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时间:2022-09-05 12:20:47

浅谈初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摘 要:语文课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点的训练本无可厚非,但是缺少了“审美情趣”的熏陶总是不够完整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作品的整体美;扩展艺术内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 审美情趣; 有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20-001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语文课“培养审美情趣”的功用被如此加以重视,这是以往教学大纲所不曾有过的。初中语文教学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一、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作品的整体美

了解一些欧洲国家的语文教育状况,对于我们会有所启示。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目标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当今更是人类和谐发展所必需的。即使是以“实用”著称的美国语文教育也将文学熏陶归入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早已提出: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后果。重视对学生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熏陶,本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我国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把握住了世界语文教学的脉搏的,更是对我国文化传统的很好的继承。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妨敞开思路,尝试着横向扩展语文课内容的涵盖面。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要仅仅局限于对每一篇课文的情节、人物、思想及段落结构等问题的重复分析,而要引导学生就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某些文化现象、文人心态等诸多层面生发开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社会生活中各类美的事物及其美的蕴含。这样,学生才能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对同类文章、同类文化现象的领悟、联想和欣赏。

二、相似文章比较,把握作品文化现象

教师可以以已学过的课文为素材进行比较教学,抓住不同文章的某种相通之处为突破口,变单篇课文教学为同类文章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放开思路去把握一种文化现象。如《孔乙己》是小说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篇目,可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可悲之处及其典型性,那么我们不妨再学习一下另一篇已学过的课文《范进中举》,在对两个人物的生活时代、经历地位、思想性格的比较之中体会封建时代给旧知识分子带来的共同的精神摧残。不止于此,还可以联系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一系列悲剧性的人物形象:周进、王玉辉、严监生等,把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扭曲的人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全面而清醒地认识《孔乙己》的主题和现实意义。在《木兰诗》的讲解过程中,告诉学生有的研究者从对仗和押韵上证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几句为后代文人所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几句诗的印象和对古代民歌特点的理解。

从效果上来看,横向扩充初中语文课文内容的涵盖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机械的层次段落的划分,乏味的说明文和文言文的讲解,使得一些学生把语文课当作休息课,暗地里自行安排。而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扩展中所包含的新鲜的信息和有趣的知识正是一付有效的兴奋剂,唤醒他们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下的神经。如在《马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急于串讲课文,而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马”的偏爱谈起,讲王良御马和汗血盐车的传说,郭隗所讲燕昭王时以五百金买千里马骨的故事,唐昭陵六骏的来历,这些有趣的故事早已让学生应接不暇了,再提到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和杜甫“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的悲叹,学生自然感慨颇多,兴趣盎然,学起课文来不但分外专注,而且对韩愈“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叹息多了几分理解,无形之中受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可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横向扩展语文课内容涵盖面的最明显的效果。但是,它只是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而绝非我们所预期的最终结果。

三、扩展艺术内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我们不妨把某些课文作为一个艺术品,横向扩展其艺术内涵,从综合艺术的层次作一个全方位的观照。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可以尝试着把它作为一个立体的艺术品,用《命运交响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当他们逐渐掌握好感情基调以后,再让他们拿出水彩和纸,凭借形象思维中再造想象的广大空间为课文画一幅诗意画,然后由学生自己向同学讲解自己作画的构思和对原文的理解。教师做时代背景介绍之后,海燕及暴风雨的象征意义便不言自明了。最后通读课文,以一段暴风雨中的海燕的录像作结。这是一次集文学、音乐、绘画、影视艺术于一体的教学尝试,效果显著,学生反映很强烈:没有想到交响乐也会这么震撼人心,没有想到水彩中的不同色彩竟会渲染出那么迥然不同的环境氛围,更有学生在学后随感中写道:“我逐渐感到,我便是那海燕,是我在闪电中间翱翔,是我在愤怒的海上吼叫,是我在向世界挑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当然,从教师自身来看,这种以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远比单纯教授课文内容的备课量要大得多,查找资料、归纳资料的工作费去了很多精力,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以语文教师贵在平时积累,不但要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态,而且要把握文学艺术界的脉搏。只有这样,到具体课文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信手拈来。

上一篇:丰富情境 灵动语法 下一篇:音乐素质教育不应忽视视唱练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