卡特教练》这样近几年来好评如潮的热映影片。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正是因为一部描写潜水的电影《碧海蓝天》而一举成名。曾执导《校园蓝调》《棒球教练》和《卡特教练》等多部体育电影的布赖恩・罗宾斯这样说过:“体育片层出不穷,体育界有说不完的故事。”好莱坞体育电影类型发达的原因除了体育本身有说不完的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对人性的追问及其表达。制片人霍华德・鲍德温说:“我喜欢表达人性的影片,而体育片中通常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而《极度狂热》的导演彼得・法雷利也这样解释了体育片如此长盛不衰的原因:符合人们登上领奖台的梦想。确实,体育电影成就了众多电影人的梦想,并以其艺术和体育的双重震撼,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我们试举两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影片,一部是1977年的《洛奇》,一部是2004年的《百万宝贝》。《洛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底层人取得“成功”的梦想:主人公洛基是意裔美国人,出身社会底层。靠着强壮的身体和有力的拳头,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费城小子一跃成为拳击台上的风云人物。影片由美国著名影星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自编自演,堪称体育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是经典的拳击场面:一个是随从众多、不可一世的世界冠军,另一个虽然默默无闻却坚忍不拔,最终以小人物洛奇虽然惜败,但却赢得了众人的尊敬结尾。《洛奇》一举夺取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剪辑三项大奖。

《百万宝贝》改编自前拳击选手F・X・图尔撰写的短篇故事,影片讲述了一段厌世的拳击教练弗兰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和由女招待无奈改行成为职业拳击手的麦琪(希拉里・斯旺克扮演)之间情同父女的故事。伊斯特伍德在《百万宝贝》纽约首映礼上这样说:“这不是一个关于拳击的故事,而是关于希望、梦想和爱的故事。”弗兰基在对麦琪的训练中,重建了“父亲”的形象。此前他因为专注于事业,女儿彻底地疏远了他,他每次寄给女儿的信总是被退回。十多年来,弗兰基寻求上帝的安慰而不得,生活在孤独和自闭中。遇到麦琪也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他和麦琪以爱的力量克服过往的伤痛,并在彼此身上找到了逝去已久的家庭归属感和人间温情。这一段父女情的失去和重建,令人回肠荡气。

确切地说,《百万宝贝》并不是一部以体育为主题的影片,因为影片并不是以“励志”为单一主线,甚至“励志”的成分并不多。影片关注的似乎不是运动以及所谓运动员精神意志的养成,更多是关注几位主人公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影片并没有过多纠缠在对拳击比赛和道德讨论上,而是更深入地触及了人性。电影的主线是拳击,但表达的主题是:选择、饶恕、执着和放弃。与热血沸腾的《愤怒的公牛》《洛奇》相比,《百万宝贝》更像是深思缜密的心理探索,在沉静中撕开冷漠的面具,让观众直视孤独乞爱的灵魂。因此,《百万宝贝》是一部真正的体育电影,真正的心灵之作。

在体育题材的电影中,英国埃尼格玛电影公司拍摄于1981年的《火的战车》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伊朗第三代导演马吉德・马吉迪执导的《小鞋子》,则代表着儿童体育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火的战车》的剧本根据上世纪20年代两个青年短跑选手――埃立克・利德尔和哈罗德・亚伯拉罕,为参加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刻苦锻炼,终于取得冠军的真实故事编写而成。主角的犹太人身份和经历更糅合了反对种族歧视的因素在内。影片的成功在于将体育精神与人的尊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谱写出一首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影片导演休・赫德森及主要演员本・克罗斯、伊恩・查尔森等在当时皆属无名之辈,但却凭借默契的合作缔造出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影片最终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创作剧本,最佳服装和最佳音乐四项大奖。

《小鞋子》的主角是贫家小孩阿里,因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丢了,为了体谅父亲无力添购新鞋,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轮流穿着他的旧球鞋去上学,后来他发现参加跑步比赛的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奖品,于是想尽办法参赛,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却跑了个第一。影片借一个简单故事将儿童世界的纯真可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导演技法圆熟,细节铺陈深具趣味性,赛跑高潮尤其令人感慨不已。

四、对当下体育电影创作的观察和思考

与欧美甚至韩日体育电影比较,中国虽然并不缺少体育电影,但作为一种类型,体育电影在中国确实算不上发达。其主要症结是,电影人缺乏新意,说教味道太浓,将体育电影的思维停留在“主人公经受挫折,通过顽强拼搏最终得以成功”的老套路上,缺乏对体育精神的进一步阐述,更缺乏对人物命运的深度描写。其结果是,中国的电影产业似乎与体育产业有很大的隔阂,体育电影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成为了“不可见的电影”。

