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链中的物流外包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04 07:50:09

食品供应链中的物流外包问题研究

摘 要:食品供应链的具体形态和结构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食品供应链中发展物流外包,对于委托企业和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有着直接的促进效果。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原材料供应、加工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物流外包均有着广阔的发展机会。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可以选择采取运输外包、配送外包、全部外包、合资和剥离等物流外包战略。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3―0142―04

作为现代物流业的标志和代表,物流外包(亦称第三方 物流)近十余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随着现代物 流和供应链研究的深化,行业物流和行业供应链管理问题逐 步得到业界的重视。食品供应链涉及到农业、食品加工业、食 品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等诸多领域,在每个国家的国民经济 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 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食品质量、食品服务质量、配送时效等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供应链优化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 关注,这同时也成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要求之一。食 品供应链的进一步优化,需要第三方物流发挥更加突出的作 用。

一、影响食品供应链物流外包的外部环境 因素

第三方物流(TPL)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 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因其与企业自身提供物流服务的不 同,也称之为“物流外包”(Logistics Outsourcing)。对于食品 供应链,业界目前尚未有比较规范的定义。Kathryn Webster (2001)提出食品供应链是由初级生产者(农户或农场)、食品 加工制造商以及食品批发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等所构成的线 性网络关系结构。

食品供应链的具体形态和结构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 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加工制造技术水平越高,内部物流会越完善,物流 运作会更合理,这样,与外部物流的对接会更加便利。J1T生 产模式的进一步推进,均需要相应的JIT采购和jrt配送来实 现,这样,更加专业的需求会导致物流自营逐步向物流外包转

2.食品物流业的发展程度也对食品供应链中的物流外包 问题有着重要影响。如果现代化的、能够与食品生产制造业 发展水平和消费者需求相吻合的食品物流服务提供商比较 少,即使有较高的物流外包需求,也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物 流自营仍将占据主要比重。

3.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到食品企业的运作模 式和内部管理模式,同时也影响到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 方式,此外,还将使得传统的食品营销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例如,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传统食品批发零售模式受到冲击 和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EDI(电子数据交换)、VMI(供应 商管理库存)等技术的兴起,也使得食品物流企业和客户之 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等发生变化,同时也对食品物流服务商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4.作为对民众生活、健康和安全关系极其密切的行业,在 食品供应链方面的相关国家管制法规,对食品供应链的构成、 成员结构、物流运作模式等亦会产生重要影响。相对于发达 国家而言,我国的相关标准较低,这也是我国食品供应链中存 在众多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5.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传统文化、社会体制、饮食 习惯的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也有所区别,从而 导致不同的供应链结构模式和物流运作方式。

上述因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各国、各地区 食品供应链的具体结构形态,同时,也影响到食品物流和食品 供应链物流外包的方式。目前,普遍意义上的食品供应链结 构图如图1所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 发展阶段,食品供应链结构有所不同,图2所示的英国2000 年的食品供应链结构,就显示出一定的特殊性。

二、食品供应链物流外包快速发展的理论 基础

在包括食品供应链在内的许多行业领域,物流外包在近 十余年内得以飞速发展。在英同,包括食品在内的各种产品 的运输外包比例在从1991年~2001年的10年内均有了不同 幅度的上升,英国主要超市在仓储和运输方面均实现了较高 程度的外包,见图3和图4所示。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在食品供应链中发展物流外 包,对于委托企业和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有着直接的促进效果。 Boyson等(1999)对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的27个不同产业使用 第三方物流的情况所做的调查研究发现:“物流外包”可帮助 企业快速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增加效益、改善顾客的服务 水平。类似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多,比如,Lieb等(1993)的研 究报告指出在全球物流系统运作的过程中,使用第三方物流 大约可使经常性物流成本降低30%~40%;Troyer等(1995) 认为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关系。食品供 应链中的物流外包对供应链成员和整体绩效优化之所以有着 上述影响和促进效果,主要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理论,战 略联盟理论,以及核心竞争力理论三方面的理论支撑。

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角度分析,在整个食品供应链结构 中,第三方物流扮演的是一个通过专业分工而取得规模经济, 然后负责串连起供应链网络中层与层之间的通路和配送系 统,使得整体供应链的绩效可以大幅提高的角色,现代的物 流外包往往波及长期的承诺以及多种功能和程序管理,能够 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给委托企业,因而成为食品供应链绩效 优化的重要环节。

