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初:用传统颠覆时尚

时间:2022-09-06 12:34:22

孙初:用传统颠覆时尚

如果说,古典与时尚的交错成为时下的一种流行,那么孙初则在无意间站在了潮流的风口浪尖上。

他的设计作品总会第一时间抓住你的视线。就像《VISION-青年视觉》的封面:绚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迷幻的眼神,以及由此种种勾画出的前卫,个性、神秘的意象。但2008年11月,他又摇身一变,以国画家的身份在北京举办了名为“尚・古的个人水墨画展。他的作品让人瞠目:原来这个年轻人不是”玩票,而是钻进传统里面多年,根基扎实的国画家。

如同摇滚与京剧,看似水火不容的两种艺术,在他身上巧妙地融合。这种融合,使孙初在艺术圈成为一个独特的个案,许多艺术评论家,媒体对他感兴趣,想要一探究竟。

“常常有记者问我,你是不是分裂呀?”孙初笑着说。他的回答是:“一点也不分裂。那是一种自然的转换,甚至是一种互补,为什么两者不能并存呢?”

但是,从他身上,还是能够看到多元文化交织出来的矛盾气质。一方面,他深深地陶醉于传统国画艺术的空灵和禅意中,“当欣赏一幅传世作品的时候,我可以和古人对话”,另一方面,他又是不折不扣的时尚中人,留“爆炸”式的长发、穿剪破洞的牛仔裤,走在欧洲街头,每每引起女孩子的尖叫声。或许,艺术和生活一样复杂而说不清的,才是有味道的。

对于孙初来说,走上艺术之路是一种冥冥中的必然。出生在孔孟之乡的他,虽然不是艺术世家,但却在艺术氛围的浸染下长大,用他自己的话说,“周围的邻居都是画家”。孙初和他的玩伴们结社,饮酒,吟诗,作画,沉浸在艺术带来的单纯的快乐中。

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他辗转多方,拜师学艺,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国画艺术。但是,现实也迫使他开始思索,开始取舍。

“画画这条路很苦。国内的国画市场不是很健全,总是以你的年龄,你是不是教授来衡量你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一看你这么年轻,就觉得肯定不行。我不想靠卖画混口饭吃,虽然很多人在北京就是这么活着,但我觉得那是不对的,用艺术来谋生,很不纯粹,对它很不尊重。我觉得画画是很高洁的事情,像雪一样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要把它放在内心里面去保护。或许正是这种对纯粹的追求,让孙初的画中呈现出一种清高和孤傲。苍冷的石头,一片叶子都没有的竹子,孤零零的乌。“我想用这种荒寒与清冷去反馈当下环境给人的无奈,和艺术家内心的孤独。”

为了谋生,孙初开始学习设计。在这个行业的成绩,他归结为“天赋”,“可能就是一种悟性吧,不用很费力,老师一讲,我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就这样,虽然“没有完整的看完一本关于设计的书”,他却一步步从中央美院设计专业的进修生,到美国 家广告公司的美术指导,再到如今担任知名时尚杂志《VlSION-青年视觉》的设计总监。国内许多知名品牌的Iogo都是出自他手,就连著名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logo,也是由他设计完成的

在设计工作之余,孙初仍然在探索他的国画艺术。每每寻求一种艺术的突破让他很痛苦,“大热天的连羽绒服都穿上了,还浑身发抖”。但是当一幅好作品出现时,那种愉悦,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设计与国画,用孙初自己的话说,一个是谋生的手段,一个是爱好。可是如今,工作让他乐在其中,充满激情,而爱好呢,却成了他毕生追求的事业二者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做有责任感的设计师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你的设计灵感都从哪里来7

孙初(以下简称孙) 多数是从生活中发现。我经常到处跑,去找灵感。比如2007年我们的杂志封面用“星”这个元素贯穿12期。我想了很多创意,每一期都很累,但是也很愉悦。其中一期受到在冰岛看到的自然环境的启发,我想要用画面讲述一个故事:当你来到一个遥远陌生的星球上,却发现不知是什么生物留下的生命痕迹。我当时很激动,去外面买来泥和工具,做成一颗泥塑的星。我们挖一个坑,铺上雪,把泥塑的星星放在上面拍照。当时很多人看了以后真的以为我是在冰岛拍的。

为了配合春节,那一期我找人手里拿着冷烟火,一边跑一边划星星的图案。拍出来后,背景是黑的,只看到烟火划出的星星非常美。我也曾经拍东方明珠,塔尖是一个大乌贼,呈现出星星的形状。用乌贼的张牙舞爪,来暗喻上海是一个可以兴风作浪的花花世界(笑)。为了做这个专题,我积攒了很多关于星的图案。看到酒吧的雕塑有个星星,我赶紧拍下来。我还特地跑回老家,看看小时候墙上斑驳的标语和红五角星还在不在,就这样积攒了很多。我曾经得出一个结论,创意不是靠大脑而是靠腿(笑)。

青:你认为什么样的设计作品是最好的?

