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词汇教学

时间:2022-09-05 08:33:26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词汇教学

摘 要: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现状,探讨融合于语境、导入文化因素和归纳总结三方面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词汇习得效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融入语境 文化因素 归纳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67-02

1 引言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让一度倍受冷落的词汇研究一下子热了起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形式可以是单词、句子、语段,但最终是由单词组成,而基本范畴的研究对英语词汇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词汇问题看作语言的核心问题。英国语言学家 D.A.Wilkins 认为: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规定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等三个级别,分别为掌握4 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5 500个单词和1 200个词组、6500个单词和1700个词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途径认知词汇达10 000-12 000个;且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的5 000-6 000个及其最常用的搭配。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英语教学中,对词汇量的要求非常明确,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英语词汇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

2 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词汇作为语言基本组成要素之一,是表达语言最必要的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若没有词汇,就很难与他人交流,也不可能更好的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等输出技能和接收技能。

然而,在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发现学生对新词汇学过就忘,或是拼写错误,或是词汇与词意对应不上,或是只知语意不知用法。学生也认为词汇的习得是一大难题,阻碍了他们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

2.1 学生没有英语基础,给词汇教学增加了难度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不好,大部分学生接受过高考的洗礼之后,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不如别人,自身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情绪,对学习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特别是英语学习方面,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最晚也从初一开始起步,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已经失去新鲜感和自信心。此外,初中的英语考试以教材为主,学生靠单纯的死记硬背还可以应付,但是进入高中、大学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增多,学生就越发感到英语学习的困难。读单词难,记单词更难,久而久之,词汇教学就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难题。

2.2 英语教学过程存在两个极端

2.2.1 摈弃课文,单独讲解词汇

长期以来,教学双方形成一种共识:语言如一座高大的建筑物,语法是骨架,词汇是砖瓦。因此,教师会花大量心血单独讲授词汇,学生也会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背诵单词上,但往往事倍功半。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的10位英语教师,大部分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生词。这种教学,割裂了词汇与课文的紧密关系,忽视了词汇存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学习者的认知语境,长此以往,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将只是孤立的词汇,以致造成学生的词汇学习缺乏语境意识而思。每当学生拿起阅读材料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文中陌生的词汇虽少,却浑然不知文章所云。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并不可取,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2.2.2 过分注重篇章结构,极度淡化词汇

不少教师在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过高地估计了学生学习掌握词汇的能力,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讲课以篇章结构分析为主。词汇学习常常被认为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通常安排学生在课后背诵词汇,这导致词汇学习缺乏连贯性,学习者缺乏词汇知识。他们既不能有效的记忆单词,更无法了解词汇的词源,词与词以及词汇义项之间的关系,因此导致了即使是常用词的基本含义,学生也不能完全准确的掌握,若词语使用环境或搭配有所改变,学生便不能准确的理解词汇含义。同时,忽视词汇对篇章结构理解的铺垫作用,也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如将词汇学习交于学生,势必要有强有力而富有成效的检查手段。否则,无论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是笔头应试能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

因此,针对目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教师需要掌握科学的词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全面提高各项语言能力。

3 词汇教学的主要方法

3.1 融合于真实有效的语境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某种程度或某种范围内的交际。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并在使用中掌握语言。在语境中教词汇,就是结合词的运用教单词。这样,学生能够看到词汇的实际运用情况,因此就容易记忆,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词的具体用法,得体地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际。用认知语境理念于词汇教学可以克服词汇教学中孤立主义的弊端,建立词汇的认知关联,拓宽词汇教学的新领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浓厚兴趣。

研究表明,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将词汇融入语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小组活动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语言习得、内化的支持环境,能减轻学习者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以下多种方法:采用直观教具,如图画、照片、实物、幻灯片来进行教学;挑选某一精彩片段请学生合作即时表演;组织一场微型辩论赛;请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设置一个具体场景请学生口头表达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系列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得不主动地运用新词汇,琢磨词语的搭配,思考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从而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3.2 导入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词汇是语言的载体,语言中的民族特征由词汇反映出来。因此,学习英语词汇,不仅要学习词汇本身,还要理解词汇内蕴的文化内涵。

词汇的学习涉及到词汇和外部世界的联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当人们听到一个词时,就会想到它的意思,并将意思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因此,即便是同一个词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的头脑中反映出的意象和联想却可以不同。例如,有人曾将亚洲“四小龙” 翻译成“Four Little Dragons”,却不知在英语中“Dragon” 一词所指的是一个形象凶恶,口中喷着火的怪物,同汉语中的龙的形象大相径庭。试想西方国家的人看到“Four Little Dragons”会有何感想呢?后来有人将“四小龙” 翻译成更加接近原意的“Four Little Tigers”。另外,习语和俗语也深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该民族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如我们常把强壮的人说成“壮如牛”,而英语中却用“as strong as a horse”来表达。

孙致礼教授曾说过:“应以一种开放、尊重的心态去面对他文化中的差异性,而不能将其掩盖起来,一味用自己民族的品位去取代原语文化的品位,否则容易伤及文化交流。”所以,教师在词汇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文化因素的导入,不仅让学生了解词汇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应使其懂得词汇内涵的、情感的、牵涉到许多联想的意义。教师可推荐一些反映英美文化的书籍,放映适量有关英语文化的原版片,请外籍教师或专业人士做专题讲座,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有更理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对词汇的真实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提高学生驾驭词汇的能力。

3.3 注意归纳总结

词汇的发展不只是一个量的问题,也不只是熟悉新词而已,它还包括深化已知词的知识。英语词汇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给学习者的记忆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果平时不注意理解和辨析,就非常容易出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将单词按各类关系进行归纳总结,把以前学过的词与新词联系起来,以旧带新,循序渐进,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归纳总结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将词汇按同类题材进行归纳,如将生活、政治、文化、教育等各类词汇分类记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词汇进行辨析对比,也就是把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异义词等进行归纳总结。另外,教师要提醒学生切不可忽视词汇的词根、词缀及它们之中的特殊情况。如有的前缀包括多种意义,有的词根能派生出两个相同词性的词,但意义却相差甚远,有的后缀能代表多种词性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词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学生词汇的习得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4 结语

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英语的词汇教学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要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断探索词汇教学策略,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词汇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永昌,符丕盛.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ard [M].Hove,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3] 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

[5] 吴霞.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6] 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7]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 樊永先.英语教学理论探讨与实践运用[M].北京:冶金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9] 侯敏华,林周婧.依托语境潜移默化地学习词汇[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6).

[10] 鲁子问.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激趣”艺术[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5).

上一篇:由网络购物对传统购物的冲击分析传统购物的未... 下一篇:基于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景观专业发展特质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