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出矸系统优化设计与研究

时间:2022-06-16 04:18:46

矿井出矸系统优化设计与研究

【摘 要】在矿井的生产系统中,运输系统对整个生产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经济和地质条件的限制,许多煤矿的井下运输系统存在不完善的设计之处,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现场施工安全隐患。因此对于某些巷道的布局设计,需要进一步进行巷道运输系统优化,以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益。本文针对此类设计巷道,充分考虑巷道出矸系统的优化设计原则,以提高出矸速度和岩巷单进水平。

【关键词】运输系统;布局设计;出矸系统;单进水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矿生产效能的提升越来越快。井下各个开拓、掘进工作面采掘产生的矸石和煤炭,经过井下运输设备由工作面运输到井底车场,再使用提升设备提升至地面矸石仓。工作面产生的矸石如果不能及时的运送出来,会严重地碍工作面迎头进尺,因此矿井对运输系统的改造优化工作更加显得重要,本文以某矿皮带运输机大巷的出矸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矿井的运输系统优化方面提出设计和研究改造。

1 概述

该皮带运输机大巷为某矿-815~-920m东翼胶带机斜巷,设计长度为1087m,巷道为西至南煤仓,东至采区煤仓(6煤胶带机上山),巷道穿过6煤、断层、11-2煤。由于迎头工作面施工断面大,净宽×净高=5400×4100mm,支护为锚网喷支护,因而产生的矸石量大,出矸系统较难,影响施工进度。且该工作面为煤矿的急需工作面,矿井生产进程中为加快该工作面进尺速度,首先必须要解决出矸难的问题。

2 设计方案

在进行工作面设计时,充分考虑该工作面区域内原有巷道的布置情况,按照“技术经济一体化”的原则,针对-815~-920m东翼胶带机斜巷与-923m东翼轨道大巷的布置提出了两套方案。其中方案一为原设计出矸系统,方案二为优化设计的出矸系统。

方案一:在-923m西翼轨道大巷内施工一条出矸联巷至-815~920m胶带机斜巷下方,然后从胶带机斜巷向出矸联巷施工一个回风立眼用于回风,再施工一个出矸立眼,用于从-815~920m胶带机大巷皮带机溜矸至出矸立眼内,在-923m东翼轨道大巷联巷拨门位置安设一台耙矸机出矸,出矸联巷可作为一个矸石仓,用于储存2~3个放炮循环的矸石,缓存无车皮时,迎头正常进尺。出矸系统见图1。方案一的出矸系统具体运输线路为工作面(矸石)―>耙矸机―>皮带机(1部皮带)―>出矸立眼―>-923m东翼轨道大巷出矸联巷(矸石仓)―>耙矸机―>装车―>二副井。

方案二:在-815~920m胶带机斜巷施工联巷安装一部皮带、-815~920m东翼胶带机斜巷安装2部皮带,用于将工作面矸石运送至-908m东翼回风大巷,大巷内采用5T电机车将矸子拉到-923m东翼轨道大巷第一回风联巷上口,再用55KW绞车打运至-923m东翼轨道大巷,最后用电机车拉到二副井。方案二出矸系统具体运输线路为工作面(矸石)―>耙矸机―>皮带机(2部)―>-908m东翼回风大巷(电机车拉矸石车)―>-923m东翼轨道大巷出矸联巷(55KW绞车斜巷打运)―>-923m东翼轨道大巷(电机车拉矸)―>二副井。

3 方案比较与经济效益分析

3.1 工程量

方案一中施工出矸联巷26m,1个立眼硐室3m,1个14m深的回风立眼,1个出矸立眼;方案二中不需要多施工巷道和硐室;经过比较,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巷道工程量26m,两个14m深的立眼,一个3m深的硐室;方案二优。

3.2 工期

施工出矸联巷不影响-815~920m胶带机斜巷施工进度,巷道施工西段到立眼后停头施工立眼,施工进尺队伍施工东段,不影响巷道进尺度。

3.3 经济成本管理

方案一多施工57m巷道,巷道断面3600×3300mm,单价每米3490元,19.890285万元;人力成本:上口开皮带机司机1人、工作面耙矸机司机1人,出矸联巷耙矸机司机1人,电机车2人;整个系统运行共使用5人,设备多使用1台耙矸机。方案二:无施工巷道,设备多使用1台皮带机、55KW绞车一台;人力成本:耙矸机司机1人,皮带机司机2人,电机车司机-908东翼回风大巷2人、井底车场电机车2人;斜巷打运6人,共使用人数为13人,比方案一中多使用7人;按照斜巷长度1087m,平均每月80m的进尺,需进尺13.6个月,按照平均每月每人5000元工资支付工资;即多出的7人13.6个月将支付47.6万元。方案一优。

3.4 出矸难度

方案一中出矸简单、快捷,迎头矸石经-815~920m东翼胶带机斜巷皮带进入出矸立眼到-923m东翼轨道大巷出矸联巷矸石仓;再经耙矸机装车,最后经电机车运送至二副井到地面;方案二中迎头矸石经-815~920m东翼胶带机斜巷皮带、施工联巷皮带到-908m东翼回风大巷装车后,经电机车拉到-923m东翼轨道大巷第一回风联巷上口,经绞车打运至斜巷下口后,电机车拉到二副井,然后到地面,路线复杂,斜巷打运隐患较大,斜巷上下打运速度较慢。经过比较,方案一出矸简单、快捷,安全隐患较小,出矸联巷作为矸石仓,能有效储存3个循环的矸石,在无车皮的情况下,保证迎头正常进尺;方案二中出矸系统复杂,多一个斜巷打运,上下打运车皮及重车,具有较大安全隐患;出矸缓慢,斜巷打运过程中,需警戒,导致-923m东翼轨道大巷电机车无法通过,影响另一个工作面的出矸。经过比较,方案一具有隐患较小,出矸快捷。

4 结语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矿井运输系统是其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运输系统效能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益,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产量,就必须对现有的矿井运输系统进行优化,借此来使其各方面性能达到最优,这不仅有利于保障煤炭产量,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煤矿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以上对两种方案的对比,选取方案一作为最终出矸系统设计。优化出矸系统后,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减少电力能源的使用,减小现场施工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出矸率,提高进尺速度,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进尺。该出矸系统经过优化后,解决了该工作面出矸难,出矸慢的问题,减少了一部皮带机及一台55KW绞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电力的使用,节省了人力成本,减少现场施工安全隐患,提高出矸速度,提高岩巷单进水平。对于类似该巷道布局的设计巷道,可充分考虑该出矸系统的优化设计,提高出矸速度和岩巷单进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华杰.浅析矿井机电运输系统的复杂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2]赵业建,王家寨.煤矿提升、运输设备防护装置及安全运行保障方法的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9(1).

[3]王富平.矿井运输系统优化浅析[J].工程技术,2011(23).

[4]赵惠水.矿井的辅助运输系统从设计的角度分析矿井辅助运输问题[C].中国煤炭学会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机械化研讨会,2008(10).

[5]王荣国.矿井运输系统优化浅析[J].民营科技,2013(1).

上一篇:刍议火电厂中汽轮机设备安全检修及相关解决措... 下一篇:基于矿山电力供电系统的新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