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产电影海报的视觉欣赏和创意设计

时间:2022-09-06 01:25:54

浅析国产电影海报的视觉欣赏和创意设计

[摘 要] 在影片宣传与上映之时,电影海报起到了传递信息和宣传电影的作用,仿佛是一张名片,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幅优秀的电影海报不仅能招揽观众,还能使其对电影作品产生美好的印象。一部成功的电影,海报的媒介作用功不可没,它集视觉艺术与图形艺术于一身,凭借一张静止的图片,展现出电影的情节气氛和主题基调,让人在一瞥之间,印象深刻,有观看影片的冲动。因此,电影海报凭借其所拥有的感官视觉效应和创意的设计效应,带来了无限的商业效应,其魅力是无可估量的。

[关键词] 电影海报;视觉欣赏;创意设计

电影海报,可以称为电影宣传画,张贴在公共场所,旨在宣传电影内容,为影片做推介。虽然只是一张图片,却能够在方寸之间,反映出影片所透射出的内涵与精髓,勾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它因为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年代的流行趋势,通过形象、构图、色彩、光线等因素,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所呈现给观众的,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及号召力的画面,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早期的国产电影没有太多宣传的途径,全靠海报的张贴和推广。富有张力、对比强烈、充满故事的海报,让人一见就有掏钱买票的欲望,能为影片的票房收入赚足了保证。如今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固然媒体前期的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一张制作精良、画感细腻丰富的电影海报,也有着推波助澜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全世界每年都出品着大量的电影,让人难以有时间选择应该看哪部电影。一张电影海报,信息涵盖得非常丰富全面,不失为满足视觉感官、欣赏艺术的最佳选择。

一、匠心独具,彰显个性立意

电影海报与电影是密切关联的,它运用独有的画面效应描述和传递着影片的信息与内容,并在潜意识里,通过色调与人物表情,暗示影片所蕴含的主旋律和节奏。如果不通过介绍,没有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的宣传,仅凭着一张海报,我们就可以大致地判断出这是一部喜剧还是悲剧,是感情戏还是惊悚片。

为了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独具匠心构建优质画面,制作方也是煞费苦心。很多影片不止是拥有一张海报,制作方经过烘托渲染,会精心制作出多款海报,力求在视觉上产生悬念,紧紧抓住观众眼球,同部电影的每一张海报,都做足了声势。

例如根据中国古典故事改编的电影《赵氏孤儿》,终于在千呼万唤始出来中浮出水面,导演陈凯歌可谓是“三年磨一剑”,几款海报的设计一推出,就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睛,热议不断。第一款以襁褓中的婴儿为主题的海报,神秘感十分强烈,让人浮想联翩。海报的风格虽然简洁,但同时却包含着非常多的信息:画面中一个婴儿包在红色襁褓里被弃于地,安静地躺着;旁边站着一位仪态雍容的贵妇人,右手握着剑鞘,看不见脸,唯见一袭白衣长裙下,喷溅上点点斑斑的红色血迹。不远处,一把利剑被扔在地上,不晓得是不是贵妇人的剑。剑与人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期间又有怎样的矛盾和玄机,都让人万分好奇。整张海报在强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中,充满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和紧张感,让人对婴儿的身世及命运和贵妇的表情充满猜想,情不自禁地好奇和担忧起来。更远处的一排箭形栅栏,在灰暗中闪烁着清冷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这张海报画面色调昏暗,血红的几个大字《赵氏孤儿》,乍一见有些毛骨悚然,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故事的结果,可还是惊叹设计者的创意,确实是独具匠心,让人眼前一亮。

