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变式的应用

时间:2022-09-05 08:12:22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变式的应用

[摘 要] 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例题时生搬硬套和思维定势,教师在例题教学时对例题要充分变式,例题变式主要包括一题多解(证)变式、一题多变变式,多题一解(一法多用)变式。例题变式设计要注意差异性、层次性、开阔性、灵活性。

[关键词] 变式、例题

例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套用固定的解题模式,造成思维僵化。因而在例题、习题教学中,当学生获得某种基本解法后,应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探求题目的结论、改变情境等多种途径,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变通,帮助他们对问题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使思维不局限于固定的理解和某一固定的模式,从而提出新问题或获得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一组由浅入深、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变式题组,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灵活转换和积极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思维的层次。

一、例题变式分类

例题变式主要包括一题多解(证)变式、一题多变变式,多题一解(一法多用)变式。

1、一题多解(证)变式

即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所学的知识范围内尽可能地提出不同的解题构想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总结规律、方法,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一题多解的实质是以不同的论证方式,反映条件和结论的必然本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有些问题多种方法求解,既可暴露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增加教学透明度,又能使学生思路开阔,熟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例如: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这是一道文字证明题,引导学生转化成用几何符号表达的几何证明题。

以上各种证法,沟通了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了深化知识,融会贯通

的目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几何证明题中,许多证明题都有多种证法。当

然,列出各种证法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筛选出最佳方法,这也是多向思维的最

终目的,以达到经济思维的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对同一来源材料,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位思考问题,寻求某类问题的解题规律或一题多解,从而拓广了思路,使

思维辐射展开,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这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而且对开发智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欲望也大有裨益。

2、一题多变变式

就是通过对某一题目进行条件变换、结论探索、逆向思考、图形变化等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使一个题变为一类题,达到举一反

触类旁通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及探索、创新能力。

例如:如图 在 ABC中,D是BC边上一点,E是AD中点,过A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F,且AF=BD,连接BF

(1)求征:D是BC的中点。

(2)如果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此题第二小题中,可进行以下的条件变式:

(3)如果∠BAC=90度,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4)如果∠BAC=90度,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当然,上面(2)(3)(4)小题也可以逆向思考。

(1)如果四边形AFBD是矩形,试判断 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果四边形AFBD是菱形,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果四边形AFBD是正方形,试判断 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多题一解(一法多用)变式

数学中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同一分支内又常被划分为若干个单元。不同分支之间或同一分支的不同单元之间,常常会出现许多内容上的相互转换与渗透,据此,我们可以将某一单元的题目改变表达形式而变为另一单元的题目,但题目本质不变,解答方法相同。另外,通过互为逆否命题转换而得到等价命题,不同题型之间的转换,如选择题转换为填空题,解答题变为证明题、探索开放题等,都属于多题一解的范围。题型变式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题目的本质属性,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1)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当x=5时,y=7.5 ,当x=6时,y=7.2,求当x=0时,y的值。

(2)、已知弹簧的长度 y(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重物质量 x(千克)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挂5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5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求当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

(3)、如图是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在一定的限度内所挂重物质量 x(千克)的函数图像,则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 。

二、例题变式设计注意事项

数学变式设计要巧,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正确把握变式的“度”。一般地,数学例题变式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差异性

强调一个“变”字,避免简单的重复。变式题组的题目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异。对每道题,要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鲜。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鲜的题目给学生的刺激性强,学生的神经兴奋度高,做题时注意力集中,积极性大,思维敏捷,使训练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设计数学变式,要努力做到变中求“活”,变中求“新”,变中求“异”,变中求“广”。

2.层次性

所设计的数学习题变式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变式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让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跨过一个个“门坎”,既起到训练的作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3.开阔性

一幅好画,境界开阔,就会令人回味无穷。同样,设计数学习题变式,一定要内涵丰富,境界开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空间。因此,所选范例必须具有典型性:一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二要能够进行一题多解;三要具有延伸性,可进行一题多变。

4.灵活性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数学变式训练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口头、书面、板演均可,力求使学生独立练习和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半独立练习相结合。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有时可分散训练,有时可集中训练,有时一个题目的变式可分几次完成,充分展现知识螺旋上升的方式。这种灵活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大脑和神经的兴奋度,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建议“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题目,是否知道可能用得上的定理?这是一个与你的题目有关且已被解答的题目,你能用它吗?能用它的结果吗?能用它的方法吗?你能不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别的题目?”这正是变式思想的体现。需要强调的是,数学例题变式不是为了“变式”而变式,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这样才能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完成“应用一理解一形成技能一培养能力”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章玉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数学天地, 2009.1.

[2] 陆书环.数学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10.3.

上一篇:以教研组为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对比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