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胜任力重在发展教育智慧

时间:2022-09-05 12:49:29

教师胜任力重在发展教育智慧

“一国两制”这一正在现实中实践着、发展着的历史,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会具备一些前认知。这是件好事,但是前认知多了,难免出错,而且容易习惯性地自以为是。如此,反而会增大教学难度,也必然会提高教学要求。这样,教学效果会遇到怎样的风险?我将猜测和疑虑集中到一个点上:究竟怎么办?

束鹏芳“一国两制”的十年一课,打消了我的猜测和疑虑。而且课堂上出现的远比我所猜测的还要复杂、还要多的问题,都被束老师有效化解了。很明显,十年前他对“怎么办”就有较为成熟的方案,十年后他用纯熟的教学思想和行动,把“怎么办”变成了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智慧。

一、扎根生活,建构知识也生成智慧

生活永远比课堂精彩,课堂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又得归于生活、服务生活。但遗憾的是,一到课堂上,知识的发源地和归宿地往往都被遗忘。这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缺憾,人们对此习而不察。束老师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缺憾,并在教学中加以克服。

2012年执教“一国两制”时,上课伊始就用自己往来港澳台的生活素材,轻轻一带,先走进生活,再走进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不是因为课堂,而是因为课堂有“生活”。他将教科书内容编织到故事里,还原到生活中,并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也视为生活。如此,无论是知识的概念性建构,还是知识的实践性运用,都不仅有据可依,鲜活生动,而且课堂本身也有生活情趣。

举例言之。在知识阐释的教学过程中,当学习者刚有些许轻松释然感时,他忽然把问题带入生活,从生活里拣出令人“纠结”的问题来纠缠学生,让学生经历“痛苦”之后体验思考的快乐。这时,他不失时机地告诫学生:“并不是教科书上说得那么简单:‘一国两制’提出了,香港澳门就回归了,没那么容易。”学生有了强烈的现实生活观照意识。另一个“悬”而未决的(当然是更复杂的现实生活),也就不言自明、由隐变显——事情变化不会那么简单。如此的“冷不丁”,既是复杂的历史真相,也是生活的真相。在其他教学步骤中,他还辅以别种方式强化这种意识,比如用协商的口吻问学生“是不是?”,比如反复提醒学生“历史是由细节构成的”。这些无非是想让学生懂得:知识的生命力在于由生活生发,同时又返回生活。在追溯的由来时,他有如下理答:(1)很流畅,也很简明。只是某项还可以表达得更明朗、更到位。想一想,再援引或借助讲义。该怎么说呢?(教师探询式地看着他)(2)你说得比我好,好像还有一个问题,漏掉了,还能回答吗?哦,站着回答问题既累又有压力。好吧,请坐。(3)刚才他漏掉的这一个小问,谁来答?难道他的前后同座不能赞助一下吗?这些无疑是想让学生享受一种课堂生活——有情趣的有道德的学习生活。

教育本应追求智慧。但知识并不是智慧。智慧是生活的艺术,是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在生活中的恰当应用。课堂是否出智慧,就要看是否遗忘了生活。遗忘了生活的课堂知识,会变成僵死的书本教条,并使知识本身也失去意义,历史知识的教学更是如此。而一旦遗忘课堂也是一种师生的生活场所,则学习也将失去意义和知识掌握的空间力量。束老师的课努力追求智慧。他很善于在概念性知识与生活实践智慧之间制造认知冲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复杂、精彩的生活,以促使他们进行务实而深入的思考。他的一句“并不是教科书上说得那么简单”,学生就不得不把目光移向教科书之外,去探寻究竟哪里不简单。这时你无需提示,学生也知道答案全在生活里。

生活始终是束老师课堂潜在或显在的背景,他在2001年发表的《关注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生活》正是这一教学背景的注脚。因此,他的课就成为将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载体和反应场,无疑可圈可点,无疑是在解决“怎么办”问题。

二、激活思想,思考内容也思考方法

历史的多态和变动不居超出人们的想象,教科书无法完全呈现历史的复杂性。知识不可能是“纯粹”的,正如福柯所揭示的那样,“权力和知识是一体两面”。人们总喜欢听自己愿意听的,总喜欢看自己愿意看的,那些“不被喜欢”的历史,尽管它是真的,仍有可能被遮蔽。因此,不仅历史学习内容值得思考(究竟如何),而且学习方法也值得思考(究竟怎样)。

束老师深谙此理。他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和矫正了人们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流行看法——“鱼”(知识)与“渔”(方法)同等重要。台海两岸分离后,最初几十年各自的宣传,都认为对岸“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身在大陆的人,也总认为在搞分裂活动。可是,一旦揭开被淡化或冷落了的历史,就会发现:原来是坚决主张“一统”的,他“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大陆和台湾皆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不容割裂”的观点和期待,几乎与我们现实的语境毫无二致。在历史教学中既看到A面,又看到B面,因内容而激活思想。或许惟其如此,束老师在课前就精心选择相关史料,以纪事本末体的形式,编制了、港澳回归、辛亥革命周年纪等四则事件序列内容,印发给了学生。结果,学生在史料里读到了历史的更多面。内容更全了,角度更多了,视野更开了,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解释就更准确了。这是通过思考内容来激活思想,正所谓“因思想而睿智、而洞见”。

思考方法而激活思想,显然也是多数历史教师“蒙昧”而束老师“觉醒”的一条教学律令。2002年的“一国两制”课上,他在引导学生归纳大陆何以提出和平统一方针的原因时,以“开阔视野、知识联系”的方法促使学生产生“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台湾在国际主流社会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等历史认识,就是一种因思维方法而结出思想之果的例证。2012年的课上,他更为看重和努力帮助学生去获得方法和思想的同构。例如讨论祖国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的话题,就强调说理的三条路线,并重复这三个视角,从而能在洋洋洒洒的阐述历史中,获得思想乐趣和论证力量。在讨论“纠结”时,使用了“有人认为:在‘一个中国’的语境里,台湾远没有触及大陆的政治底线。是这样吗?”,再用比较的、语言解释的方法,激活思想。他每到教学互动的关键点上,总要揪住某个细节,指点或揭晓学习历史的方法。他几次强调“用材料说话,这就叫学历史”;他提示“不是要记住,而是感受说理的路线”;他在笔答、讨论、口述等诸多外显的互动表达中,遇障碍就搭桥铺路,遇遮蔽就揭盖子洞察,通过思维冲突来唤醒、激发学生的思考,知识与智慧在如此有张力的课堂文化里,很容易活起来。

上一篇:当班委,“差生”不差 下一篇:在文字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