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05 02:12:48

新课改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构建优质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高中数学是高中较难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经常喊“高中数学难学”“上课听不懂数学”等,而我们老师也经常抱怨“学生基础差”“课不好上”“对牛弹琴”等。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在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喊着课改,在教学中还是经常出现“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并且成绩也不见有大的改善,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学焕发出活力呢?

一、更新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是我们应认真研究的问题。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探究,充分在相关知识查阅、讨论和分析上下功夫,教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一个船舵手。在新课改的教学探索中,我们已经深深感到教师将不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是“生命的牧者”。我们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把学生的学习尽早交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美好愿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不教而教。新课改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不是我们讲授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会了多少,学到了多少。

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紧扣学习内容。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并形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

(二)提问要有连贯性――知识讲解要过渡自然,结构紧凑。数学的知识体系间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例如在《函数概念》(第一课时)的讲解中,对于教材开篇列举的三个例子,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对例1中的炮弹发射问题,你能得出炮弹飞行1s,2s,10s,20s时距地面多高吗?t的变化范围是多少?(2)对例2中的臭氧空洞问题,你能从图中看出哪一年臭氧空洞面积最大?哪些年的臭氧空洞面积约为10×106km2?t的取值范围是多少?(3)对例3的变化情况表格,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关系是否和前两个例子中的两个变量的关系相似?如何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这个关系?(4)以上三个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由此概括出函数的定义。

我们通过前三个问题,让学生体会用解析式、图象、表格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关注变量的取值范围,提问明确、有针对性。三个问题相互联系,并为第四个问题做好铺垫,让函数概念的提出顺理成章。另外,对于问题(2)中“哪些年的臭氧空洞面积大约为10×106km2”这个问题,由于满足条件的年份有三个,也可以为后续讲解函数y=f(x)中x与y的对应关系提供例子。

三、精讲典型例题

我们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其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好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因此课堂上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好“双基”,就要求我们要精讲例题。

(一)引导学生寻找解题思路。在《综合法和分析法》中,我们学习了用分析法来证明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分析数学问题,寻找解题思路。

(二)例题讲解后,要注重例题的回顾和反思。(1)回顾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很多学生对于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是比较模糊的,教师要善于总结规律,加深学生的印象。(2)回顾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很多题目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例如,在讲解《定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一节时,对于教材的例1求由两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我们讲解完后,应该引导学生归纳出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步骤:A画图并确定图形的范围;B通过解方程组求出交点的坐标,确定积分上下限;C写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定积分表达式,运用微积分基本定理计算定积分。明确了解题步骤,学生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解题思路就很清晰了。而例2除了教材所给的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他的解题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该例题,可以让学生明白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面积时,适当地分割图形或者适当的选择积分变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练习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设计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巩固情况。好的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开放式、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因此,只有提高认识,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我们的作业设计才会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布置的练习要遵循指导性原则,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而对基本题目,多采取学生板演,既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由于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又起到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动机。此时教师胸中有数,也就点拨及时,效果远远超过课外批改。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上一篇:谈课堂激趣四法 下一篇: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