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9-05 03:14:27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以实验为基础。要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本文主要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分别从多媒体、生活化、趣味性、演示实验、课外实验以及把握时机性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化学 实验 教学 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化学教材的内容中含有很多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进行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概念以及理论知识的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可以说高中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正是因为这样,充分地利用、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省时省力的优点,在对于高中化学实验过程的控制以及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等方面,都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另外,还可以进行模拟实验,比如说有毒的实验,对于这一类实验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去做,可以利用多媒体加以辅助演示,增强实验的可观性,强化实验的效果,使学生对这类比较抽象的实验有更深的具体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比如在讲“原电池”这章内容的时候,原电池原理就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为了给学生展示学习重点,使得学生能在微观角度理解原电池形成的原理,就可以用计算机投影设备给学生展示课堂的任务,然后借助微机模仿原电池的构成,经过电子的过程和声音,和阴阳两极产生不同颜色的Zn2+离解、H+析出,显示内外电路构成的闭合回路,使学生看到原电池形成的本质,最后使学生全面了解原电池的形成过程,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化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化学知识广泛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它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时,还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贴近生活。比如新课程中安排了很多的家庭小实验,要尽可能地将这些实验内容变得生活化。这些都给了教师很好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仿照这些实验,自己设计更多的生活小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三、以趣味性启发学生

有趣味性的思考才是积极、有价值的思考。学生开始学习新内容时,可能对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却对实验有直觉感知的兴趣,喜好观察实验中鲜明有趣的现象及变化。教师要趁机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而不发,实施启发。首先,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单调的演示实验进行改革,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其次,教师可以以趣味实验代替教材中的文字叙述,以生动形象的描述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最后,教师还可以将有趣的化学知识引入到日常生活中,以趣味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合理地增强试验内容的难度,经过难度来刺激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同时,老师可以使用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比赛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措施。或者老师可以借助布置任务给学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要具有探究的意义,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兴趣。

四、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接受化学知识,为理解提供直观材料。在演示实验中,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化学实验中的主角,他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而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其中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演示实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前提是课前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确保实验成功。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成功与否。教师可根据实验类型与难度挑选学生,既可以作为对学习上有明显进步学生的奖励,也可以作为成绩欠佳而动手能力较强学生的鼓励,更可以推选优秀学生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此方法的优点是比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被鼓舞、被信任、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时,他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学得更好。事实上多数的教师演示实验都可以让学生来做,如盐溶液的酸碱性、金属与酸或碱的反应、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等。

五、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延伸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做好课堂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例如,帮助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实验与小制作。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实验提供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实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让他们发现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又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内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爱上实验。

例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当地土壤溶液的PH值、市场上所销售的含碘食盐是否含碘等等。这样将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实验活动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探究能力明显增强,为学生今后在化学方面有所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把握实验的时机性,优化课堂教学

实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时时运用、课课运用就是成功的,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与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运用,也就是要把握运用实验的时机性。

首先,运用实验导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激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导入是一堂课的初始阶段,一个巧妙而富有情趣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怀着满腔的学习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学生往往容易被奇妙、有趣而充满悬疑的实验现象所吸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的矛盾,从而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此种导入比直接讲述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运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实验可以是我们创设情境的重要方式,在提供情境素材的同时,鲜明的实验现象具有趣味性与生动性、知识性与应用性,教师要多方收集资料,不仅要掌握教材上的实验,还要善于利用课外资源整理收集相关的实验,对实验进行再创造,以实验做铺垫,利用实验留白。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行研究与教师启发指导相结合,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激活学生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震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0,(02)。

[2]李欢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01)。

[3]童葆华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及对策[J].化学教育,2010,(3)。

上一篇: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有效情境 下一篇:浅谈幼儿绘画创造表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