从战略联盟角度来看,物流外包属于战略联盟的一种,食 品生产、制造或销售企业将物流功能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与其结成联盟,可以获得合作双方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从核心竞争力角度分析,Prahalad等(1990)认为仅有少 部分公司可以在五到六种基础生产能力上获得全球性的领导 地位。提供独特的、具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存的必 备条件,企业必须利用外部提供者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去扩张 自身所具备的核心竞争能力。因而,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制 造或销售企业开始寻求外部物流支持,以强化企业本身的独 特竞争能力或优势。因此,更多的食品供应链成员不再从事 仓储与配送等物流业务,注重寻求外部物流支持以强化自身 的核心竞争能力和优势。

三、食品供应链中物流外包的主要环节

从服务功能角度分析,在食品供应链中,第二方物流可针 对具体情况,在运输、仓储的基础上,向一体化物流配送、逆向 物流、包装、流通加工、代贴标签、信息服务、货代等方向延伸。 参照图1所示的食品供应链结构图,在食品供应链中发展物 流外包的主要领域和环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食品原材料及相关配料供应商――食品制造、加工厂 商

这一环节的流程如图5所示。在食品原材料及配料供应 商这一环节,各国情况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以农场制为主,而 我国以分散的农户承包制为主,这样,所需要的物流集散过程 和方式就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发达国家的集散较易,而我国 的集散却较繁杂。

由于来源于农业或其他行业(包括进口)的食品原材料 的产品特性不同,从农产(农场)到食品加工制造厂商就需要 不同的运输和仓储条件,有的以散装的方式,不需要相关包 装,而有的却需要进行包装。这样就分为图3所示的两种方 式和路径。

作为“物”的食品原材料及相关配料,需要经过运输、装 卸、仓储、包装、贴标签,以及分拣、配货、配载等物流作业流程 和步骤。这一环节所涉及的上述相关物流业务,就构成了食 品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的切入点之一。其次,由于部分食品 涉及到不同的运输方式和流转区域,食品货代业也是有待发 展的领域。此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发展成为食品制造加 工企业的采购商。相关物流业务,目前在我国基本上是 由农户(农场)、食品制造加工厂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 担的,尤其是以食品制造加工厂商为主,而且绝大多数第三方 物流企业仅仅是运输企业,并不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物流服务。

2.食品制造商内部物流

通常而言,制造加工企业的仓库全年都处于满仓的可能 性极小,全年满仓利用的时间在75%~85%之间。在15%~ 25%舶时间里,那些旨在满足高峰时所需的仓库空间并没有 被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私人仓库没有必要满足全部需 求,满足75%的需求就足够了,而公共仓库来应付高峰期的 需要,如图6所示。

食品制造商的内部物流,主要涉及原材料和成品的仓储、 库存以及生产物流。因而,在食品制造商内部物流这一环节, 食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切人的主要领域是仓储和库 存,并可引入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相关理论,在仓储和 库存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展对食品制造厂商的生产 JIT配送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信息服务、包装服务等。

3.食品制造商――最终客户

这一环节主要是食品流通,是第三方物流切入食品供应 链的主要环节和领域。食品流通/配送渠道结构如图7所示。 传统上,食品制造加工完毕后,通常会需要经过‘‘级批发、二 级批发(有的还可能会经过三级、四级批发),再经过零售环 节(包括餐饮业),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较K的销售渠道和 环节,导致物流合理化难以实现。近年来,配送中心和连锁经 营得以快速发展,连锁配送逐步成为食品流通的主渠道之一, 所占比重逐年提升,传统的批发零售模式也逐步向现代化配 送方向转化。

在现代食品流通模式的变化中,第三方物流可发挥重要 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1)在连锁经营中,作为物流 配送总商,受连锁超市集团公司的委托,受托所有的 物流配送业务。在这方面,大型连锁集团公司通常采取自营 的模式,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根据经营网点的布局,有的还设 有多级配送中心。因而,重点针对小型连锁超市和区域性、地 方性超市,发展物流配送,是第三方物流重要的切入点。 (2)在我国的食品配送供应链中,独立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仍 占据主要地位。针对这些客户,在仓储、配送、包装等领域发 展物流,也是第三方物流的一个重要切入点。(3)作为 制造商的,与电子商务相结合,针对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 发展直达配送,也是第三方物流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这同时也 构成了现代食品流通的一个发展方向。