众所周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体育电影创作百年难得的机遇,中国体育电影创作者抓住这百年难得的机遇创作出了一大批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主人公原型是中国早期短跑名将刘长春。1932年,日本当局许以高官厚禄诱惑刘长春代表“”参加第10届奥运会,但刘长春的答复是:“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决不代表洲国出席奥运会。”之后,刘长春含泪告别妻儿,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在张学良将军资助下,经过海上漂泊23天,代表四万万中国同胞站在当年洛衫矶奥运会的跑道上,成为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没有沉浸在‘悲情’里面,而是强化了刘长春身上不放弃、不屈服的民族精神,给人以“悲壮”之感,产生的是“净化”的美学效果。影片不仅向世人表达了一个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坚强意志,而且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奥运会由来已久的向往。影片立意深远、构思巧妙,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永不放弃的民族精神,既是一部优秀的体育电影,又是一部出色的人物传记片。

《买买提的2008》是一部集足球、奥运、儿童、少数民族风情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电影,不仅表达了励志的主题,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表达励志主题的方法――一个“好看”的故事,一种讲述故事的“好”方法。影片饶有情趣地讲述了退役达瓦孜运动员买买提的梦想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鸟巢”上空走钢丝,误打误撞被县体育局下派到沙尾村组建少年足球队。买买提被沙尾村孩子们的足球天赋所感染,为了组织起一支足球队,他在全体村民面前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声称如果沙尾村的少年足球队能在地区获得冠军,这些孩子就可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许诺点燃了村民对北京奥运的憧憬,买买提也只好将错就错…… 可以说,欢快和幽默是《买买提的2008》的总基调。影片充溢着娱乐化的情趣乃至娱乐精神,但超越了单纯娱乐的层面,而赋予了影片更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影片不仅拍出了“体育大片”少有的真情实感、丰富的社会内涵和人文内涵,而且在镜头运用、剪辑等影像层面也具有了大片的气质和气势。如影片开场三分钟的神奇景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与大片媲美。在风景如画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欢快的手鼓,金灿灿的胡杨林,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风情,令人目不暇接,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

台湾导演朱延平拍摄的华语电影《大灌篮》是一部以篮球为题材的体育大片。影片讲述了一个孤儿在一所功夫学校遇到不少“武林高手”传授功夫,被校长赶出学校流落街头后,加入了篮球队,历经挫折,最后变身为集功夫与球技于一身的篮球小子。可以说,《大灌篮》不仅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故事,同时也在娱乐的外包装下完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表达。借助于周杰伦、曾志伟等明星,借助于喜剧式的对“篮球”的神化,《大灌蓝》创造了1亿多的票房收入,延续了《少林足球》的神话。

但是,客观地说,2008年创作的众多体育电影真正有思想深度而又叫座的影片并不多。借助于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奥运体育电影周,笔者有机会看到了最新创作的一批国产体育电影如《闪光的羽毛》《扣篮对决》《搏击手》《七彩马拉松》等。这些体育电影大多沿袭了“运动员经受挫折,经过顽强拼搏并最终战胜困难”的老套路,新意和创意并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动不动就让主人公的母亲(或者父亲)生病,运动员(包括残疾运动员)心灰意冷想要退出比赛;在教练或者领导的帮助下,运动员深受教育和鼓舞,鼓起勇气参加比赛并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的情节模式,不仅使故事元素较为单一,还严重影响了体育电影本应有的动感节奏和视听奇观。从整体上看,这些体育电影缺乏对体育精神的进一步阐述,缺乏对人物命运的深度描写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实在是缺乏体育电影应有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于我们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的理解为“励志”。“励志”固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的主题,但绝对不是惟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同时,正如夺冠不该成为体育竞技的惟一目的,在比赛中完善、超越自我也是体育精神的重要方面一样,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

总之,体育电影不仅仅是励志,好的体育电影大多都隐含一个人生主题,体现对生命本身的礼赞。比如《火的战车》包含着宗教、信仰主题,《伯尔尼的奇迹》隐含有理解和沟通的主题。而谢晋50年代拍摄的《女篮五号》,则表达了拯救和新生的主题。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需要累积的是深层的人文精神,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主流社会愿望等种种元素和情感的交叉表达。换句话说,体育电影也要注重研究社会主流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表达这种愿望。同时,在类型化探索上,体育电影要包含好看的故事、生活质感的细节、富有感染力和张力的喜剧性情趣。只有注重把本土社会心理的挖掘和表达与类型探索结合起来,我们的体育电影才有可能创造一片新天地。

注释:

[1]参见《大路之歌》,(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79年版。

[2]:《导演《火山情血》记》,载《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9月15日。

[3]:《导演《野玫瑰》后》,载《电影艺术》第1卷,1932年7月出版。

[4]封禾陈整理《自述》,《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第59页。

[5]谢晋:《创作《女篮五号》的一些体会》,《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第3页

[6]谢晋:《创作《女篮五号》的一些体会》,《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第4页。

[7]李陀:在《电影剧作中的电影美感 ―― 〈沙鸥〉剧本创作体会》,《〈沙鸥〉―― 从剧本到影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

[8]张暖忻:《我们怎样拍〈沙鸥〉》,《电影导演的探索》第2集。

饶曙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上一篇:“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下一篇:对话与交流: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