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6-16 01:33:59

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决定了在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因素,贯彻情感教育理念势在必行。本文提倡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调动课本和课堂的情感因素,加强教师的情感酝酿和情绪带动,促进学生情感的表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言

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功能来看,它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因此,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和正确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热情,发挥他们的潜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应该成为教育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一堂课的好坏,往往与教学引入有很大关系。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将会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要想在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因此,情感的体验教育必须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和任务,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中去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例如在《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教学中,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做了一个调查,要求全班分成6个小组,调查本班的同学在家里做家务的情况。在课堂导入时,将每个小组的调查情况汇报一下。这样的导入,是由学生课前亲自参与的调查结果导入的。实际上,他们在课前调查的同时就已经开始了对自立的体验和思考了,因此在汇报调查结果时他们认为自己最有发言权,会积极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课堂中。

转变教师角色,创设体验情境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密切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分析。以《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为例,笔者通过创设“中日夏令营的较量”、“小雅的三天”以及“假如我是班长”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依赖父母的危害、体验自立的重要性。这些情境非常贴近初一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比如,他们在续写“小雅”的故事时,他们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有的说,小雅由于不会做饭,一连三天吃方便面,以至于后来见了方便面就恶心;有的说,小雅不会洗衣服,所以脏袜子、脏衣服都塞进洗衣机里了;还有的说,小雅平时起床是靠父母叫醒的,因此这三天她经常迟到挨老师的批评。他们的发言令人捧腹大笑,但是,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很熟悉这种生活经历。思考自己是否也缺乏自立意识和自立精神。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年龄、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饱含激情于讲授中,发挥激情的感染作用

用激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积极向上的新题是鼓舞学生前进的动力,学生带着乐观的心理去学习,可以振奋精神,活跃思维,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相反,如果讲课时仅仅照本宣科,没有真实的感情表达,用一个旁观者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就不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把激情带进课堂,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必须将浓烈的思想感情融入授课之中,做到情感和知识的有机结合。例如2005年我在讲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六”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时,自己难以压抑内心深处的激动和自豪,说话时声音近乎颤抖,说到:“这次成功反映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国家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海内外华人同感荣耀,中国人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幸福”,台下的学生显然为我的真挚而热烈的感情所感染,我的声音刚落,既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说到此,我发现不少学生的眼里已经噙满泪水,他们的情感已经被调动了起来,这样动情的话语,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图强的豪情壮志。

结语

随着情感教育理念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理解,它正在改变过去仅仅被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手段和工具的状况,而被提升至教学目标。我们在强调加强情感教育的同时,并不是简单的对认知教育的否定,也不能矫枉过正。因此,必须把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终融合成一种内在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何坪九年制学校)

上一篇:对口高考班第二轮数学复习策略探讨 下一篇:初高中数学的巧妙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