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扩张,“买人”先行

时间:2022-09-04 10:25:13

海外扩张,“买人”先行

近日屡闻本土金融企业试水海外损失惨重的消息,先是说中司入股黑石账面日益难看,接着是平安入股富通浮亏3亿欧元,好歹中信证券入股贝尔斯登被监管政策给拯救了。

不过,在此我想说的是,本土金融机构在海外扩张的时候,除了大把地砸钱,是不是还有更小投入的聪明办法。

先看一个令美国金融界沮丧但未必令本土金融界沮丧的消息。

据3月底的媒体报道,受次贷危机日益加重的影响,包括花旗集团、雷曼兄弟和摩根士丹利等在内的华尔街各金融机构过去九个月中裁员人数达34万。根据证券产业与金融市场协会的数据,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同样时间段之内,华尔街投行裁员3.98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在两年之后上升至9万人。换言之,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华尔街大裁员的高峰似乎还在后面。纽约猎头公司BattaliaWinston合伙人Jo Bennett表示:“这一危机比2001年更严重,我们不知道危机将持续多久。”他认为,华尔街未来几年的裁员人数将超过10万人。

人力资本在金融业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先听听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怎么说的:“我们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金融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我们再看看在此次次贷风暴中率先倒下的美国曾经的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的平均人力成本。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贝尔斯登在去年8月底之前的总员工数量为15516人,其前九个月总薪酗为31亿美元,算术平均值为每人20万美元左右,据此推算年薪大约28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入,目前雷曼兄弟、花旗和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裁减固定收益交易部门、资产证券化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投资银行部门的员工。到3月底,花旗已经裁员1.7%,雷曼兄弟裁员更高达18%。摩根士丹利和美林则分别裁员6.2%和4.5%。而刚刚提到的这几个部门,恰恰是本土金融机构极为欠缺的短板,也是试图通过海外并购来提升的主要方向。

那么,如果不单纯把注意力放在标的高昂、风险巨大的并购上,转而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吸纳海外专业人才上,本土金融机构的海外扩张是否会更稳健、更顺利呢?

在此不妨重温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早年的时候,福特公司的一台工业电机发生故障,各方人士检查了三个月,竟然束手无策,于是请来了德国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经过研究和计算,用粉笔在电机上划了一条,说:“打开电机,把划线处线圈减去16圈。”果然电机恢复正常,福特公司问要多少酬金,回答是1万美元,理由是:“划一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划线值9999美元。”事实上,这个故事到此并未结束,亨利,福特本人因此对斯坦门茨倾慕不已,屡欲延揽门下而遭拒,原因是斯坦门茨所服务的工厂待他很好。最后亨利,福特干脆把那家工厂收购下来,如愿以偿得到了斯坦门茨。

这就是世界级企业家的用人之道。

上一篇:“上北下南”品车宴 下一篇:在宏观经济各目标间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