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9-05 02:49:41

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若干思考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其充分渗透到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从几个方面出发,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 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引言

创新思维,主要指在学习和处理各种问题过程中,超脱于他人的、具有独到见解的创见性思维,这是一种将基础思维和发散思维融合在一起的思维方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基础学科,长期以来的数学教学往往以知识灌输为主,并未将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置于一个重要位置,结果导致高中数学整体教学水平较为滞后。因此,必须全面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其充分渗透到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从几个角度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作出若干思考。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创新素养,奠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首先,高中数学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这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要素。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完全来自于教师的讲授,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数学教师必须突破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较长时间以来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全盘灌输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而最终造成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僵化[1]。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热情;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创造性学习气氛,给学生预留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充足时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思维教学的情境中,切实体会创新式学习带来的快乐。应积极启发学生学会自我判断,充分保护学生的创意和独到见解,树立学生强大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设创新思维的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兴趣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动力源泉,可以说兴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思维潜能。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教师应积极创设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情境,使学生达到充分挖掘自身创新思维潜能的目的。比如,在讲授“点斜式直线方程”一节内容学习时,教师可巧设如下的教学情境:有一种直线方程的表现形式为y-y■=k(x-x■),它被称为点斜式直线方程,请同学们依据所学知识内容作一下深入思考。下面再问:这个点斜式直线方程的斜率是多少?斜率取值范围是多少?假如给斜率设置一个定值,方程式的变化?教师巧妙将问题情境融入教学中,突破了过去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使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反复琢磨中获得正确的答案,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

三、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全面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灌输式地讲授课本知识内容,那么势必抑制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和有效质疑,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可采用任务教学法,将其完全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达到数学基础知识传授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双重目的。例如,在讲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内容时,教师就通过任务教学的方式,将其作为一个任务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要想得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结论,就要深入思考两个圆形的间距d和两个圆形半径R、r的关系,通过分析和思考三者间的关联,最终得出圆与圆间的位置关系:当d>R+r时,圆与圆外离,有四条公切线;当d=R+r时,圆与圆外切,有两条外公切线和一条内公切线;当R-r

四、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基础,教师必须全面发掘各种积极因素,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探求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善于利用一题多解的习题方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解题思路,而且为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由简入繁、由旧知到新知、由抽象到具体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联想,掌握知识结构的内在关联,全面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应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征,采用各种符合不同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思路,使每位学生的创新思维都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2]。

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重点,同时也是教学活动中基础和核心的工作内容,教师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以期未来能适应变化莫测的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温庆文.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30):126.

[2]陈海燕.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技风,2009(8).

上一篇:掌握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下一篇:谈中职口语交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