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时间:2022-07-17 06:44:22

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环境成本是指商品在生产、使用、运输、回收过程中为解决和补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流失所需的费用之和。总体上,环境成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正常的资源开发获取应支付的成本;(2)同资源开采、获取、使用及产品使用相关的环境净化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3)由于当代人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不能为后代人使用的效益损失。

将环境成本作为厂商成本的一部分计入产品和服务的总成本中,消除环境的外部性影响,这个过程就是环境成本内在化。一旦环境成本成为生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产品价格便反映了全部社会成本,环境因素进而进入生产环节而成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一个同资本、劳动、资源、技术等要素并列的生产要素。

一、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

1.环境资源本身的特性决定必须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环境资源由于不可分割性导致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很高,往往属于公共物品,或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自由地使用公共的环境资源而无须支付费用,或者支付的费用低于使用环境资源而创造的价值,以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制定的经济决策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或滥用,造成环境的退化,出现“公地的悲剧”的现象,因为价格信号没有正确的反映出环境资源的价值,市场在这儿是失灵的。如果能够消除环境成本外在化的问题,使环境成本的价格包含环境成本,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那么,以正常的价格信号为导向,市场就可以有效的配置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退化的问题。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环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很多环境资源市场还根本没有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当价格信号在市场上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如当价格为零或很低时,环境资源必然会被浪费,环境质量下降,结果是环境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日益严重,当超过了环境的再生能力或容纳的废物超过了其承载力时,环境必然要经历生态损害和恶化过程。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决定必须将环境视作一项生产要素,并且通过市场将它的价格机制反映出来,消费者不能白用,经营单位应支付维护费用、预防费用、损害费用补偿及损害治理费用,人为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费等费用。

2.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必须实行环境成本内在化。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实行贸易自由化的一个前提条件,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实行环境成本内在化将促使贸易更趋自由化。由于环境成本已内化到价格中,因此,现存的许多贸易限制已变得毫无必要,将导致各种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贸易壁垒消失,由于环境所引起的反倾销、反补贴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推动着国际贸易走向更加有序。

二、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施环境标准不同,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程度也就不同,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在一段时间内,它会有利于环境标准高的国家(大多发达国家)的发展,有碍于环境标准低的国家(大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过,从长期来看,环境成本内在化将推进贸易自由化,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加强对消费者保护。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人均拥有环境资源远远少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产品的单位产量消耗的资源、能源要高出1-2倍,甚至5-6倍。因此,我国必须珍惜环境资源,加强环境管理。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已成为我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但是也因此会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具体表现有:

1.环境成本内在化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一个国家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程度与该国实施的环境标准密切相关,环境标准越高,内在化程度越高,产品的比较成本增加,竞争力减弱,这样环境标准就如同资金、劳动等要素禀赋一样影响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影响着国际竞争力。而环境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因行业而有所差别,对初级产品生产行业及附加值较低的加工业比重较高,而高附加值的加工业比重较低。因而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初级产品贸易的影响远大于高尖、高附加值产品贸易的影响。对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仍占较大比重的我国,势必影响我国一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环境成本内在化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流向。一些环境标准要求高的国家,为了减低产品的成本,获取优势,继而将一些产业转到环境标准低的国家去生产。这样,环境成本内在化后的国家将由生产地生产外在性产品的出口国和消费地生产外在性产品的进口国,转变为生产地生产外在性产品的进口国和消费地生产外在性产品的出口国,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流向。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环保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环境标准不高,一些国内环保要求高的跨国公司趁机把高污染产业(如化工、印染、电镀、等)转移到我国,甚至对我国倾销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环境标准的完善及加大进出口产品检查力度,那些重污染企业因环境成本内在化,丧失了原有的竞争力,其产品需求逐渐萎缩。这样将促使国外公司在我国减少生产地生产外在性产品的生产或转移到世界其他环境标准较为宽松的地区。

3. 环境成本内在化影响我国出口市场。我国外贸出口市场中,排在前面的国家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主,如:美国、日本、我国香港地区、欧盟和东盟。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比较高,国民对环保偏好高,环保起步早,环保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已从环保立法进入环保执法阶段,因此,面对呼声日益高涨的环保浪潮,这些国家或地区势必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环保标准并强加给我国。这样,我国如果不深化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程度,出口产品达不到他们所制定的要求,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势必会缩减。

4. 环境成本内在化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我国对外贸易近年发展很快,这势必引起其它国家的注意,加之世界各国对环保技术的重视,各种绿色壁垒如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生态标志、绿色包装、绿色检疫制度等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据我国外经贸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有50亿美元的产品出口,因难以达到环境标准而受到影响和冲击,而我国环境意识还很薄弱,对产品的环境标准真正重视的企业很少,尤其是那些生产传统产品的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后,传统产品的出口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

三、面对环境成本内在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当今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的努力方向。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面对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各级政府及企业决策者要加强环保监督力度,切实履行规定的环境标准,引导企业自觉地进行环境成本内在化工作,生产绿色产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1.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行业逐步实行环境成本内在化。考虑到我国不同的行业进行成本内在化缓急程度、所需技术水平以及经济主体的承受能力,我国应逐步推行环境成本内在化,最终全面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

2. 积极发展绿色科技、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为环境成本内在化创造技术条件。环境成本内在化一方面需要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更需技术作为后盾。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走在前列。清洁生产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他们正致力于解决微量污染和区域环境整治及全球环境保护的研究,且环境会计、环境审计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只有积极发展与引进绿色科技,开展环境会计、环境审计,才能高效合理地对环境成本内在化。

3. 进一步加强环境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制定和完善环境标准。除了经济主体主动转变观念,认识环境成本内在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加以积极实施外,国家应加强环保的立法和执法工作,规范经济主体的活动,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促进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另外,由于环境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内在化的程度,因此合理的环境标准是环境成本内在化能否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电力公司)

上一篇:关于我国私有企业法律地位的思考 下一篇:美国企业年金计划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