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体会

时间:2022-09-05 02:33:50

引导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体会

医学伦理学在理论联系实践中的作用

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内科疾病中近70%属于心身疾病范畴,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上除一般救治手段外,医学伦理及心理护理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应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崇高道德情感。如对护理事业必须树立自豪情感,对工作树立责任情感,对病人树立同情情感等,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好医学理论,用好医学理论,让患者的心理情绪稳定和改善,生理状态上好转,治愈心身疾病,挽救生命。

心身疾病的产生多是由于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不良刺激使情绪改变。如低落、紧张、消极、愤怒、痛苦、恐惧、忧愁、焦虑、绝望等。同时加之外界有害因素使体内的组织细胞改变,生理紊乱,导致的一系列病理过程,产生了疾病。

例1:患者,男,58岁,高血压病,舒张压为110mmHg,住院治疗。病人感觉心悸、胸闷、有暂时性脑缺血症状。该患者由于2年前患有高血压病史,这次由于家事烦恼,使精神受到刺激,情绪波动引起大脑皮层功能障碍,而皮下血管舒缩中枢神经平衡失调,血管收缩神经占优势,使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导致血压升高。与护生把这一机理温习后,结合临床实践分析,患者由于家事生气,加之疾病复发后,担心生命有危险,导致情绪紧张焦虑。对此,我们制定了护理计划,快速改变患者心理状态,达到最佳心境。

例2:患者,女,55岁,心律失常,110次/分,住院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态度不好,说话生硬,使患者情绪紧张,导致病情加重。事后大家认为由于护理人员的态度不好引起了恶性刺激,诱发心身疾病的发作。我们也深感内疚,这是我们护理工作中不应该发生的事。

正反两方面例子说明,只有正确引导护生培养高尚的医德,才能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来缓解紧张情绪,引导病人心境转移,达到某种药物及多种治疗方法达不到的效果,有利于疾病治疗。确实,有良好的道德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对患者有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时刻激励着护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熟练技术操作,才能实现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病人解除痛苦,产生排忧解难的迫切感,从而使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把医学基础理论运用到实践

护生生产学习前,基本上掌握了护士的基础理论,要把这些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带教老师要加强指导,在临床护理中对每项技术需起到示范作用,操作时必须正规,掌握机理,步骤正确,也可以把临床正确经验和体会传授给护生,使其增长知识,温故而知新,多问多学。

例如饮食护理:患者常常忽视饮食治疗,所以,带教护生时必须讲明饮食护理的机理。

在实践中做到掌握要领,对各项操作由简到繁。做好示范后,可大胆放手,放眼让学生自己做,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反复学习,才能加深印象,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同时也熟悉技术操作。

通过带教和观察护生的不足之处,要进行特殊指导,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可反复学习,对疑难问题要重点解决,及时启发、诱导,达到真正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把握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

在带教的同时,千万要注意身教这一无声的教育方法,时刻在启迪熏陶着护生。护生对老师是时刻崇敬的,而老师的举止言行就影响着护生的心理,所以,教师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有高尚的医德,热爱本职工作,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业务技术,有着完美的仪表言行,这样才能使护生在老师身上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达到培带标准

培带护生要达到如下标准:护生能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护士的伦理道德规范办事;有高度的责任心,尊重、关心、同情、爱护患者,为患者服务尽可能地满足患者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认真对待每一项基础护理技能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工作时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帮助,能独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总之,老师要关心、爱护、理解、正确引导护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系统地完成学习计划,才能培养成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上一篇: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下一篇: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