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对外汉语教师入职期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06 12:24:57

中学对外汉语教师入职期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本文对一位入职1年的中学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进行了个案研究,着重探讨、分析了该教师运用反思策略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为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师师资教育与培训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案例。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入职期 专业发展 策略

入职期在中学从事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完善专业结构以尽快适应工作需要,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现有研究对此鲜有涉及,特别是结合实际的个案研究几乎为空白。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需要,本文尝试通过探索入职期中学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为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师师资教育与培训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案例。

一、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Y(化名)所在的学校是江苏省比较有影响力的重点中学,历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2006年起该校开始招收外国学生就读,2007年被国家汉办确定为首批“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侨办确定为“江苏省华文基地学校”。

Y教师毕业于重点师范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习期间有长期班教经历。面对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Y愿意接受挑战,但也有一些担忧。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本文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对教师个人自述、教学反思日记、学生评价、公开课录像等资料。本文的结论来源于对上述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处理。

(四)研究问题

本文的研究叙事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入职期汉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策略。(2)研究对象运用反思策略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

二、结果与分析

(一)入职期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Y所在的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专门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营”。在青年教师成长营的指导下,Y采取的发展策略有(个人陈述1):

1.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明确了专业发展目标,加上学校专门组织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更是提高了所制订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撰写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不单单只是记录对教学的再思考,撰写过程中有时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自查的过程可以拓展和重新构建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3.录制视频公开课。录制视频公开课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完整地记录了教学过程,不仅可以通过反复播放对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而且可以向同事和专家寻求意见和建议。

4.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的培训和讲座。Y在日记中写道:这些主讲人大多数有着非常丰富的一线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虽然他们讲的内容往往与汉语教学毫无关系,但是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发。(个人日记3)

(二)贯穿始终的“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er,1989)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或者是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满足于经验而不是对经验的反思,那么即使他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那也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

Y所在学校要求每位从教1—2年的教师每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内容和形式不限,且要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上。刚开始“教学反思”对Y来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坦白地说,从大学到研究生我对‘写教学反思’知之甚少。”(个人陈述2)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加上Y此间阅读了大量中学外语教学的反思资料,她逐步对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反思的概念、内容、作用有了清晰的认识,养成了每节课课后花5—10分钟做教学日记,然后每周根据这些教学日记选取典型认真撰写每周的反思报告的习惯。

Y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剖析教学内容。(2)教学目的及完成情况。(3)详述教学过程。(4)最有效环节。(5)效果不好的环节。(6)突发事件的处理。(7)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如何设计课堂。(8)其他值得讨论的事情。(教学反思13)

教学反思对Y教学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她的汉语教学工作最终得到了外国学生的认可:

Y老师非常好,教我们的时候她有很多技术有很多办法,她对我们太好了,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跟她聊一聊。我们的老师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泰国学生 陈梦婷)

……最后我要说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们特别是我们的Y老师。她真的很辛苦很努力。她每天准备我们下一天的课,每天教育我们、帮我们学好汉语。她是最棒的老师。有的时候我们对Y老师的感谢未能表达出来,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很感激她教我们汉语。我不会忘记Y老师的课还有Y老师的人。(美国学生 Jeremiah)

在这之后,Y没有停止脚步,而是继续关注与教学反思相关的研究动态。“一次阅读中,我发现目前较为适合学校特点的科研方式——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竟然都与教学反思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人陈述2)

从Y的叙述中可以看她以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轨迹:从被动到主动,边行动边摸索边提高。学校最初的强制要求使得处于入职期的她基于“生存”的需要被动地完成任务;网上反思的形式又让她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反思质量。如果学校只是提议而没有强制要求,新教师的反思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最终只是流于形式。Y的反思最终设定在了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反思上,形成了框架并有自己的特色。这一过程中她的专业发展意识得到增强:并通过阅读发现了反思与科研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陆秀芬.关于推行反思性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顾佩娅.优秀外语教师成长案例研究[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上一篇:创设悬念 巧妙导入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