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者需求的开放式特色阅览室学科专业服务设想

时间:2022-09-05 02:10:30

基于读者需求的开放式特色阅览室学科专业服务设想

摘 要:读者需求的关注点在于方便和灵活地获取高品质的信息资源,以此为起点,是图书馆可以充分挖掘学科服务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揭示馆藏文献,从而高效率地提高知识服务质量。

关键词:读者需求 开放式 专业特色书库 学科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255-02

1 学科专业特色阅览室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构建和服务开展日益数字化,但是传统纸质图书仍然是读者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对科研人员而言,传统纸质阅读在权威性和可信度方面比电子资源更具优势。所以,专业特色阅览室的建设逐步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而面向读者服务的阅览室管理模式始终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也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

开架借阅是图书馆方便读者、提高藏书利用率的主要手段和服务方向。因此,探求开放式专业特色阅览室的学科服务是优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也是图书馆藏管理的研究课题。我馆实行阅览室开架借阅多年,虽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服务模式,经过多次的调整,目前已现有的藏书管理模式仍存在一定的欠缺。

2 读者对于开放式阅览室馆藏组织的认知和需求分析

(1)图书馆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读者对于所需文献获取具有很强的即时性,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帮读者找到所需文献是读者评判图书馆服务的最直观标准。虽然目前各个图书馆为了扩充本馆馆藏结构,实施了各种图书馆联盟,联盟内各图书馆间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或者文献传递共享资源。但是这样的服务往往需要读者一段时间,而且不确定等待时间长短,这样大大降低了读者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就此看来,方便使用,立等可取是满足读者需求的最佳馆藏结构。

(2)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就在于以最优化的服务满足读者需求,实际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书刊采购“适销不对路”。在传统业务流程中,图书采购是由采编部专人负责,这样造成对于图书采买具有较强主观性。对于高校而言,专业数量众多,并且不同学校的专业类型以及重点专业各有区别。因此传统的采购模式会造成与读者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同样花了钱,却没有买到读者最需要的书刊。

②文献分流无形地设置了借阅障碍。图书馆目前的组织结构大多将采购、借阅、咨询等部门按工作内容进行分离,这就造成各部门之间彼此独立的局面。就目前专业发展方式来看,各专业间彼此融合的趋势日益加强,现有按照文献分类发对馆藏进行区分的方式并不适应专业发展趋势,人为的造成了文献间的隔离。

③服务水平偏低,缺乏主动性。流通部和阅览部,是接待读者的重要部门,工作辛苦繁杂,待遇却较低,馆员工作普遍积极性不高;而待遇相对高的信息部,只是重视文献检索课的安排,无暇顾及读者如何获得文献资源的问询,缺乏主动服务理念,坐等读者上门。总之“浅的问题难深入,深的问题又解决不了”,服务水平远远偏离读者需求。

3 学科专业服务的内涵及意义

(1)学科专业服务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要求馆员在服务过程中突破馆藏资源类别和形式的要求,以用户需求的资源类别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满足读者需求。建立专业特色阅览室就可以很好实现这一目标,通过主动和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建立通畅的信息需求与供应渠道,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主动给予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

(2)学科专业服务是一种以辅助科研教学为目标,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交互服务。通过对某一学科主题资源的整理和汇集,将服务贯穿于整个教学、科研过程,而不是基于现有资源或系统的服务。

(3)学科化服务是增值的服务,学科化服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服务,体现了现代化条件下馆员的创造性劳动,学科化服务的重点是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出来新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产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或者为用户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4 以学科主题为依据,提供学科服务机制的具体措施

学科化服务强调融于用户之中,主动参与用户的教学与研究活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

4.1 建立基于学科的特色资源组织

学科专业服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突破馆藏类别和形式的限制,按照本校的学科结构,特别针对本校重点学科,依据学科类别组织多种文献信息资源。在资源组织的过程中要以可获取性强为宗旨,同时尽可能保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最好能够依据各馆实际情况制定资源建设方案,以保证专业馆藏建设的长期性。

4.2 以学科主题为依据,将流通流程重组,提供学科专业特色服务

根据本校学科发展规划,按学科专题设立阅览室,把同专题的所有载体文献全部集中在同一阅览室,实行藏-借-阅-咨合一。即在同一个空间内,设置参考咨询处、图书借阅处、报刊阅览处、视听资料管理处、网络信息检索处等服务区;既提供开架借阅和解答读者咨询,又提供文献信息检索、学科信息导航和网络参考咨询等集成服务,满足读者在该室获取多媒体学科信息的需求,实现综合化的服务效益,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尽享图书馆资源。

4.3 学科化服务人员配备

学科专业阅览室的建设要求图书馆突破原有的部门组织规划,统一以学科建设为目标,打破图书馆部门和编制的限制,组成借书、阅览、咨询、检索、网络导航等集成化的学科服务团队,使之与各项信息服务融为一体。这也对馆员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该突破原有的学科馆员机制。将学科馆员兼做采访馆员,负责该学科专业阅览室整体的资源采购工作,同时在资源建设中积极听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买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学科书籍和数据库。其次,选择既受过图书馆专业训练,又有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馆员做专题阅览室的业务骨干,按照不同分工,提供不同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制定服务细则,根据日常工作表现和服务能力,提供不同服务之间的轮换,既给高待遇者以压力,又给低待遇者以动力,激发全体馆员工作学习热情,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促进一线服务的更好开展。

4.4 复合型馆员少之又少,想要胜任本科室的学科建设与服务,必须接受学科知识的专业培训

其一,创造条件,鼓励已经具有重点学科专业的馆员继续深造,学成归来为相应的学科建设服务;其二,对具有图书馆学学历却无专业背景馆员,与院系联合搞学科专业培训。

5 学科专业特色阅览室学科服务设想具体个案

5.1 以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进行特色阅览室学科服务设想

西安科技大学主要是为培养煤碳行业中坚人才的基地。本校有一个以“煤矿安全技术与工程”的国家重点学科和三个以“采矿工程”、“岩土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组成的重点学科体系。为了满足师生教学、科研课题所需要的学科专业文献需求,保证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完整性、准确,图书馆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服务模式,笔者根据本校专业和科研项目的需要,建议本馆设立开放式专业特色阅览室。依次为“煤矿安全技术与工程”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阅览室、“采矿工程”阅览室、“岩土工程”阅览室、“控制理论与工程”阅览室为龙头的4大学科特色阅览室,并分门别类地依次将本馆馆藏中有关这4大学科所有的文献,包括书、刊、资料以及光盘磁带等各种文献类型,突破载体的限制,全部集于同一个阅览室中。

总上所述,特色阅览室的学科化服务的关键,它是一种基于馆藏物理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以用户需求目标驱动的,面向知识内容的,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学科化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将图书馆信息服务从图书馆端过渡到用户端,成为具体科研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保证信息服务定位在科研和教学上,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芳丽.建设高校专业图书馆的几点想法[J].图书馆建设,2005(5).

[2] 周新春.开架书库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的构建—— 以武汉理工大学新书书库为例图书馆杂志,2008,27(9).

[3] 文小明.建设“服务型”图书馆策略体系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7(5).

上一篇: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高职院校专业竞争力的分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