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时间:2022-09-06 03:28:00

浅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摘要】幼儿期被人们认为是一生中最舒服和快乐的时期,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其实不然,近年来幼儿的学习压力也逐渐被成人增加,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爱护;他们心理脆弱,不像成人那样坚强,一但受到挫折和惊吓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去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心理障碍或人格不健全而引发的犯罪等一系列问题呈上升趋势,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这固然是社会的进步,但更多的人往往重视的是青少年以及成人的心理健康,因为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了“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根据《纲要》提出的这一指导要点,我认为给予幼儿正确的心理健康辅导,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由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处于两点一线的状态:幼儿园——家,因此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家园密切配合。在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发展辅导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用亲切、平和、尊重幼儿的态度对待幼儿

这是我们许多幼儿教师经常说到的做法,但很难有人能说到做到,我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由于幼儿心理、思想发展还没趋于完善,当教师板着脸用尖刻的语言、声调对他们说话时,他们会感到害怕、惊吓,心灵就会有创伤,所以教师不能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上的情绪带到工作中,这样会使幼儿的人格不被尊重。

二、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愉快心情,并鼓励幼儿同他人交往

愉快的心情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一切活动时,都要注意培养幼儿愉快的心情和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接受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师长交往、交流,懂得尊重、合作、帮助、宽容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在交往中培养幼儿对爱的感受能力,以及和同伴一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并且要充分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要始终贯穿游戏。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教师应多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在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对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

三、创设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由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组成,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自尊、自信获得成功。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

四、经常和幼儿交流,注意倾听,并给予鼓励和认可

教师应抽出时间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和想法,拉近和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愿意向你倾诉。当倾听幼儿的倾诉时可以拉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注意听他讲述,教师应感到荣幸,因为幼儿相信你,喜欢你,才会说给你听,尽管有些事情在大人们看来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此时教师本着不理睬的态度,或是听了幼儿的讲述给予嘲笑和挖苦,会使幼儿心理受到打击,慢慢的变得不爱说话了,所以教师不但要注意倾听,还要给予一些鼓励和认可,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

由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家园密切配合,所以在家庭环境中也应得到重视。首先在家庭中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由于现代家庭中“4-2-1”结构,所以祖辈们对孙子孙女都特别的顺从和溺爱,经常会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和年轻的父母产生分歧,长辈之间的教育不一致会造成孩子无所适从,使之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其次,家长要随时随地的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疏导帮助;家长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当孩子的面吵架甚至打架,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懦弱无助、自闭内向型,一种是暴力挑衅、攻击型的。孩子要健健康康成长,父母要当好镜子。最后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宣泄,这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要注意引导。

家园配合,重视引导,让幼儿真正能够身心健康成长!

上一篇:浅谈德育过程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延长学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