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环境对贸易战略影响

时间:2022-09-05 02:23:15

外贸环境对贸易战略影响

1国际贸易市场的环境效应

众所周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Thetraditional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收益、各国的需求偏好、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等有关贸易和福利方面,但却没有注意到环境因素对国际贸易市场的影响。比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虽然都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这些理论都没有把贸易进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要素纳入其中。如果完全依照这些著名的学说所言,那么传统的国际贸易可以提高以资源配置为最优帕累托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并同时提高国民物质水平。但是,实现这些利益都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假定一切都是静止不变的且整个贸易市场是井然有序的。否则,如果我们把环境因素考虑到国际贸易市场中,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大量的贸易实践已经证明,各国的贸易活动都不会独立完成,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很有可能给别国带来环境危害。例如,一条途径很多国家的河流,处于河流上游的国家为发展林牧业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这样会破坏河流生态平衡,引发泥石流甚至洪涝灾害,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破坏会阻碍河流下游国家的正常的贸易出口,从而破坏了整个国际贸易市场的流通渠道。成立于1961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简称OECD)旨在引导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该组织把国际贸易的发展可能对环境的造成的影响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影响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相关的结构效应;二是影响同进出口产品和交换式服务相关的产品效应;三是影响同市场交易和经济领域的拓宽相关的规模效应;四是影响同国际贸易政策和生态保护政策相关的法律效应。由此可见,从长远来说这些因素一定会对贸易地区的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环境的破坏也会进一步加深各贸易国的矛盾并影响正常的贸易活动。下面以国际贸易出口为例说明贸易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密度的工业废水废气污染减少的弹性较小,但是提高贸易出口增长率的方式有很多,这样一来,积极的贸易技术和结构影响往往比极的规模效应还要小。各国的贸易进出口规模都到该国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如果不依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进行大量的出口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比如各国总是以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为代价对水、能源、矿产、土地等资源性产品进行大量的贸易出口,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及能源的过度开采是导致环境恶劣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复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这就是在国际贸易领域非常盛行的“绿色壁垒”,这个政策措施虽然对进出口贸易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也反映出现在的国际贸易活动已经严重危及到了生态的平衡而必须用强制措施加以规范。

2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也面临着环境困境。具体的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问题,就是我国的出口仍然以“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加工业为主,这种粗放的贸易模式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破坏。①生物资源破坏。面对贸易出口的压力,人类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使生物资源大量减少,而且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使生物资源种类减少且质量大不如前。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都会导致出口货源的紧缺和相关衍生品的质量下降,比如很多珍稀的植物人参、杜仲等由于用作中草药材过度开采已经面临绝迹。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②矿产资源损耗。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大量出口的产品。煤、石油、地下水等都是重要的矿产资源,这些在矿产在开采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并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现在的很多加工企业为扩大出口盲目开采。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的资源要经反复的加工提炼才能出口,这一过程的投入远远大于产出。同时,由于这类产品在我国的贸易出口中占较大比例,很多小型企业不按规定盲目开采、生产高污染的产品出口,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2.2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10年1月至9月中国的进口总额达到了8200亿美元,超过英国(7110亿美元),但仍落后于美国。然而,我国的进口产品也存在很多问题。①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根据2010年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直接进口的铜、铁矿石、大豆、木材和肉等原始产品在进口总量中逐年减少。相反地,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例逐年攀升,特别是油、石油等。中国对石油的进口从1995年起开始大幅上涨,到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大,导致我国必须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的石油净进口率已经达到了将近50%。对这种资源消耗型产品的大量进口必然会导致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②易污染型产品进口。易污染产品的进口无疑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而禁止进口的难度也很大。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制冷系统的化学物质氟利昂(Freon)已被证实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目前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漏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氟利昂的化学物质。近日,我国还发现了受塑化剂(Plasticiser)污染的饮品,这些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人体健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薄膜,他们在用过后难以分解会造成二次污染。

3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我国的国际贸易市场要取得长足有效的发展,必须把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很多国家进行国际贸易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制定国际贸易政策也将其纳入考量。我国的国际贸易要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制定科学的环境策略。

3.1制定以环境出口为导向,科学有效的环境标准制度我们要在国际贸易出口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重视产品的质量环保功效。西方国家推行的“绿色壁垒”既是一次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制定以环境出口为导向,科学有效的环境标准制度,增强出口产品的环境效应。各地政府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要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各类企业把环保理念纳入到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市场营销中,将产品的环境参数纳入到质量指标中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通过这些环境优势企业的品牌提升带动我国进出口市场的整体转型。与此同时,我国要加大政策扶植力度,通过有效的财政、税收、市场准入机制对环保节能型产品的出口给予最大帮助,带动我国绿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扩大绿色产品出口制定科学规划、拓宽销售渠道、鼓励绿色消费。纵观当今国际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效应作为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考虑因素,我国也要顺应当前形势,制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环境质量标准认证体系。一是严格执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这是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出口产品生产企业要掌握环境状况,减少污染,体现“清洁生产”的思想;二是增强出口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让出口产品不仅要符合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也要具有市场需求;三是加强与我国有友好贸易往来的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升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少贸易摩擦。

3.2转变观念,规范贸易产品市场准入行为商品进口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繁荣国际贸易市场的重要手段。在重商主义和传统观念的共同影响下,我国“重出口、轻进口”的外贸政策导向明显,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受这一观念影响,我国对进口产品的环境因素的考量更是鲜有涉及。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加速,2006年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进口,促进结构优化”。这一政策的提出有利于扭转我国多年来的贸易顺差,把环境效应作为调整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的战略地位。进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保护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环保产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能促进我国环境改善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防污治污设施。此外,我们要完善我们的市场结构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明令禁止有害产品的进口破坏生态环境,坚决抵制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和臭氧层的商品进口。

3.3建立完善环境税收制度环境因素没有纳入国际贸易市场考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在预算中忽略了环境成本,缺乏对环境成本的科学计算。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企业经济效益,把“高投入、高能耗”的产品投入市场,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却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多企业盲目生产,降低了自己的生产成本却增加了社会的环境成本。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培育环境贸易示范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调节社会经济、监管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生态税(环境税)就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重要的税收形式。我国应积极建立环境税收制度,让企业把环境成本变成税率,最终实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目的,同时按照“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不增加企业负担。这种税收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也能调动企业生产环保产品的积极性。

3.4拓展国际发展合作空间,发挥贸易交往主动性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当前国际贸易市场普遍遵循的原则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之下,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之一,要坚持互惠、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等原则积极加入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和多边谈判,认真履行管理、组织、协调等职能促进谈判和协议的达成。我们要努力把权威的环境质量检测机构推向国际,取得国际机构授权,成为国际贸易市场执行标准。中国作为“金砖五国”之一,作为WTO的主要成员国,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推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合作,防止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只要不损害他国利益的市场环境中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促进各国间友好的贸易往来。

总之,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国际贸易活动的市场环境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中对环境问题的忽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认真分析在贸易进出口中的环境效应,找出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号召世界各国一起努力,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上一篇:林产品信息推进过滤技术 下一篇:明代朝鲜使臣与辽东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