《赵氏孤儿》开拍之时,很多人就习惯性地认为这就是一部翻新的古装大片、古典悲情剧。但是从海报的整体来看,展现了不少惊悚、悬疑等氛围的商业元素,超越了以往人们的寻常思维。在其中的一款海报上,脸带刀伤的黄晓明,弯手抓向胸口,倒在地上。旁边胸口插着刀的范冰冰,亦是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之中,并且朝黄晓明艰难地伸出手臂。两个人表情离奇,仿佛有着什么纠葛,充满让人心神不安的诡异,激发了观者的好奇心。这些充满了悬疑气场的海报,凝聚着制作者对人生价值思考,在色调、布局等方面花费心思,一度让观众产生浓厚的兴趣,猜测并期待着影片带来的震撼与惊喜。而制作方也说,《赵氏孤儿》不同阶段的主题海报,也在投放上注意场合,让神秘感坚持到最后,真正体现电影所具有的不可预测性。

二、电影海报透射出的时尚信息

现在人们在关注电影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流行与时尚的讯息。如果一部电影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能够带给大众愉悦与震撼,那么过不了多久,一些细节就会被人格外地关注,变得流行起来。电影海报的直观性和永恒性,也为收藏者所利用,敏感的人能从电影海报中,窥探到流行的趋势。

从《杜拉拉升职记》里一众时尚男女打着职场的旗号,把办公室当做舞台开始时尚秀,让我们不禁对着电影海报品头论足起来。信心满满、气质出众的徐静蕾身穿红衣,手拿文件,一副凌厉的职场女性装扮,当仁不让地站在最前面。同样是剧中关键人物的莫文蔚、黄立行等人作为陪衬,或干练或妩媚,个个英姿飒爽,气势不凡。对于女观众来说,其时尚信息可能比故事情节还要吸引她们的眼球。因为大家印象中的传统职场精英,在服饰上无非黑、白、灰色等选择居多,而《杜拉拉升职记》里所展现的时尚元素,的确能让观众耳目一新,甚至眼花缭乱。据造型师说,女人最性感的地方就是腰,所以买了很多的腰带来做搭配,一些小饰品的摆设以及位置,也都恰到好处,既不乍眼,又合乎身份,整幅海报所透射出的时尚与流行,充分显露出了主人公的品性与气势,令观众赏心悦目,不少人都是冲着养眼的海报去看这部影片的。

三、电影海报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

一幅风格鲜明独特、具有吸引力的电影海报能够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满足,观众能从海报中看到电影的格调与性情,还能够引发无穷的遐想,这正是电影海报的魅力所在。一部出色的电影海报可以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甚至浓缩了电影内容所展现的某种文化内涵。

随着电影产业的繁荣与兴盛,电影海报的收藏和欣赏也逐步升温,尤其一些艺术价值高、存世量少的电影海报,价格更是一路攀升。翻看这些海报,其中的艺术感染力和流行元素,充分展示着一个时代的特性。面对着一幅幅图形美观、视觉冲击性强的海报,有的婉约伤感,有的振奋昂扬,有的悬念迭起,有的寓意深刻,不禁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份精神大餐,忍不住要去品读它、观赏它。

有着“诗电影”之称的《山楂树之恋》,其海报就将唯美的纯真年代定格在亦诗亦幻的画面上,以往张艺谋的电影颜色很饱满,戏剧冲突也很强烈,但《山楂树之恋》的颜色单调得就像是一部黑白影片。可是仔细观察海报,却能够捕捉到制作者费劲心思的设计和充满美感的瞬间。男女主角在静谧的阳光下,开心而又纯情地微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心灵的富足与情感的丰沛,因为年代的简约和保守令我们深情而含蓄。由此我们也能够读懂这部影片所倡导的旋律以及充满着对爱和未来的憧憬。

顾长卫在2005年拍摄的处女作《孔雀》,也以唯美著称。这幅海报以麦田为背景,整篇作品画面选取纯度较低的灰绿色为基调,呈现出略带感伤的怀旧情绪,天空上飘着一个白色的巨型降落伞,右下方的少女推着自行车,出神地望着远方天空。女主角凝视远方天空的默默神态以及象征着个人梦想的白色降落伞……这些设计元素与影片的主题意义相得益彰,观后令人无限回味8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历史风貌,不失为一种文化怀旧的经典性回归。

