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人才使用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09-06 03:15:56

煤炭企业人才使用的误区及对策

【摘 要】文章着重分析和研究煤炭企业人才使用的误区及对策,以便为煤炭企业不断提高人才的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煤炭企业;人才;误区;对策

人才战略是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整体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保障。煤炭行业通过多年的努力,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队伍。但是就目前而言,煤炭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仍然十分匮乏,而且分布不平衡,层次较低的技术人才较为充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从事煤矿生产、建设的专业人才较多,政工、经营管理、多种产业等方面的人才不足。由于一些企业用人机制不科学,使用人才方面存在诸多误区,人才培养不力,造成人才流失。本文就煤炭企业人才使用的误区及对策作一简要探讨。

1 急于求成与长远发展

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具有开发周期长、重复性开发等特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何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违背人才开发规律的。在煤炭企业中,存在“见子打子,缺什么补什么”的现象,只关注引进人才,却不注意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目前煤炭市场疲软,经济形势复杂,煤炭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在实施人才战略时,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根据未来项目建设与运营需要,加强人才储备体系建设。做好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加大招聘力度,做好人才储备,提前做好培养工作。从高等学校专业教育、人力资源市场、企业教育与培训、在岗实习与锻炼、项目前期建设及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以项目为基本组织单元,建立全过程、动态化的人才储备体系,满足企业发展的各阶段、各层次的人力资源需求。

2 人才壁垒与开放选人

由于历史原因,煤炭企业的人才队伍没有很好地融入社会人才体系。主要表现:一是煤矿企业的人才流动性较差。由于受特殊专业的限制,煤炭企业的人才很难像其他企业那样向社会分流;尽管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但引进人才的审批程序复杂,仅仅依靠新毕业的大学生,而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实际上很难进入。二是人才选拔的民主化程度仍然不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的选拔,一定程度地表现出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情况,而且受编制及管理岗位数量的限制。三是能上能下的观念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干部,一旦上任,很难“下课”。因此,煤炭企业要大胆破除行业壁垒,让人才有序流动。要积极开拓外部人才市场,建立各种人才引进通道,对企业需要的紧缺人才,要敢于从社会上招聘;构建集团公司人才库,加强对集团所需的特殊人才的储备,满足集团发展对急需的人才和后备人才的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统一的人才市场,实行公开招聘、择优选拔、竞争上岗,促进人才流动,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的竞争活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畅通“进口”与“出口”渠道,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增强人才队伍的活力。

3 重用轻管与管用并举

人才成长、成熟的过程,是不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完善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人才自身的主观努力,也需要组织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但是有的煤炭企业只注意选人用人,不注意育人管人。这种重用轻管思想,表面上给予了人才较大的自由和空间,实际上不利于人才潜能的发挥,甚至可能使其失去应有的监督,导致不良行为甚至腐败的滋生,最终害了人才、害了企业。因此,煤炭企业要牢固树立管用并举的观念,在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人才的同时,要关心爱护培养人才,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以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管理体系,根据岗位性质、工作特点、不同类型、层次进行细化、量化,着力体现人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人才的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 单一培养与综合培养

每个企业都有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然而许多煤炭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却缺乏系统性,出现了培养手段单调、走向单一、层次单薄、供需脱节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人才战略的实施。因此,对煤炭企业人才培养,在观念上要把握好四点。一是纵向上的层次性。要在实践中锻炼、发现、培养员工,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有计划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员工队伍,既要培养一批企业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也要培养大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要培养遍布各类、数量众多的技术能手和各类标兵,形成一个初、中、高逐级提高的梯次人力资源链。二是横向上的综合性。群体上,在抓紧培养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着重培养政工、经营管理、物贸、多种经营等方面的人才;个体上,要变“专业对口”为“专业适应”,打破员工岗位固定化和单一专长化模式,适时调换员工工作岗位和地点,使员工做到一专多能或全能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总体上的系统性。即在认真分析、准确把握,搞好企业的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力和资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四是手段上的多样性。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培训渠道,广泛运用先进的培训手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5 片面评价与科学评价

只有准确地评价人才,才能合理使用人才。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煤矿在人才评价上出现了定性多定量少、过分看重资历甚至关系、重才轻德等误区。因此,我们在人才评价上应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力求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一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二者是辨证关系。重德轻才,容易导致有德无才的人员占据企业重要岗位;重才轻德,容易导致“歪才”、“怪才”的产生。这两种情况都会给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人才评价中,一定要真正把握德才兼备的内涵,防止单方面强调德或才的误区。二是重资历不唯资历。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和实践经历是成正比的。评价人才、选拔人才,必然有文化标准和经历标准,但不能绝对化,否则将埋没一些特殊人才。三是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价指标上,一定性的同时尽可能量化,建立健全科学的员工评价体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为原则,按照政治素质、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设置评价要素,使员工评价主体趋向多元化,评价程序更加规范化,评价结果运用更加科学化;参与范围上,在听取领导意见的同时尽可能扩大群众参与面;评价重点,在把握人才一贯表现的同时尽可能考察人才的业绩,最终用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效果检验人才的素质和贡献

6 两极分化与按劳分配

在大多数人尚在以劳动谋生的时代,分配问题是企业员工非常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鼓励其它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人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知识、智力的贡献。但这种贡献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定量分析。因此人们通常重视体力劳动的贡献,忽视脑力劳动的价值或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含量。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了评价上的误区,造成了煤矿工资分配严重向一线体力劳动强的岗位上倾斜,造成一线与地面工资水平上的两极分化,严重挫伤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才的积极性,很难对人才起到激励作用。因此,要注意物化脑力劳动,充分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绩效中知识、技术和管理的贡献值,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敢于向优秀人才倾斜,以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探索实行符合各类人才需求的薪酬分配方式,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为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用合理适当的收入分配制度激励人才、吸引人才,使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以专业技术岗位薪酬调整为试点,逐步推行宽带薪酬;探索实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

作者简介:

李治龙,男,2004年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人才规划招聘室主管、政工师。

上一篇:灌阳县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保存、研究开发和利... 下一篇: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