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2-09-05 09:14:06

工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的加剧,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利润(利益),不仅从管理、发展战略等方面加强控制,还从成本上进行控制。当前成本控制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提升的重要策略和组成部分,成功的成本控制可以帮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影响着企业经济利润的提升。本文就工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工业企业 成本控制 问题 对策

一、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供应商不稳定

现如今,当以企业为主的经营理念转为供应链为主体后,单一的企业成本控制也逐渐向供应链控制转变,其主张突破彼此间的买卖关系,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分享数据信息,实现合作共赢。而现在很多企业恰恰缺乏这种稳定的供给关系。不稳定的供应商关系降低了企业的议价能力,尤其在货款支付方面商议余地较小,并且很难在货款支付期限上获得更多优惠,这样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情况下,公司在采购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损失。从企业材料采购现状来看不稳定的供应商关系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风险。

(二)询价机制不健全

工业企业在物资采购定价方面往往采取询比价采购的方式,其目的是为防止企业采购价格混乱,降低采购成本。而就目前采购询价的现状来看,公司采取电话或邮件问询的方式单一,而且电话询价不存在双方书面凭证,可操作性较大,不利于对供应商报价的控制。询价选择供应商的不稳定也是询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工业企业目前所采用的是以实际耗用计量成本的方法,只是单单的将实际耗用计入成本,缺乏对成本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对于成本耗用没有明确的标准,实际耗用的生产成本节约和超支没有比较,实际的耗用就是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提高生产部门的节约意识,容易造成生产成本不稳定和生产浪费等问题。

二、工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对策探究

(一)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找到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契合的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应主要从之前合作关系良好,信用程度高的企业中筛选。并对筛选出的企业进行考察,对其经营风险,供货能力实行综合评估。必要时要求提供有关的生产数据,对供应商的生产成本进行合理估值,保证企业的采购成本。在确定合作关系,完成合同签署后,为企业正式确定长久合作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每个企业对应唯一的供应商档案编号。供应商档案在审核无误后归档,交由档案部门管理。企业采购时必须在存档的供应商中选择,面对突发状况时强强联合更容易规避风险。从长久来看稳定了材料供应和获得合理的价格保障,减少原材料市场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冲击,为企业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支持。

(二)完善询价机制

在询价的问题上首先要求采购部门设立专门的询价人员,并由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各派一人进行监督。公司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后,材料采购询价时,应在建立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之间进行筛选,每次询价的对象不得少于3家,当特殊材料必须从某一家供应商中购进时必须由公司派专人监督,当其提供的报价高于市场价的百分之五时,询价的范围可不仅限于现有的供应商中。对一 些体积大、重量大的特殊材料在询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域的问题,采用就近原则减少运费,询价结束后由负责人出具询价报告,交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组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确定最后的材料供应商。

(三)成本管理与控制

1.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工业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有选择性地采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科学准确地计算反映出产品所耗费的成本。通过使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及自动化系统,大力开发电算化件的管理、控制功能,充分挖掘电算化技术的潜力,在企业电算化管理中形成采购、生产、销售等多模块的综合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有助于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便于企业及时掌握产品的成本信息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思路,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

2.创新成本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还必须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相联系,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成本的投入与价值产出之间的对比来分析评价成本投入的必要性,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实现成本与收益的配比,争取在企业的承受限度内实现企业收益的增加。

(四)规范售后服务流程、控制售后成本

针对售后服务程序不健全,技术人员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督体系的问题。公司应加强对售后服务程序的建设。首先要规范记录被服务单位维修问题的信息反馈,缩减技术维修人员的权利。将售后问题的登记工作与实际到场维修技术人员相分离。公司要设立专门的售后问题信息处理职位,对出现的问题分类归纳,记录客户反映的基本信息,针对产品出现的问题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到场维修。同时要求维修人员对被服务单位出现的问题拍照留存影像信息,双重保障。从根本上控制企业维修成本,避免不必要的维修支出,杜绝企业维修阶段由管理不善造成的成本浪费。

参考文献:

[1]张玉涛.工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初探[J].价值工程.2011(22).

[2]赵志英.工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1(24).

上一篇:基于内部营销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下一篇: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