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09-05 01:36:42

初中生物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环保教育始终是初中化学和生物教学的一条主线,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着不能辩证地讲述有毒物质的利弊和部分物质的利弊,讲授忽视造成物质危害的人为因素和缺乏具体、生动的实例,讲授只强调经济效益和人的作用而忽视政府职责和生物的重要作用等教育误区,影响了环保教育的实效,而使环保教育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针对种种误区,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物化学;环保教育;误区;对策

环保教育教学始终是初中生物和化学教学的一条主线,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走入误区,应该迅速纠正。

一、过分宣传有毒物质的危害,忽视了其有利的方面

在初中课程中提到了许多有毒物质,并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有毒物质危害,但对于该物质在化工、材料等领域的贡献却很少提及,致使师生谈“毒”色变。如讲述有机物的危害这一内容时,教材上说甲醛是一种强致癌物质,网络搜索“甲醛”也没有几条是说甲醛的作用的。于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甲醛有害而无益。事实上,甲醛在合成树脂、标本防腐、杀菌消毒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化学物质难以替代的。还有像氯气、吗啡、金属汞等很多物质在人们的认识中也是有着同样的遭遇。

针对以上问题,在生物化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正面宣传,多让学生认识它们的用途和对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减少负面宣传。如讲解硫酸时着重介绍硫酸在化肥生产、金属冶炼、化工合成方面的用途,而对硫酸造成的危害和事故进行客观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利用不当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让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认识有毒物质。

二、过分夸大部分物质的有益方面,掩盖其对环境的危害

与以上物质的遭遇不同,有些物质在我们所用的教材、广告及生活经验中,都只反映了它们的利而忽略了其危害。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教材主要讲解其作用和缺乏时的症状,很少提及其危害;众多药品和保健产品只侧重于正面宣传。其实,很多微量元素都是重金属,在人体和动物体内达到一定程度都会表现出中毒症状。锌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但人体过量摄入锌,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消化道不适反应,还可以使人体抗病能力减弱、贫血等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维生素也一样,过量摄入也会引起中毒。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这些内容,让学生在认识物质有益方面的同时也要对危害有所了解,力求认识客观全面。如讲解塑料时,介绍其优良的性能及用途,不忽略塑料因难以降解而引起的白色污染,从而让学生树立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其环保精神。

三、将大部分事故的责任强加给有害物质,忽视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有毒物质泄漏造成重大污染和危害的事故,新闻媒体报道则以血腥的场面和严厉的文字推波助澜。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使人们把三聚氰胺与肾结石、膀胱癌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中,不应该忘却三聚氰胺作为重要的中间化工产品,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纺织、医药等行业,使生产出的产品有硬度高、阻燃、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等特点。三聚氰胺事件中错的不是三聚氰胺,而是使用它的人。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抛开一些人为的误导因素,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大部分事故不是化学物质的错,而是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能正确使用化学物质的结果。

四、重视宏观、理论的讲解,缺乏具体、生活的实例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环保教育教学总是宏观、理论的方面头头是道,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却不知所措。如人们都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但面对废旧金属、废旧电池、旧衣物、剩饭等垃圾却不知如何分类放置和处理;农民不知道怎样环保处理植物秸秆等废物,甚至不能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资源,而且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在宣传环保政策法规的同时可以多提及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的环保措施。如教给人们塑料袋的正确使用,垃圾分类常识等,使学生懂得我们的生活与环保息息相关,让学生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五、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环保工作中政府的责任

环境是公共资源,应当由政府来管理。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行为也是公民效仿的基本标准,但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盲目引进和扶持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多关注项目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而忽略对环境的污染,致使污染事件频发。

对此,教师在环保教育中要让学生明白,大产能的项目必将会对环境有重大的影响,更让学生明白环保需要政府和每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从而,教育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六、过分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作用,淡化其它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于是,盗猎、食用野生珍稀动植物的事情频频发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和自然界物质和能量转化角度来看,人类和其它生物一样。都属于自然界的一个种群,应该和其它生物有着同样的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在物质循环和环境调节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环保教育中,教师要加强生态系统知识的宣传,强调其他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真正认识到自然界的生物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关爱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总之,我们应该根据客观事实科学地认识物质世界、分析环保问题、解决环保问题,并积极争取各方力量参加到环保公益活动中来,让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让世界环保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志权,《初探高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相结合[J]》,《广东科技》,2011.12

2.郭艳涛,《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探索与实[J]》,《科教文汇(下)》,2011.04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活动开展之我见 下一篇:让区域活动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