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学术思想概述

时间:2022-10-29 03:24:41

养生学术思想概述

作者:张若维 于峥 李清 张宇鹏 单位:济南市中医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

徐文弼字勷右,号荩山,又号鸣峰、超庐居士。清代江西丰城人,生卒不详,约生活于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徐氏自幼业儒,乾隆六年中举人,历官江西鄱阳教谕、四川永川知县、河南伊阳知县。其一生涉猎甚广,长于诗文,学养丰厚,著作颇丰,曾著有《汇纂诗法度针》、《新编吏治悬镜》、《萍游近草》等书。徐文弼虽然不是医生,但其生平喜辑录验方,并极重视养生,是当时全国颇有名气的养生家,著有《寿世传真》八卷备述养生之要,在中国养生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后世如《卫生要术》等养生书籍,大量引用其中内容,可见其价值。除《寿世传真》一书外,徐文弼尚辑有《洗心辑要》、《攒花易简良方》及《新编救急奇方》等多部医学书籍刊世。《寿世传真》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徐文弼在广泛搜采前人著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写成的一本养生学专著。全书共8卷,卷一与卷二为《修养宜行外功》与《修养宜行内功》,分述导引按摩与气功养生之法;卷三《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专述精气神三者对人体的重要性及保养方法;卷四《修养宜知要知忌知伤》是叙述卫生保健知识;卷五《修养宜四时调理》阐明四时调理养生;卷六《修养宜饮食调理》专谈食疗养生;卷七《修养宜堤防疾病》专叙五脏受病之因、辨病之法和免病之诀;卷八《修养宜护持药物》载10余首养生验方,以供人选用。该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按摩导引、四时调摄、饮食宜忌、延年方药等多方面内容,尤其是重点论述气功修炼与食疗之法,皆为简便易行而又切合实用,而该书前四卷尤其深受习武者重视,少林寺僧采用其中许多内容编入了少林“内功图”。国子监司业113岁的老人王世芳为此书作序称:“于颐性全真之道,却疾延年之方,莫不撷其菁华,导以窾要。明白简易,本末具该,不出布帛菽粟之谈,尽为日用行习之事”,评价甚高。

1养生思想

由于徐文弼不是医生出身,因此在其著作中并没有过多对养生理论进行深入探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收录各种养生方法上。但这其中仍然体现了徐文弼对于养生思想的认识与理解,现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养生之道贵在持之以恒。徐文弼认为:“人年纪一老,则百节病生,四体皆患,即此便是苦狱,平日若肯趋早用功,便可免此苦狱”,因此养生乃是人人所必须。然而,养生之理虽然人人皆知,但并非人人皆能遵行,不行养生之法者有三种人:或是依仗身强体健无意养生,或是经营职业无暇养生,或是年老体衰无力养生,这3种人都是错误的。每个人的年寿虽各有定数,但“与其疾痛临身,卧榻,寄命于庸瞽之疗治,乞灵于冥漠之祈祷,何如平时习片刻之勤,免后日受诸般之苦”。因此,人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养生以防患未然的重要性,时刻“坚其信心,策其懈志”,把养生作为“饥之需食,寒之求衣”的日常习惯来养成,方可“防患补益,血气有增,而神足身泰,可以永年”。其次,养生应当选取简便易行之法。养生之道,应当注重日常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当于每日起居逐时戒谨,乘间照常行动,则身无过损,而气可日充,精可日蓄,神可日养,疾可自此却,年可自此延矣。”因此,他在选取养生之法时,着重阐述了日常简便易行的按摩与食疗等方法,而且在《寿世传真》一书中设立专门章节阐述日常生活宜忌与顺应四时调养的内容,尤其是其中十要、十忌、十八伤等内容,这些知识看似平常,日常留心人人都能做到,但却常常为人所忽视,导致严重的后果。徐文弼发前人所未发,对这些日常卫生保健经验与常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是对养生理论极为重要的贡献。第三,养生之要重在谨防疾病。徐文弼对治病求医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认为从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但由于“良医难逢,真药莫辨”,“死于病者十之三,死于医者十之七”,因此医药虽不可废,但必须谨慎对待。然而“慎医药莫如慎疾病,慎疾病尤宜知疾病”,因此如何避免疾病的发生,即为养生之首务。他在卷七《修养宜堤防疾病》中专篇叙说五脏受病之因、辨病之法和免病之诀,以期“能顺六气之和,平七情之戾,使疢疾不作,岂不甚善”。虽然,徐文弼对于医生及药物的看法有些偏颇之处,但其养生首在防病的观点还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养生之目的在于保全精气神。“精”、“气”、“神”并称人身三宝,“精者,滋于身者也;气者,运于身者也;神者,主宰一身者也”,是中医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系统总结与描述。徐文弼认为,人体的健康有赖于精气神三者的相互协调,“人身精实则气充,气充则神旺,此相因而永其生者也。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此相因而速其死者也”。故养生的目的即为宁神、养气与保精。而这三者中,徐文弼尤重“全神”,即保持精神的充实与快乐对养生的重要性,并作《全神语》说明古代养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2养生方法