四、创意的设计是电影海报的灵魂

曾经有制作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在国外,设计一部大片的电影海报需要十几万美元,其中包括租摄影棚、请化妆师、舞美、道具等,且海报制作流程的严谨程度不亚于重新拍摄一部电影。但是目前的中国海报设计还停留在照片拼凑的初级阶段,电影海报是摄影师在现场抓拍制作而成,因为照相机和摄像机对光的要求很不一样,表现出的质感也不相同,制作水准尚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创意来进行弥补。

要让一张海报展现出电影的精华,吸引观众掏钱买票,创意无疑是其生命。一部好的作品,创意是关键。有了好的创意,即便是一张普通的白纸,通过设计,也会变得富含深意,与众不同。电影海报也不例外。为了能吸引观者的眼球,制作方不惜花费巨金,请来优秀的制作团队,量身定做,为电影制作海报。一个好的创意,凝聚了设计师的智慧和思想,决定着海报自身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它能够带动电影票房,能够吸引观众,能够让观众感觉到“表里如一”的货真价实感。反之如果电影海报粗制滥造,应付观众,即便是它的内容有多么精彩,恐怕也提不起让人观看的兴趣和欲望。

一张好的海报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要通过设计,体现艺术的整体性,传达出所应展现的气质,准确找到受众的口味,符合观众的审美观念,突出主题,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要抓住灵魂的东西,通过细腻的处理方式,设计出具有创意的电影海报。

相信看过电影《艺伎回忆录》海报的观众,无不被设计者的诡异气氛所迷惑,整幅画面都被一张女人的脸庞占据着。苍白惨淡的面容,将红艳的嘴唇映衬得分外显眼,再往上看,是一双蓝绿相间几乎透明的眼睛。这样一幅简单的画面,却能够深深地揪住观者的心,想要深挖这个女人凄楚与伤感的内心世界。无疑,这张海报的创意点就是设计者对画中人脸的处理上,通过平面化,摒弃了人脸应有的棱角,仿佛是一张戴着面具的假脸。这一处理也使得这个女人的身份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就是那些沦落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为了生活,只能违心地活着。在她那毫无表情的脸上,一切的酸楚与沧桑都只能通过眼睛流露出来,那眼神是多么的哀伤和忧郁,有对当下无助的伤心还有对未来安逸的渴望。整幅海报绝妙地传达出了一种落寞寂寥的情愫,虽然简约但却不简单,让人看过之后过目难忘。

徐克是视觉大师,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高耸壮观的通天浮屠、富丽繁荣的唐帝国都城以及阴森森的地下鬼市都给观众带来了极其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这些天才般的设计也无不流露出他天马行空的才华和独到的创意理念。本片的国际版海报也同样充满想象力:在阴森恐怖的鬼市中,狄仁杰手持亢龙锏一人站立于船上,他所在的位置也是画面上惟一的光源所在,凸显出狄仁杰这一形象的正气和英勇。画面前方神秘异兽雕塑和通天浮屠的剪影衬托出电影悬疑气氛的同时也暗示了一场惊天阴谋,整幅海报气氛紧张,有着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在暗示出电影重要情节关系的同时,也在吸引着观众的心。

国产电影海报经过百年历程,创意设计不断推陈出新,彰显时代风潮,并具有东方本色。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影海报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视觉文化与设计门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影视制作者们也加深了理念,海报的设计也越来越具有观赏性,传达视觉信息,吸引观者视线,为国人奉献上一部部优秀的视觉大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升华本土精髓,再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才能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制造出更加经典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马菁.探议电影海报中的视觉要素[J].电影文学,2009(13).

[2] 宋炳旭.浅谈现代电影海报的构成要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

[3] 尹鸿,唐建英.冯小刚与电影商业美学[J].当代电影,2006(06).

[4] 陆绍阳.非诚勿扰――商业逻辑下的文本移植[J].电影艺术,2009(02).

[作者简介] 张荣美(1976― ),女,山东诸城人,滨州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装潢设计。

上一篇:《当幸福来敲门》和美国隐蔽文化 下一篇:论电影与平面设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