四、食品行业工商企业的物流外包战略

食品行业工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外包)方 式有多种类型,从战略角度可划分为运输外包、配送外包、全 部外包、合资和剥离五大类(A.C.McKinnon,2004)。

1.运输外包

在食品运输中,大多数的干线运输是通过外包来实现的。 这是由于干线运输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竞争激烈的市场, 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外包来实现在特定路线的食品运输,也省 却了运输车辆的购置成本等。不过,拥有大量远途配送业务 的一些大型食品制造商并不对食品运输进行外包,这种方式 也可以实现运输成本的最小化,但是会带来较高的交易成本。 这就需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和抉择,有的企业采取部分运输业 务外包等方法来降低交易成本,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2.配送外包

配送业务的外包是第三方物流切人食品供应链的重要领 域,这在食品供应链中已经非常普遍。考虑到配送业务对企 业发展的重要性,食品工商企业的配送业务外包是相当谨慎 的,会用多重指标来衡量第三方食品配送企业,并要求与企业 的物流体系相适应。

3,全部外包

除必需的内部物流外,食品企业的所有物流业务全部外 包给外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的做法 在我国还是比较少的,而且,通常也只有大型的资本雄厚的第 三方物流企业才拥有相应的能力。物流业务全部外包,会有 一定的风险,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对物流业务的控制权,因 而,食品行业的工商企业在全部物流外包中是最谨慎的。通 常,从运输外包到配送外包,直到全部外包,这是一个过程,第 三方物流企业也是在与客户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逐步获得客 户企业的认可,再获得其全部的物流业务权。

4.合资

由于对风险和失去控制权的打忧,一些食品工商企业在 物流外包中,有时会采取合资的方式,成立合资型第三方物流 企业。这样,食品工商企业不仅可以保留对物流业务的直接 控制,还可获得物流方面的专业支持。合资成立的第三方物 流企业,不仅对作为投资者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同时还对其 他企业提供物流业务,甚至包括投资者的竞争对手。

5.物流资产剥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将企业自 身的物流资产(仓储、运输设施等)纳入第三方物流体系,从 而实现了物流资产的剥离,内部物流逐步转化为外部物流,物 流外包比例逐步提高。英美等国家的食品企业在20世纪七、 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这一趋势,而这在我国尚有待进一步发 展,我国九部委在2004年8月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 流业发展的意见》中专门强调了这一问题,但在实践中仍存 在较多困难。在我国第二方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下, 通过工商企业的物流资产剥离,促进社会化物流产业的快速 发展,是提高包括食品供应链在内的我国总体物流和供应链 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A.C. McKinnon,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the Food Supply Chain/ Michael A. Bourlakis and Paul W. H. Weightman, Food Supply Chain managcmenL BlackweB Publishing Ltd [MI, 2004:175-176.

[2] Boyson et al. , Managing Effective Third Party Logistics Re- lationships: What Does It Take?,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 tics[J], 1999(120): 73 - 100.

[3] Colin Bamford, Current practice: inter - firm relationships in the food and drinks supply chain / Jane F; Eastham, et al. ,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sues for the hospitality and retail sectors, Reed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 lishing Ltd[M], 2001: 93.

[4]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Transport of Goods by Road in Great Britain, Transport Statistics, London[ RI, 2002: 15.

[5]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he Food Supply Chain, BG78 [ R ], 2003 (April): 3.

[6] Kathryn Webster, the scope and structure of the food supply chain/Jane F. Eastham et al. ,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 ment: Issue for the Hospitality and Retail Sectors, Reed Ed- 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Etd[ MI, 2001: 38.

[7] Lieh, R. C. , and Millen, R. A. , and Wassenhove, Van L. N. , Third Party Logistics: A Comparison of Experienced American and European Manufa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J], 1993 (6): 41.

[8] MAFF, Working Together for the Food Chaln, The UK Food & Drink Industry Euro[ RI, 2000: 4.

[9] Marchant, C. , McKinnon, A.C. & Patel, T. , Retail Lo- gistics 2000, Institute of Grocery' Distribution, Wafford[ RI, 2000: 20.

[10] Prahalad, C. K. and Hamel, G. ,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J], 1990(May -June): 90 -97.

[11] Troyer, C. and R. Cooper, Smart Moves i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 J ], 1995 (36): 55 -65.

(编校:薛平)

上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价格离散、信息搜寻与团购行为