徐文弼《寿世传真》一书中所述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按摩导引、四时调摄、饮食宜忌、延年方药等多种养生方法,且皆为简便易行而又切合实用之法,“不出布帛菽粟之谈,尽为日用行习之事”。在这其中,气功修炼与食疗养生是其所论述的重点内容,而其对日常养生宜忌的总结,乃发前人所未发,也有着很高的价值。

2.1气功修炼气功修炼根据修炼方法的不同,分为外功与内功。徐文弼对于气功修炼在养生中的作用非常重视,其《寿世传真》卷一与卷二分别为《修养宜行外功》与《修养宜行内功》,详述了气功外功与内功的修炼方法与功效。外功即为按摩导引,具有“行血气,利关节,辟邪外干,使恶气不得入吾身中”之功效。徐文弼认为“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也是如此。比较其他的养生方法,按摩导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效果明显,“此诀传自先哲,至平至易,非他奇技异术可比”,“随人随地可行,亦即时即刻见效”。因此,徐文弼十分重视按摩导引的方法,提出“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徐文弼将按摩导引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五官四体,各有所宜按摩者”,即各部位、脏腑的按摩方法,如心功、身功、首功、面功、耳功、目功、口功、舌功、齿功、鼻功、手功、足功、肩功、背功、腹功、腰功、肾功等,他称之为“分行外功”;另一类则是“取前人所定,循序俾得周到者”,即全身导引法,他称之为“合行外功”,并在书中记述有十二段锦诀、八段杂锦歌、擦面美颜诀、六字治脏诀等内容。其中十二段锦功法是在本书中首次出现。十二段锦是在传统八段锦基础上发展而成,包括十二段锦歌与十二段锦图两部分,图文并茂,内容十分详尽。十二段锦共有十二节,除第一节为静思存神的静功外,其余十一节均为动功,包括叩齿、鸣天鼓、撼天柱、摩后精门、攀足等动作。八段锦起源于宋代,是我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的一套气功修炼方法,而十二段锦则是对八段锦的一次重要改良,在气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除了外功按摩导引外,徐文弼对内功修炼也十分重视,在《寿世传真》卷二《修养宜行内功》中,就专论内功修炼之法。他认为,在按摩导引使血脉流畅、肢体坚强之后,还要修炼内功,“调和气息,运而使之降于炁海,升于泥丸,则气和而神静”,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却疾延年的目的。他在书中主述息心静气的“内功”法,即调息和小周天功法(含静坐、内视、叩齿、鼓漱、咽津和运气于任督二脉),并附图3幅以说明内功之作法。

