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时间:2022-09-05 09:11:35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摘 要】本文介绍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种类、创设要求、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实施策略

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提问,缺少情景创设,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长期下去,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学生只是学到了知识的表象,而没有理解知识的本质。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堂的情境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情境教学的涵义

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也就是说,所谓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者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制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情境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1)直观情境;(2)问题情境;(3)推理情境;(4)想象情境;(5)悬念情境;(6)游戏情境;(7)动作情境等。

二、物理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创设要求

1、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围绕每一节课的物理知识点,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物理情境创设应该服务于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物理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用一个活跃的心态来调动学生,无论你的情绪如何,也要用你的笑脸和热情来上课,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用你的爱来呵护他们。3、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以问题情境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创设应有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动手实验、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动向,然后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4、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尽可能真实,贴近学生实际。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物理情境的创设应尽量源于学生的生活,不脱离学生的实际,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物理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优化师生情感,重视情感教学,营造良好的情境教学氛围。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倾注爱心,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成绩差,分数低的学困生,他们的知识技能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自信心,更加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呵护,用人类崇高的情感去感染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经常有意识的表扬他们,及时发现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微少的优点,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找回自信心。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能行其道。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所以,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不应是妨碍教师对学生是否用情的理由。再者,在批改作业时,在测验试卷上,写上一些亲切近人的语句。如:“有进步!”,“继续努力!”,“继续发扬!”,“老师相信你能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人文关怀。

2、展示物理学趣味,加强实验教学,营造良好的情境教学氛围。 物理课是 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学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因此许多学生对物理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好课堂情境教学,上好第一堂课。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天生好动,喜欢动手实验,而物理学恰好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可极大地增强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一定能得以尽情发挥。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能力。

3、通过多媒体创设物理情境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更直观、具体。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很多是微观的、非常细小的;也有很多是宏观的、非常庞大的。对于这些微观或很庞大的现象,以及一些抽象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规律,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支持下,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物理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形象生动的信息,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经过图形动画文字、声音等处理,以一种逼真模拟的方式,将静态变成动态,将微观或宏观庞大的物理过程进行模拟,创设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实现更高层次知识的自我建构。

4、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创设物理情境教学。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选、精讲一些与物理有关的信息,注重激起学生回忆平时经常见到的一些现象来创设物理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情境教学设计时应明确把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放在优先地位,也就是应把智能开发作为教学设计的始点和终点;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考虑到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做到实现教学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一致性。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熟练了解知识的纵、横之间的联系,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以高效的课堂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

上一篇:浅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新... 下一篇:“90后”大一新生公共基础课程有效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