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学术思想探析

时间:2022-09-05 01:50:41

叶天士学术思想探析

摘要:叶天士是清代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有:创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发挥三焦分证之理,临证诊断尤重辩舌验齿之法。叶天士论治内伤杂痛亦有颇多建树,如倡导脾胃分治,善于甘润养胃;发展前人中风学术,立“阳化内风”之说;阐明络脉病理论,开创络治法之先河。叶天士学术思想是构建温病理论体系的基石,叶氏医术是华夏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关键词:叶天士;温病;卫气营血;络病

中国分类号:R2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12-02

叶天士,名桂(1667-1746),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出生于江苏吴县。少时昼则从师习儒,夜而从父学医,先后拜于周扬俊、王子接、马元仪等名医门下。悬壹济世50载,名扬大江南北,其主要代表著作有《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幼科要略》、《种福堂医案》、《叶案存真》等。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对温病理论的构建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在诊治内伤杂病方面,师古而不泥古,建树颇多。本文试从以下6个方面阐述叶天士的主要学术思想。

1.明辨伤寒与温病之不同创卫气营血辨证体系

温病理论萌芽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素问・热论》中有“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之论。至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至今仍指导着外感伤寒的辨证论治。然论治外感热病宗伤寒之旨,其效不佳。随着温菏研究的深入,诸多医家开始认识到《内经》、《伤寒论》所述温病乃伏气致病,对外感温热致病义蕴未尽,宗伤寒之法论治温病,如圆凿方枘。

明清时期,百家开始另辟蹊径论治温病。若方中行、喻嘉言等,虽置温病于伤寒之外,然治法终未脱离伤寒。叶氏对此潜心研究,突破《内经》《伤寒》“伏寒化温”的传统认识,接受吴又可邪从口鼻而入的观点,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传变途径和趋势,被后世温病学家誉为温病之总纲,把温病学说上升到理论高度。同时指出:“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病则热变最速”,“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叶氏揭示了外感温病的致病特点,明辨外感温病在病机与治法上别于伤寒。叶天士引伸《内经》中卫气营血之义,并根据温邪致病特点,创立以卫气营血为纲来认识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据此来概括证候类型及证候之间的相互传变,作为辨证施治的根据。《温热论》曰:“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此段精辟论述,成为温病的辨证论治纲领,确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法在温病辨治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叶氏明辨温病与伤寒之不同,所刨卫气营血辨证法丰富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内容。同时,叶氏还发展了前^三焦分证的理论,为温病三焦辨治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重完善温病理论奠三焦辨证体系基础

“三焦”,其名首见于《内经》,本义是说明所属脏腑生理位置及功能。以三焦作为部位分析疾病病机,辨别病证。始于《太平圣惠方》。后世刘河间,所著《六书》提出分三焦论治,不墨守六经,实属中医辨证法中一次重要突破。然其论简而未畅,其方杂而不精。叶天士继承前辈理论,阐明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并以此概括证候类型,作为辨证施治的根据。叶天士创造性地把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温热病辨治中,使得温病辨治体系的框架大体落成。如在《温热论》有:“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温病“不但分三焦,更续明在气在血。”叶氏的理论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推动了温病学术的发展,更是启发了清代吴鞠通,其所著《温病条辨》便是在继承叶氏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3.擅长辨舌验齿之法丰富诊法内涵

因温热毒邪致病具有起病急、传变快、易伤阴液等特殊的病理特点,决定了温病的诊法必须更具特色,以便快速准确的诊断。舌诊在温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叶天士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温病舌诊体系,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中。《临证指南医案》中记录的大部分医案中都详细描述了舌与齿的变化。在《温热论》中,有近1/3的篇幅论舌(舌质和舌苔),近1/10的篇幅论齿,详细介绍和讨论了温病辨舌验齿之法,可见验舌得到的相关信息是诊断温病的切要。辨舌包括辨舌质和辨舌苔两方面。辨舌质主要从舌体的色泽、胖瘦等方面着眼;察舌苔当从色泽、润燥及厚薄等方面入手,尽可能细致而完整搜集关于病邪性质、病位的深浅、病情轻重等相关信息。同时,验齿查龈也是温病诊断的重要方法,“温热之病,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揭示出验齿查龈可以测知胃津与肾液之存亡。如齿燥如石、齿白如枯骨分别反应出胃热津伤与肾阴枯竭。另外辨齿垢、齿衄等情况亦有助于证候诊断和判断预后。辨舌验齿法已成为温病辨证不可缺少的要素,经历百年验证,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防治温病的理论和实践中。

4.强调脾胃分治创甘润养胃疗法

叶天士在东垣学说影响下,重视脾胃在人体中的作用。东垣倡导脾气、脾阳是机体运化的动力,临证时多注意健脾气升脾阳。其所创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等亦被后世习用。叶天士汲取东垣学说并结合自己临床实践,认为脾胃虽同为中土,胃属戊土,脾属己土,脏腑之体各殊,提出“胃喜润恶燥”,“脾喜刚燥”,“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故临证时脾胃应分别论治。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东垣补脾升阳之说基础上,叶天士更注重降胃和胃,并善用甘润养胃药,重视顾护胃阴。正如他所云“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要。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亦有效验”。叶氏辨治脾胃之法,至今仍有重要学术价值,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5.发展中风学术倡导阳化内风之说

唐宋以前,医家多从外风立论辨治中风。如《诸病源候论・中风候》:“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金元以后,对中风的病机有了新的认识,产生许多不同学术观点。如刘河间主张情志化火,肝风内动;李东垣责之内虚气衰;朱丹溪认为湿痰化热,热极生风。叶天士别于前人关于中风论述,认为中风当则之本气自虚。如《医学发明》:“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叶天士否定外风致中风之论断,倡导“阳化内风”。中风多为“身中阳气之变动”,与肝关系密切。如肝肾阴亏、阳亢不潜,营阴不足、血虚生风,中土虚衰、肝胃失调,五志化火、烦劳扰动等均影响机体阳气,导致阳气变动,发为中风。这在内风病机认识和辨治方面发展了前人学说,“阳化内风”的认识更接近了中风发病的本质,亦是现代中风辨证分型与治疗的维型。

6.阐发络病理论丰富治络之法

络脉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同时络脉亦是留邪场所和传病之途径。关于络脉的论述,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真正将“通络法”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当属叶天士。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中。《临证指南医案》多处提及“初病在经,久病人络,以经主气,络主学”。“病久痛久则入血络”等理论。总结出络病的特点主要以疼痛为主,多为针刺样痛或胀痛,病史较久,舌黯红、青紫有瘀斑瘀点,脉涩等。络病分虚实,因邪气痹阻,络脉不通,如风、湿、暑、瘀血、痰饮等所致当属实,因络脉空虚,脉道失营而为病当属虚。叶天士宗《内经》“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之旨,在“络以通为用”的原则下,归纳出多种通络方法和常用药物。如辛香甘温通络法,以人参、肉桂、干姜等为常用药物;散寒化饮通络法,以生姜、桂枝、麻黄等为常用药物;温阳宣行通络法,以附子、白术、茯苓等为常用药物;芳香开窍通络法,以犀角、麝香、沉香等为常用药物,临证尚有降气通络法、清肝通络法、涤痰通络法、搜邪通络法等。叶天士首次阐明络病理论,开创了络治法之先河。当今,通络法仍广泛应用于中风、面瘫、痹证、痴呆等疾病的治疗中,临床中对于久病久痛之病人,数法不效,尝试通络法,每获佳效。

上一篇:运用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形神一体观的理论 下一篇:玄府古今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