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艺术元素初探

时间:2022-09-05 05:49:00

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艺术元素初探

【摘要】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抽象的,不如语文、科学等课程吸引人,因此,一些学生会感觉数学课堂很枯燥,很乏味。新课标推行以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课堂上真正的主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目标就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我们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艺术元素,增强教学课堂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数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艺术

一、课堂组织方式的艺术性探究

学生和教师是初中数学课堂的两大主体,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对教学课堂要进行精心策划,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进行科学的引导,教学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采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方式让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填野式”教学,可定是不能够适应当今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要融入艺术元素,提高课堂组织方式的艺术性。比如: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基本解法以后,我们就要进行必要的练习。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习题课上,教师会在黑板上给出几道习题,然后随机抽几名学生来完成,然后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接下来就是学生自己练习。但是,我是这样安排习题课的,让每个学生根据学过的基本概念列出几道习题,然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换完成后再换过来相互批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总结。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教师教学语言要富含艺术元素

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们更喜欢说话比较风趣、含蓄的老师,教师的语言艺术与其受欢迎程度有很大关系。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要从自身语言的组织上下功夫,尽量在能够清楚表达主旨内容的前提下,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同时,要根据所表述内容的重要性,注意语音轻重的变化。尤其是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生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强,尤其是在目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孩子的自尊心就更强了,如果我们非常直接地批评他们,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进而会影响到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提问了4名学生在黑板上求解几道习题,结果竟然有2个学生都做错了,在那么多老师和学生面前,不但学生本人感觉没有面子,我也感觉很不好意思。做错题的两位学生回到座位上以后,面红耳赤,我真是不能在批评他们了,害怕伤害到他们。我发现这两个同学虽然没有正确求解,但是,一个学生的字迹很好,一个同学求解时的做题格式很美观,我就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表扬了他们,我才用的是这样的语言:虽然某某同学的结果不正确,但是在某某方面表现的很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两个学生没有因为那天的表现而抵触我或者数学学科,反而学习的尽头很足,增进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我们在手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我们教材上的内容,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专家们反复研究的,甚至是一些注释或者小括号中的内容,尤其是定义中的语言不但要严谨、准确,还要精炼。例如:“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其中的“有且只有”,不但强调了存在,而且强调了其唯一性,仅四个字就把直线的这一特性准确地表述出来了。

三、要注重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

复习提问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对我们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旧知识学习效果的双重检验,也是为我们进行新课程的重要铺垫。因此,我们要重视备课,也要重视复习提问。在复习提问时,要讲究艺术,不仅要注意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个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提问。例如:我们刚学过正负数的概念,在提问的时候,学生就会严格依照教材上的定义进行回答,但是,如果我们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实际的例子,说明一组正负数的含义,他们就会在复习教材上正负数概念的同时,为将要学习的正负数运算奠定基础。如果我们学过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就应该在复习的时候,根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列出图标,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整体知识结构,以及目前所学内容在整个结构中的位置。我们在复习两圆位置关系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复习。通过列表格,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圆相交、相切、内含、外离等。

四、新课引入要讲究艺术

新课程的引入非常重要,是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入门阶段,在这个阶段最能体现“温故知新”这个道理,如果引入的好,就可以很自然地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同时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并且,要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比如在引入“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引入:第一步:教师:同学们,请听一听你们读幼儿园时常唱的儿歌,会唱的同学一起唱!第二步: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唱着唱着,同学们唱乱套了,笑做一团,大家不知青蛙多少只眼睛,多少腿了。第三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n只青蛙有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吗?学生答:n只青蛙有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第四步:引入正题:同学们,你们看,用含字母n的式子表示青蛙的嘴、眼睛和腿的数量多方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熟悉的儿歌为情景,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数学本身就充满了艺术,包括数学的表现形式、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数学语言,我们如果仔细感受的话,就会发现数学给我们带了美学方面的享受,但是,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如果不采用艺术的手段,就很难将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学生,甚至会让学生失去感受数学美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课堂的组织、自身语言艺术、提问的艺术、课题引入的艺术等多个方面美化我们的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秀梅.数学语言的艺术性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2]郜薇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艺术素质的培养[J].教育周刊,2009,(08).

上一篇:谈谈走出“字理识字”教学的范围框架策略 下一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