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时间:2022-09-04 08:26:09

C语言程序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摘要: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至关重要,教学中若能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根据课程特点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一直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动机;计算机教学;C语言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9019002

0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目前全国高校理工科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C语言具有运算符多、数据类型多、表达式丰富、书写灵活、语法规则繁多等特点。该课程一般在大一开设,学生没有任何结构化程序和算法的基础知识,面对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大量语法、句法、结构化设计思想、算法等,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教师花费大量教学时间讲授这些方面的内容,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多、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1充分利用第一堂课培养学习动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关难”说明第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心理学来说,能让人一开始就有兴趣的话,可以持续学习较长一段时间,若一开始没兴趣,再要投入学习就比较困难。许多教师按部就班地在第一堂课介绍课程性质、学习要求、目标和C语言的概述,这些比较死板、枯燥的东西,不能有效吸引学生,不能让学生产生想学习的欲望,没能充分利用第一堂课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一次课应围绕C语言是什么、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展开。C语言是程序设计语言,是编写各种软件的工具。如何让学生明白其功能作用呢?可以先从小处讲C语言的作用,把以前学生做的程序,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课堂点名程序、计算器、小学数学训练系统、万年历、工资计税器、五字棋游戏等,并特别强调这些都是上届同学完成的程序,老师只是添加了图形界面而已,界面上都有作者的署名,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知道学习C语言能做什么,通过一学期的程序设计学习,自己也能做到。现场验证程序功能,如用自己编制的点名程序进行课堂抽查点名。再从当前实际生活讲C语言的作用,几乎没有C语言编写不了的软件,如大名鼎鼎的Linux操作系统;特别是嵌入式系统及与硬件相关的软件,并举出几个商业软件的例子。第一次课也要让学生明白,不要着急去学时髦的语言,学好C语言再去学习其它语言,能很快入门。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十分关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点来培养学习动机。

C语言学习要循序渐进,要求学生不能漏掉一次课,不要缺课;特别强调程序设计是靠实践练习学会的,光看书不行。C语言的学习就如同婴幼儿学说话一样,不要怕出错,先模仿着把话说出来,再来理解每个字、词的意义,再自己组合创造成自己的话语。不要一开始就想把程序中所有问题弄明白,慢慢来,要修改、思考相结合来理解。第一堂课一定要从学生能体会、感受到的具体人、物中明白学习C语言的好处及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动机。

2趣味性案例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都喜欢上课观看视频,教师可以找一些和程序设计相关的趣味动画视频用来教学。只要是有游戏或动画播放时,同学会很聚精会神。例如,在讲算法章节时,为了强调程序设计最重要的是算法设计,而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即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分成哪几步,每一步做什么。下面通过一个过河游戏来说明算法。该游戏是一家6口,父母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去度假,不幸碰到了一个逃犯,幸好有一个休假警员逮捕逃犯,大家才得以保住性命,接着是只有一艘能渡两人的小船,大家如何安全到达河对岸。游戏规则为:只有父亲、母亲和警员3个可以开船;父亲若离开儿子,母亲要责骂儿子;相应地若母亲离开女儿,父亲也要责骂女儿;警员离开逃犯,逃犯要伤害其他人,不过逃犯单独一人也不会逃跑。这时找同学上台来完成,课堂氛围一个子活跃了。一般同学肯定会犯错的,进行不下去时,教室最热闹了,于是理清思路,继续找同学来完成。同学们在很轻松的环境下就明白了什么是算法了。

学习循环语句时,让学生编写简单的猜数游戏。找来一个猜数游戏软件,它提示玩家输入一个1~100的数,每猜一次都会显示猜数次数;若猜对了,会显示“真聪明,猜对了!”;若猜大了,会显示“太大了,请重新输入”;若猜小了,则显示“太小了,请重新输入”。首先,全班同学一起来玩猜数游戏,教室立即热闹起来了,课堂氛围异常轻松,教师要强调不光玩游戏,要仔细观察,等会要同学自己来写游戏。第一次猜的数字五花八门,有50、40、10、90……,从第二次开始几乎异口同声地一半一半来猜了,到最后几次,又会有学生耐不住了,胡乱猜一气,学生们很开心,结束后还有人想再玩一次。通过玩游戏,每个同学都了解了游戏的规则,教师再从程序设计的角度把游戏算法描述一遍,让学生编写该游戏。以前不爱写程序的同学都开始写了,后来在上机实验过程中不断有同学对该程序进行提问,说明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由于C语言没有图形界面,有同学就会问怎样做到图形显示呢。这时,可以鼓励学生先学算法,等C语言课程结束后再学Visual C++,一个星期就可编出该游戏的界面了。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实践和研究都表明,在讲授教学内容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求知欲的有效手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设问题情景。如果每个新知识都能通过恰当的设疑来引入,一定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实际生活的例子,其实,程序语言设计之初就是模仿人类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如数组的引入,在循环语句中做习题:计算本班50个同学测验的平均成绩,输出所有低于平均分的同学的分数。若用以前的知识,只有一个变量来表示同学成绩,到最后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同学的成绩,其他人的成绩就被覆盖掉了。一般会有同学说,定义50个变量吧,取名从score1到score50,循环就用scorei。新问题来了,如何知道i是变量名中一个字母还是序号呢?于是要单独规定作序号的有“[]”,就是新的知识——数组。这里一定要注意,习题里班级的同学人数要多,若只有5个学生,就不能达到目的。

设疑方法的实质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形成一种认知动机。这种方法的技巧在于创设问题要新颖有趣、难度适当、富有启发性。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在学生遇到问题,尚未想通而又特别想解决之际,教师予以启发,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4及时反馈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及时地了解学习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缺陷和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种反馈信息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有一个实验,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3组,每组给予不同的反馈。对第一组,每日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每周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三组则不告诉其学习结果。8周后,第二组不变,第一组和第三组予以对调,又继续8周。实验结果显示,前8周是第一组的学习效果最好,第三组最差;后8周是第三组变好,第一组变坏。教学中对学生作业、测验及时反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由于C语言是所有理工专业学生要学的公共基础课,大部分是大班教学,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一百多人,这让教师及时反馈作业,很有难度;但借助本校ACM竞赛平台,不仅可以实时评判程序的正误,还可以根据学生解题数进行排名,对排名前10的同学进行加分奖励。ACM竞赛设定一套合理的竞赛排名、挑战规则,提供了一个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的完整实验模式。它多年的竞赛题及训练题积累成一个庞大的题库,其题目充满趣味性并联系实践生活,着手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题库中有入门级的简单训练题,也有中级训练题直至实际竞赛题,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合适的练习题目。解决了以前习题课上,成绩差的做不完,成绩好的做完了就无事可干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水平去做练习,做到因材施教。ACM平台能进行实时动态排名,学生除了可以看到自己当前所做的题目数及所在排名,还能看到其他同学的排名。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把学生的排名播放给大家看,及时表扬优秀同学,鼓励学生做出更多题目以提高排名成绩,创造一种竞争激励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结语

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从强转弱,也可能从弱转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地去激发,使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事物发展主要靠内因,教学中,学生由消极等待变为积极争取主动学习,这会使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并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应用研究 下一篇:利用呼出气体诊断多种疾病的装置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