2.2食疗养生一日三餐是每一个人维持生命的必需,但食疗养生却往往是被人们所忽视的最简易的养生方法。徐文弼的《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是其重点内容,占全书将近一半的篇幅,足见其对食疗养生的重视。徐文弼对食疗养生的重视首先体现在他对饮食不当致病的认识上。他认为人们对饮食调理的忽视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举世之人,皆知男女之事必致伤生,即饮食之中,亦谁知纵酒过度必至戕命,至于嗜味纵口,疾病丛蓄,甘陷溺于其中而不知警”,“益病之生也,其机甚微,由积渐而毒始发,及病之成也,第归咎于外感六气、内伤七情,鲜有悔悟于平日口腹之贪饕者”,因此人们必须首先意识到饮食不当的危害性。从病机上分析,“饮食不节,恣食厚味”是致病的主因,“今也饮食不节,恣食厚味,惟恐不及,血沸气腾,济以燥毒,清化为浊,脉道阻涩,不能自行,疾已潜滋矣,犹恬不知畏”。由此,徐文弼在饮食理论上深受李东垣“阴火论”与朱丹溪“茹淡论”的影响,提出“谷粟菽麦,自然冲和之味,有益人补阴之功……烹饪偏厚之味,有致疾伤命之虞。安于冲和之味者,心之敛,火之降也;以偏厚之味为安者,欲之纵,火之胜也。且谷食与肥鲜同进,厚味得谷为助,其积之也久,宁不长阴火而致虐乎……可知茹淡者安,啖厚者危”。嗜味纵口,必致伤生,这固然是人所力戒的,但即使是日常的各种蔬菜,由于其“各有性寒性热之不同,或益或损之宜辨”,若是平时不能留神审择,也会暗中受到危害。徐文弼在摘录、考证多种本草著作后发现,在以往本草著作中关于食疗养生的部分大多错误百出,“或性味彼此枘凿,或损益自相矛盾,甚或侈陈反忌,竟无一物敢入口者”,皆不可信。如他举出某书中言“猪之临宰,惊气入心,绝气入肝,皆不可食”为例,若以此推论,则所有动物屠宰之时都会出现“惊气入心,绝气入肝”,则凡心、肝皆不可食,但书中有“心可入心补心”、“肝能入肝明目”的说法,实乃自相矛盾。似此荒唐无稽之说,不可殚述。《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是徐文弼在认真考察了各种本草著作,力求做到“删其繁芜,正其悖谬,就常食习见之物,分类而剖之,确而可信,简而易稽,俾饮之食之者,洞悉其物性,审择其损益”的食疗专论。本卷详论饮食之宜忌,并对谷类、兽类、禽类、水族类、菜类、瓜类、果类、杂食类等8类日常食用食物的性、味、宜、忌作了详细的介绍。书中不仅内容非常丰富全面,且均为平日常食之物,内容简易,条理分明,可以作为日常食疗养生的速查手册来使用。这是徐文弼对食疗养生内容做的一次系统的整理与总结,是在中医食疗养生发展上做出的巨大贡献。

2.3日常养生宜忌与四时调养对日常养生宜忌的总结是徐文弼的又一大贡献。人们总是寻求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却往往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所忽略,殊不知这些生活细节正是养生的关键所在。徐文弼将之系统归纳后总结为“十要”、“十忌”和“十八伤”。“十要”是生活中需要经常做的一些动作,对养生有很大的好处,包括面要常擦、目要常揩、耳要常弹、齿要常叩、背要常暖、胸要常护、腹要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咽、睡要常曲等。“十要”的内容主要是对身体的一些部位与器官的自我保健与防护动作。“十忌”则是日常生活中易常犯的10种错误,要尽力避免,包括忌早起科头、忌阴室贪凉、忌湿地久坐、忌冷着汗水、忌热着晒衣、忌出汗扇风、忌灯烛照睡、忌子时、忌夏月凉水抹簟、冬月热火烘衣、忌久观场演剧等。“十忌”所提倡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使人致病的外邪六淫而进行防范,属于中医预防医学的内容。“十八伤”则是指18种对身体有伤害的行为,包括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卧伤气、久坐伤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极忧伤心、过悲伤肺、过饱伤胃、多恐伤肾、多笑伤腰、多言伤液、多唾伤津、多汗伤阳、多泪伤血、多交伤髓等。“十八伤”是依据《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的原则提出的,过度劳累一定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这是养生所必须避免的。以上徐氏提到的“十忌”和“十八伤”乃是人的生活、生理和心理现象,完全戒除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问题在于要适度,适度有益,过度有损,这是自我保健、科学养生的精要。除了日常养生宜忌之外,徐文弼对四时调理养生也非常重视。他认为“延寿之法,惟自护其身而已。冬温夏凉,不失时序,即所以自护其身也”,因此“知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养筋骨有偃仰之方,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温凉合度,居处无犯于八邪,则身自安矣”。由此,徐文弼在书中简要阐述了四时调理养生的思想与部分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是总结了春夏秋冬四时养生的一些普遍规律,然后列举了四时养生的宜忌,其内容虽然非常平实,又常易为人所忽视,但却均十分重要。此外,书中还列举了春季屠苏酒与夏季平安散2个常用方,以备读者查用。

上一篇:网络应用教育方式的革新 下一篇:养生延寿枣醋的技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