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初中思品作业初探

时间:2022-07-28 04:31:07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初中思品作业初探

【摘 要】本文介绍开设品德作业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程标准;作业设计;学科配合;思想品德

作业是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巩固和补充。因此课后的作业便成了完成此项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初中思品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

1.作业量过大,形式单一。在初中思品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希望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许多学生不交、迟交作业,或者互相抄袭作业。

2.目的不明确,缺少针对性。有不少的学校,教师直接使用学生订的各种版本的练习资料或者直接在网络上下载大量的练习给学生做,缺少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设计。教师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还较多。

3.难易程度把握不好,缺少差异性,作业的布置缺少分层次要求。

4.各学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少相互协调、合作。

二、初中思品学生作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教师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对思品的特性分析、理解不足。许多教师设计、布置的作业以抄写、识记、背诵的作业为主。由于作业形式单一,知识型、理论型作业较多,而实践型、综合能力型作业较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不高,应付敷衍。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程目标认识不足。“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 目标。”然而,许多教师设计和布置的作业大多数为完成“知识目标”而设计、布置,对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即“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能力目标”的作业设计极少。正因为对课标的把握不准,所以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设计,使用的多数为学生订的作业练习或从网络上下载的资料,进行统一的作业布置。

对学生的个性认识不足。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我们有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认识不足,加上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因此设计、布置作业时都是统一设计、统一布置,缺少分层次作业,学生有的难以完成作业,有的又“吃不饱”。

初中作业中各科任教师之间缺少协调合作。在一些学校曾经出现在国庆期间,学生的家庭作业各科教师布置的试卷共有100张之多,学生哀叹:“放假还不如上课。”

三、初中思品作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深刻的认识课程标准的性质与目标。在课堂上紧紧的围绕课程标准来有效教学。思想品德作业可以分为两种,知识型作业与实践型作业。知识型作业侧重于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实践型作业,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积极实践。

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型作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终究无法转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如果我们只注重实践型作业,学生的行为就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缺少行动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既要注重知识型作业,也要注重实践作业。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活动才有目标,有动力。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去体会理论知识的真谛。

2.教师认真备好课、备好学生,除了对每一课的基本知识点、重点、难点准确确定外,对每一课的在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目标,还要对本班的学生在智力思维、情感态度、能力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意思是说,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

3.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

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是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的题目,选做题、提高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4.各科任教师应该协调合作,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教师应严格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每日课外作业总量控制,初中应在1.5小时以内完成。这就要求学校做到文科科目与理科科目相结合,不能让教师随意的调课、换课。这样,就容易让学科教师进行协调配合,文理科结合布置作业,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互动下,不易造成学生对做作业的疲倦。各科任教师之间的协调合作设计、布置作业,这项工作可以说极难,既要学校出台一些硬性的政策,还要教师之间更多的交流。

5.作业形式要多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爱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布置作业应力求全面,除必要的课外书面作业外,还应布置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复习作业、口头练习、听写练习等。如:预习作业: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注重体验,激发求知欲。课前预习作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熟悉教材内容,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预习性作业,要有明确的自学重点,有预习提纲和要求。课堂作业:形式不拘一格,贯穿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习激情。课堂作业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形式不拘一格。可用好教材上的“练习题”和“小栏目”,《思想品德》教材有许多“小栏目”。如“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忆一忆”等等。它以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成为新教材的一个亮点,为教材增添了不少色彩,教师在选择课堂训练题时,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栏目”。当然,教材中的“小栏目”还有许多生动的漫画,这些漫画本身就是很好的训练题。还可用小品表演的形式,提问的形式,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做习题的形式、知识接龙的形式等等。

6.作业态度要端正。教师应教育引导学生先复习后作业,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字体要规范,书写格式要统一,要及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除了有合作完成的要求的作业外,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简笔画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浅谈工程量计价中的风险特征、类别以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