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疹

时间:2022-09-05 09:02:28

浅谈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疹

药疹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黏膜引起的炎症性反应。在临床上较常见,一般不需处理,但近年来有药疹病例增多、药疹反应较重的现象,下面就药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处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病因与发病机理

大多数药疹为免疫性反应,少数为非免疫性反应。

2 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

2.1 药疹只发生于少数有特异性体质的用药患者,大多数患者无反应。

2.2 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经过4~15 d的潜伏期,有过敏史者若重复用药,则在数分钟至24 h内出现药疹。

2.3 药疹形态各异,很少有特异性。

2.4 存在交叉过敏和多元过敏现象。

2.5 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3 临床表现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症状可由不同的药物引起,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引起不同的药疹。常见类型有:①局限型药疹:常由解热镇痛药、磺胺药、巴比妥类等引起。多为直径1~5 cm的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一个或数个,边缘清楚,红斑上可有水疱、大疱,有瘙痒或灼痛感。停药1~2周后药疹逐渐消退,可留下色素沉着斑。损害多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一般全身症状较轻;②麻疹样药疹:多由青霉素、解热镇痛药、磺胺药、巴比妥类药等引起。发病突然、迅速,常从面颈部开始出现针头大红色丘疹,并在短时间内向躯干处蔓延,呈散在性或密集性对称分布,类似麻疹。但全身症状较轻;③猩红热样药疹:多由青霉素、解热镇痛药、磺胺药、巴比妥类药等引起。初期为小片红斑,从面颈部、上肢、躯干向下发展,于2~3 d内可遍布全身,互相融合,伴面部四肢肿胀、类似猩红热样皮疹,尤以皱褶部位和四肢屈侧最为明显。有时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但较轻;④荨麻疹样药疹:多由血清制品、青霉素等引起。多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风团,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可伴有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蛋白尿等血清病样症状;⑤大疱性表皮松解样药疹:属重型药疹。面颈部、躯干、四肢出现紫红色斑,在红斑表面迅速出现松弛性大疱,形成大面积的表皮坏死松解,出现鲜红色糜烂面,尼氏征阳性,伴高热、乏力、呕吐、腹泻等全身中毒症状,口、鼻、咽、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而死亡;⑥剥脱性皮炎:属重型药疹。常由磺胺药、巴比妥类药、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引起。多为长期用药后发生,首次发病者潜伏期15~20 d左右,有的患者是在荨麻疹样、猩红热样药疹等的基础上,继续用药或治疗不当所致。皮损初期潮红,出现面部、手足或全身弥漫性红肿,2~3周红肿消退。出现糠秕样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呈手套或袜套样脱落,头发指(趾)甲也可脱落。病程长,严重者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死亡;⑦其他:有紫癜型、湿疹型、多形红斑型、光感型、血管炎型药疹等。

4 诊断与治疗

4.1 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用药史;②有潜伏期;③皮疹色泽鲜艳、多对称分布(除局限型药疹外)、瘙痒明显;④排除其他皮损相似的其他皮肤病。

4.2 治疗原则: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

4.2.1 轻型药疹:给予抗组胺、维生素C,必要时给予中等剂量的泼尼松。根据皮损的性质选用外用药。

4.2.2 重型药疹:①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给予地塞米松10~20 mg/d或氢化可的松300~400 mg/d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②对有感染者要及时选用广谱、不易致敏的抗生素,注意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支持疗法如输新鲜血液、白蛋白等;③注意口、眼、鼻黏膜的局部护理。每日更换无菌床单,加强病室的消毒隔离。

5 预防

在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仔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尤其是过敏体质的患者更要慎重。在应用药物过程中,要勤与患者沟通,多巡视,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在整个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避免一些诱因素,把药疹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应是临床医药护患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上一篇: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6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