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咬伤伤口处理及狂犬病预防的体会

时间:2022-09-05 02:50:27

动物咬伤伤口处理及狂犬病预防的体会

【关键词】动物咬伤;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血清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2-0247-02中图分类号:R 64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2.049

动物咬伤是门诊常见疾病,而宠物、家畜等温血动物咬伤或抓伤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疾病,如狂犬病,鉴于狂犬病的100%致死率和暴露后处置的安全性,伤口的处理尤为重要,同时及早注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发生的重要环节,现就处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伤者全部来自2009年1月1日~2011年7月30日本院门诊病人,男142例,女89例,年龄1~5岁30例,6~14岁54例,15~60岁128例,60岁以上19例。致伤动物:猫31例,狗194例,鼠4例,猴1例,兔1例。伤势程度:Ⅱ期223例,Ⅲ期5例,其中缝合3例为狗咬伤。

2.处理方法

(1)彻底冲洗伤口:所有患者伤口均用3%~5%皂水或肥皂、流动水彻底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干净,若伤口较深,则须将注射器伸入伤口内进行灌注清洗,应尽可能去除动物的唾液。时间应15~30分钟为宜。

(2)伤口消毒:彻底冲洗后再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尽可能把残存的毒物去除。

(3)暴露伤口原则:伤口不宜包扎、缝合,应尽可能暴露。如果必须包扎缝合,则应将伤口彻底清洗消毒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伤口周围的皮肤可针刺,尽量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切忌用嘴吮吸伤口,以防止口腔黏膜感染。严重咬伤及伤口靠近头部的病人,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底部及周围作浸润注射。此外,需要防止细菌感染或破伤风[1]。

(4)狂犬疫苗的应用:我国现用的是地鼠肾细胞培养狂犬病因定毒的甲醛灭活疫苗,免疫方法为肌肉注射5针,即第0、3、7、14、28天各注射2 ml,如咬伤程度严重或伤处近中枢神经可加倍量注射疫苗,并在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 IU/kg)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 IU/kg),浸润咬伤底部和肌内注射。通常在进行狂犬病疫苗全程、足量预防接种7~10天应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对抗体滴度

3.处理时间伤后1小时171例,4小时28例,8小时25例,≥24小时处理的7例。肌注破伤风112例,肌注狂犬疫苗231例:其中1小时内肌注123例,1~8小时内52例,8~24小时48例,24小时以上8例。3例颜面部伤给予缝合,伤口用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底部及周围作浸润注射。15例伤势较重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所有患者都给予认真处理伤口,尽早使用免疫球蛋白或狂犬疫苗。结果门诊就诊的231例动物咬伤患者,伤口全部治愈,其中1例肌注狂犬疫苗后发热达39℃,给予对症处理后无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无并发症。经过检测,抗体阳性者220例,11例无抗体产生,并进行了加强免疫。讨论温血动物咬伤或抓伤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疾病,如狂犬病,首诊医生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尽快处理伤口和尽早使用疫苗是治疗的关键。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所致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病毒或带毒的动物(狗、猫、鼠、猴、狼、牛、马等)咬伤、抓伤或舔黏膜而感染致病。本病潜伏期为几天至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旦发病,病程进度较快,死亡率高达100%。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联合使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对被动物咬伤者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2]。狂犬病疫苗接种到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中和进入人体肌肉组织的狂犬病病毒。由于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后,病毒首先在肌肉组织中停留、增殖,继而才进入神经组织,而一旦进入神经组织后,人体产生的抗狂犬病抗体将不再起作用,因而接种狂犬病疫苗一定要及时,否则不能起到预防作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含动物异体蛋白,且能够增强局部伤口免疫力,减轻伤口感染程度,促进伤口愈合,狂犬病疫苗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使体内早出现抗狂犬病病毒抗体,全程接种后抗体阳性率也高于单纯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群[3]。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肌内注射20 IU/kg抗狂犬免疫球蛋白,若与狂犬疫苗联合使用,效果更好。在预防狂犬病过程中,疫苗可作为重要补充,生效快,使用安全可靠,不会引起变态反应[4]。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暴露后患者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天、3天、7天、14天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孕妇不应作为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对于一般患者必须给予全程足量的疫苗免疫[5]。疫苗使用如不及时或剂量不足都会影响预防效果。

总之,由于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狂犬病一旦发病无药可治,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现被动物咬伤,要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步骤。尤其是学校、幼儿园的小朋友,掌握一定狂犬病的基本常识很必要,一旦被抓伤、舔伤后能及时告诉家长并得到及时处理,更好防病。同时,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做好宠物的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把狂犬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100.

[2]吕元聪,谭春梅.狂犬病疫苗的发展现状[J].右江医学,2009,37(6):734736.

[3]邓寿平,杨科明,刘向宣,等.狂犬病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联用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4121413.

[4]沈永才,李彦.常用被动免疫制剂[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1112.

[5]王辉.狂犬病疫苗的接种[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910.

(收稿日期:2012-02-05修回日期:2012-03-16)

上一篇:改良多区域外剥内扎注射治疗混合痔826例疗效观... 下一篇:食用马铃薯引起龙葵素中毒2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