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技术创新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时间:2022-09-05 03:18:38

浅谈低碳技术创新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摘要:气候变化已经成为 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不仅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认知,阐述当前我国低碳行业迅猛发展,然而低碳技术地方税收优惠的力度不足,结合我国现行地方税收政策以及发达国家对低碳技术出台的各种税收优惠,提出我国为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应针对这些领域提出完善税制的建议,创造更好的税收环境,增加更多关于低碳技术的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政策成为低碳技术有力的支撑,并为低碳技术发展提供更宽阔的空间。

关键词:低碳经济;流转税;所得税

一、我国目前关于“低碳”创新技术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不仅可以给我围未来的发展提供持续可靠的安全能源供给,同时还具有丰厚的经济收益和重要的社会意义。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创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其中,税收政策优惠的实施,对于低碳创新技术的逐步推广,以及促进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当今关于低碳技术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在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上还未提出关于“低碳”的任何表述,但是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等税种,已对节能减耗、研究开发新技术等项目,体现了一定的税收优惠。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亦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于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而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二、国外各国政府采取的低碳税收政策激励措施

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需要国家政府的扶持,经济激励政策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包括税收、补贴、价格和贷款政策等等,低碳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效离不开政府的这些激励措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其中一项非常有效的激励措施。

美国为鼓励消费者使用节能设备和购买节能建筑,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税政策,奥巴马政府选择以发展新能源作为化“危”为“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提出了新能源政策,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设立国家建筑物节能目标以实现“碳中和”或“零碳排放”。凡在IECC标准基础上技能30%以上的新建建筑,可以减免税1000美元,节能50%以上的新建筑,可以减免税2000美元。①

三、低碳税收政策设想

本文上述内容提到,当今我国的税收优惠还没有对“低碳经济”或“低碳技术”的发展有实质性的扶持,为了实现经济转型,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就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税收体制,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一)完善现行流转税制度

增加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将是未来国民消费的主要内容,其流转税征收项目主要是营业税,对这些行业实行减免税,使他们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增加消费规模,而且有利于当今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二)加强对所得税的进一步减免

在所得税上,应着重研究并尽快制定有利于防治污染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税式支出政策。在企业所得税制度中还应增加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实行加速折旧的规定。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我国境内环保事业的捐赠允许在一定限额内进行所得税前扣除。

通过所得税对资源再利用给予充分的鼓励,即对资源再利用的产品和产业给予减免或免税政策,例如对废水、废气、废渣及垃圾的再处理、再利用等给予鼓励或嘉奖,使其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对那些改进技术和工艺,改善环境所发生的费用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不仅可以让其在所得税前扣除,而且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加以扣除,以体现对资源充分利用的鼓励和补偿。

1、企业所得税方面。

建议将该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于居民企业的“低碳”税收优惠,扩大到个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甚至可以考虑给予非居民企业在我国从事与低碳有关的事业所取得的收入税收优惠。

2、个人所得税方面。现行规定对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与“低碳”技术相关业务的收入或依靠“低碳”项目取得的收入,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建议对上述收入,对从事“低碳”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实行减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依靠经营“低碳”项目取得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对其采购的专业的设备,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具体设备名单参照并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配套文件同步。

(三)建立完备的资源税立法机制

我国现行资源税仅对矿产品和盐类资源课税,征收范围过窄。资源税的开征不仅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也应起到全面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税收作用。

首先要在相关的资源税立法中确定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宗旨。

其次,应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在当前最紧迫的是把水这一重要资源纳入资源税的范围,按照水资源的全部成本价格理顺水资源的价格体系。同时,将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改为按资源开采或生产的数量计税, 尽可能减少产品的积压和损失,使国家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已纷纷采取各种行动向低碳经济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寻求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低碳行业迅猛发展,然而现行的低碳技术地方税收优惠的力度不足,相信采取上述各项完善税制改革的办法能够创造更好的税收环境,增加更多关于低碳技术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政策成为低碳技术有力的支撑,并为低碳技术发展提供更宽阔的空间。(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上海节能,2009年第4期。

[2]黄海,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导向及启示,Environmental Economy2009.11。

[3]文宗瑜,支持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财税政策――着眼于低碳经济等视角,地方财政研究,2010.01 第1期。

[4]赵晓光,许振成,王俊能,胡习邦,张修玉等,中国财政政策扶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方向分析。

[5]郭代模,杨舜娥,张安宁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财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 58期 (总第 2258期 )。

[6]杨全社,付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低碳经济财税政策支撑体系:演变、协整与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1。

[7]胡华梅,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8]《深圳特区报》,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9]人民网(北京)

注解:

①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上海节能,2009年第4期。

上一篇:浅谈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与... 下一篇:土地出让金能否纳入房地产税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