孙:有文化内涵的。当然,如果你玩形式玩到极致了,也是很高级的。但纯粹的形式,终究是无趣的,没有味道的,可以品的东西很少。好的设计应该是形式和文化的统一,它可以很酷很现代,但是也要有文化的积淀在。

青:在你看来,一个好的设计师必备的条件是什么?

孙:设计师最重要的是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我觉得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这里的楼又盖起来,这棵树慢慢在长高,这些微妙的变化对我来说都是惊喜。看到一棵植物的形态很美,我会很愉悦,看到不好看的建筑物,我也会很伤心。我觉得不成熟没有关系,设计师始终要有一种童真。

青:对你来说,设计是商业还是艺术?

孙:我曾经觉得设计就是艺术,也一度觉得很痛苦。后来才认识到,设计首先是商业,然后才是艺术,心理上转换过来后就好一点了。做设计,你首先要考虑客户,考虑市场,然后再考虑艺术的部分。但我不会为了赚钱,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来设计,做出我自己不认同的作品,设计师始终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青:你认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

孙:提升社会的审美取向和审美高度,告诉人什么是美,一个作品不成熟不成功,就不要把它拿出来。我设计一个海报,一个包,都是流动的载体,它传播的应该是一种美,如果很难看,那是一种污染。

青:你认为设计师的审美和大众的审美是一致的吗?

孙:我相信大家对美的东西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就像人们看到山楂就会流口水样。设计师的审美应该是比大众超前的,但我相信好的东西一定会推广开。就像苹果电脑,它就是一种创新精神的象征,用它的人,也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如果一味的迎合大众而不是引导大众,不敢去创新,那就不会有苹果电脑了。

古到极致就是新

青:你认为国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孙:应该说是一种禅意。那种空灵,静寂的感觉。这也是很多画家追求了一辈子还没有达到的境界。国画首先是赏心,其次才是悦目,你看就那么寥寥几笔,但是有一种哲学思想蕴含其中。因为那是画家情绪的流露,通过作品,观者与画家达到一种心灵的沟通。中国的山水画,讲究“可游,可居,可览”,可以把人带进来,在画中穿梭。对于古代的士大夫来说,中国画中的世界是他们向往的心灵归宿,在尘世的生活之外,渴望一种诗意的栖居。

青:有人说,中国的传统艺术正逐渐失去生命力,你怎么看?

孙:我觉得我们要有这种自信,我们的传统艺术是非常美的。你不能觉得它过时,它老土,其实它非常酷!

青:你如何平衡设计与国画之间的关系?

孙:我觉得两者之间融合得很好,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转换。当某件事情做久了,你的灵感会匮乏,思路也会变得很木讷。这时候就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有的人去喝酒,找人聊天,这样去释放。我可能会变一种方式,我去画国画,这就是换一种思路,换个空间。在两个频道之间切换,是一种感情的释放,也是种放松。

青:你的国画艺术和设计工作之间,是否会互相影响?

孙:会。比如说做设计的时候,我有时候会用一些中国元素,比如有一期封面,我用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用水墨画的方式来呈现,封面上的字是用明代碑刻的古宋体字,但构成上很时尚。我常常说,古到极致就是新。古老的元素,当你用新的构成方式去结合,它可以显得很时尚。而画国画的时候,我可以用一种设计的思路去表达。虽然我的笔墨很传统,但是我会用一些现代的构图和形式感。

青:什么是纯粹的传统和有现代感的传统,有可以把握的界限吗?

孙:这个说不清。同样这些元素,另外一个人去排,可能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设计是很个人化的东西,很难用量化的东西去记录,但最基本的东西是要美。要让人知道你在表达什么,让人慢慢去读。

青:对于国画的创新,你怎么看?

孙:新应该是藏到里面去的,不应该是流于表面的。你用宣纸和国画颜料画个现代人,或者现代的建筑,那就是创新了吗?我不这么认为。我也不觉得用国画嫁接一些西方艺术,或者用电脑PS一下,就是创新。真正的创新和突破还是要靠艺术家的激情,瞬间流露的东西。当然你可以尝试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颜料比如尝试用丙烯颜料增加作品的表现力,补充墨色,形成一种微妙的变化,但是你不能失去国画的那种空灵和禅意,如果失去了这些,那就不是中国画了。

青:你认为你的路对其他画家来说是可以模仿或者复制的吗?

孙;很难说复制。只能是一种启发吧。

青:你更希望成为一名成功的设计师还是国画家?

孙:现在很难取舍,如果经济状况允许,我有很大的一间画室,那么我在里面专心画画,几个月不出来都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设计的工作我也很喜欢,很有激情,我也不想放弃。

青:对于未来你有什么规划?

孙:我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对我来说,每一天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够了。

上一篇:夏阳:我与马球不得不说的故事 下一篇:柏邦妮:我的现实版《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